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1 20:21:25

报身佛?   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孤魂野鬼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1 20:22:09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摘自《普贤菩萨劝发品》

顺顺 发表于 2016-12-21 20:39:36

南无阿弥陀佛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6-12-21 20:42:57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6-12-21 20:43:3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知足常乐-当全 发表于 2016-12-21 20:45:53

南无阿弥陀佛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1 20:54:38

《大乘妙法蓮華经》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我灭度以后,有的弟子听不到《法华经》,也「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是自认为能灭度。这是种妄想,因为你还不懂得什么是佛。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这个人虽然在打妄想,因为他与佛结下法缘这个功德,「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仍然能够听到《妙法莲华经》。这也是佛强调结法缘的重要性,你自然就有护法神明、诸佛菩萨冥中来安排你,引导你。不要以为我们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啊!这里都有定数。为什么天南海北、千里迢迢来听经;那没有结法缘、没有福报的人,即使就在鼻子底下他都不来听,你以为怎么样?冥中都有诸佛菩萨在引导。《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跑都跑不了。但是,你执著定数的话,这就是外道;还要懂得变数。在某种情况之下定数比变数硬,在某种情况之下变数比定数又要硬,这个是圆融的。变数就是讲缘分,就是讲菩萨发心,讲今世缘;定数是讲前世缘、前世因。如果只讲定数,那我们要修行干什么?反正规定到某年某月某日成佛。所以佛在给某人授记的时候,什么几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这都是圆融的数字。定数就是说你一定会成佛,指日可待;变数还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不要打妄想。不读懂《法华经》你是不可能「灭度」,叫「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斩钉截铁,就没有其它的经能叫你成就,翻来覆去强调这个道理。所以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是指至于我讲的其它经呐,那都是方便说啊!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1 20:55:09

这是强调,讲解《法华经》要有机缘。第一个前提,自知涅槃时到,佛知道快要涅槃了,再不讲就来不及了,不讲的话是白来一趟;第二个,众又清净,「清净」是心地柔软,已经破除了粗重的烦恼习气。信解坚固:不带有挑剔性,没有逆反心理。了达空法:证得「人我空」、「法我空」。「人我空」是二乘和藏教菩萨的境界,「法我空」是通教和别教菩萨的境界。这个「了达空法」一般地还是指证道位。前面的「信解坚固」这个条件来讲,余地比较大,不管你清净不清净,不管你烦恼习气重不重,也不管你证道位了达不了达,你这个人能够相信人、能够相信正法、心地比较柔软,是这一类的人。深入禅定:他能够研究观照宇宙万法的来龙去脉,他有追求真理的信心。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菩萨」就是过去世已经成就的弟子来做影响众;「声闻众」就是前面讲的这些条件成熟的。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没有第二个法来教你灭度,只有《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就是一味之法呀!深著五欲,就是贪著「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检点一下,你对财产贪不贪?「色」是表一切的物质享受,你对名贵衣服贪不贪?你对名声执著不执著?你对「食」——民以食为天——挑剔不挑剔?这个「睡」还包括懈怠、懒惰的心态,这是「深著五欲」。为什么讲涅槃法呢?你著于「五欲」呀,将来要受五欲之报。讲到涅槃法,用殊胜的「禅定之乐」来取代那个粗敝的「五欲之乐」。因为众生急功近利呀,你要破除一个东西,你必须先树立更好的一个东西,这也是对治之法。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1 20:55:32

从这里开始就是讲「化城喻」。珍宝处:宝所,指「无住大涅槃」,成圆满之佛。那我们要到这个地方去,讲有「五百由旬」长的路。这个「五百由旬」是指从凡夫起修到究竟成佛的这个过程。险难恶道:是表我们要受种种的苦难,要破除无量的烦恼习气——在《阿弥陀经》说为「十万亿国土」。旷绝无人:是说明修证之程度,连人都没有,要找吃喝更难。本来就很困难,又没有人帮助,是难上加难,困难重重。「怖畏之处」是加重说明其难度。若有多众,这是讲修行人。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这个「导师」呢,可以比喻是佛,也可以说为十六个王子,也可以说为菩萨或者祖师大德。「聪慧明达」是圆顿大教的明心见性,见道位、证道位都能讲得通。受持《法华经》的菩萨,是「菩萨中的菩萨」,不能等同于藏教、通教、别教菩萨。善知险道通塞之相,这里的「善知」观照为,圆顿大法「一知一切知」。通教、别教的菩萨即使在修证位能够排山倒海,腾云驾雾,飞檐走壁,都不能称为「善知」。不明白《法华经》《楞严经》,修无量法门皆不能成就。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1 20:56:1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大乘妙法蓮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