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6-12-24 15:26:26

《楞严经讲义•卷九》: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

9.83.《楞严经讲义•卷九》: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佛意但能达妄本空,妄空真显,何必求索妄因,劬劳修断,而冀证入耶?此段文乃是顿教法门,直指向上一著,无修无证。
       
84.详情查阅《法华经•序品第一》《法华经•化城喻品第七》《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85.《法华经•信解品第四》: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

86.《金刚经讲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即是众生真性,般若实相本体是也。此体生佛同具,迷悟一如。楞严云:众生本元真如,与诸如来,成佛真体,无二无别。故曰平等。凡夫不见真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谓迷时为凡则下,悟后成圣则高。不知此性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无高下。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4 15:54:59

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闻”是“见道,明白”的意思。

顺顺 发表于 2016-12-24 15:59:27

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12-24 17:57:40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5 21:24:23


四种精进:
一者,「择法精进」
二者,   「择土精进」
三者,「劝持精进」
四者,「发心精进」
一者,「择法精进」。
佛在《楞严经》讲,一个殊胜法门与一个劣等法门的功德比例是「日劫之倍」,修一天正法胜过你修劣等法无量劫。

二者,「择土精进」。佛在《无量寿经》讲,在娑婆世界修行1天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100年。而极乐世界一天等于娑婆世界一个大劫,这个帐你算算。

三者,「劝持精进」。劝一个人修行要胜过你自己精进,也就是说,最起码你劝一个人来修行,就等于你这个人双倍的功德——你即使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打禅坐,或者是做一切善事,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是不是?你劝一个人精进,就是多少啊?就是四十八个小时,所以胜过你精进——你劝了这一个人,跟着后面就有十、百、千、万,跟滚雪球一样!

四者,「发心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有讲,在〈发心功德品〉说,在无量法门无量功德中,发心功德最大,乃至占百分之七十八十,乃至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乃至像龙女那样百分之百。

发心分两种:
一是「方便菩提心」
二是「真实菩提心」。

方便菩提心是善心,就像阿难那样。阿难之所以无量劫以来不落三恶道,就在于方便菩提心很圆满,他总是想着别人。无论是善是恶,你的一念心生,你的信息遍布虚空世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国界。

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明白如来藏道理,你这个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发」即是成就、爆发,你想退没有退路,你都没有办法不成佛。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就是供养了一切佛,你就是一切佛。

当弘静心 发表于 2016-12-25 21:49:11

【窥基大师与道宣法师的故事】         道宣律师是唐朝人,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由于道宣法师严格遵守戒律,在唐代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大法师,也非常受人尊崇。他打骨子里就瞧不起窥基法师,总想找个机会羞辱羞辱他。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给窥基法师,大意是说久仰盛名无缘一见,本拟亲自上门请益,无奈目前在山上苦修,不方便下山云云。         窥基法师收到信以后,就很客气的回信,并且说不敢承当道宣法师亲自上门,最近刚好有空,谨定于某月某日亲上终南山拜访云云。到了约定的日子,窥基法师一如往常,三车五从,浩浩荡荡的出发上终南山。但到了中南山脚下,道路不方便车行,他就叫随从在山脚下等他,自己一个人上山去也!      等他上了山,道宣法师早在茅棚前恭迎,免不了的相互客套一番。宾主坐定,喝茶聊天也。这时已近中午,道宣心想: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天人送来的外脍耶!让你尝尝滋味,知道真正修行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左等右等,中餐竟然没有送到,眼看时间已经超过午时,他只好跟窥基法师连声抱歉,只好大家一起饿肚子啰。(道宣厉遵佛制,日中一餐,过午不食。)而窥基法师也不以为意。于是两人聊天喝茶,不觉日之将暮。于是道宣大力留客,请窥基法师留宿一晚,(他要窥基享受一下苦行的乐趣,睡一睡茅棚看滋味如何)窥基法师也在盛情难却之下留了下来。      当晚,道宣法师一如往昔整晚打坐,不倒单,胁不至席。而窥基法师呢?却是翻来覆去,而且酣声如雷。道宣被他吵了一整晚,他心想:这还像出家人吗?明天一定要好好的数落他一顿。依照出家人的礼仪,行住坐卧都有规矩的。常言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像窥基大师这样睡姿的出家人大概很少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道宣就开始数落窥基的不是,说他睡没有睡相,不守规矩,而且酣声如雷,害他整晚不得休息。窥基法师说:昨晚吵得人家不得安眠的,不知道是谁哩!昨天晚上有一个人在打坐,半夜有只虱子咬了他一口,这个人很生气的抓起虱子,想要捏死它,但是一想--不能杀生,于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把虱子往地上一丢,那只虱子不幸摔断了一条腿,整晚哀哀叫,害我不得安眠。         道宣法师一听,脸都绿了,因为昨天晚上真的有一只虱子咬他,被他丢到地上……他不是在睡觉吗?而且睡得打鼾,怎么知道的?      终于,窥基法师告辞下山,而这时午时又至,送外脍的天女也来了。道宣法师一看到天女,很生气的说:你是故意拆我的台吗?昨天我有客人你为什么没送来啊?天女一脸无辜的回答说:我昨天也有送来啊!但是到了这里,你这个终南山整个被五彩祥云笼罩,而且四方有四大天王守护着,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天女,进不来啊!到底昨天在这里的是什么客人啊?道宣法师一听,哑口无言也!

当弘静心 发表于 2016-12-25 21:54:40

【窥基大师与道宣法师的故事】         道宣律师是唐朝人,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由于道宣法师严格遵守戒律,在唐代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大法师,也非常受人尊崇。他打骨子里就瞧不起窥基法师,总想找个机会羞辱羞辱他。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给窥基法师,大意是说久仰盛名无缘一见,本拟亲自上门请益,无奈目前在山上苦修,不方便下山云云。         窥基法师收到信以后,就很客气的回信,并且说不敢承当道宣法师亲自上门,最近刚好有空,谨定于某月某日亲上终南山拜访云云。到了约定的日子,窥基法师一如往常,三车五从,浩浩荡荡的出发上终南山。但到了中南山脚下,道路不方便车行,他就叫随从在山脚下等他,自己一个人上山去也!      等他上了山,道宣法师早在茅棚前恭迎,免不了的相互客套一番。宾主坐定,喝茶聊天也。这时已近中午,道宣心想: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天人送来的外脍耶!让你尝尝滋味,知道真正修行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左等右等,中餐竟然没有送到,眼看时间已经超过午时,他只好跟窥基法师连声抱歉,只好大家一起饿肚子啰。(道宣厉遵佛制,日中一餐,过午不食。)而窥基法师也不以为意。于是两人聊天喝茶,不觉日之将暮。于是道宣大力留客,请窥基法师留宿一晚,(他要窥基享受一下苦行的乐趣,睡一睡茅棚看滋味如何)窥基法师也在盛情难却之下留了下来。      当晚,道宣法师一如往昔整晚打坐,不倒单,胁不至席。而窥基法师呢?却是翻来覆去,而且酣声如雷。道宣被他吵了一整晚,他心想:这还像出家人吗?明天一定要好好的数落他一顿。依照出家人的礼仪,行住坐卧都有规矩的。常言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像窥基大师这样睡姿的出家人大概很少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道宣就开始数落窥基的不是,说他睡没有睡相,不守规矩,而且酣声如雷,害他整晚不得休息。窥基法师说:昨晚吵得人家不得安眠的,不知道是谁哩!昨天晚上有一个人在打坐,半夜有只虱子咬了他一口,这个人很生气的抓起虱子,想要捏死它,但是一想--不能杀生,于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把虱子往地上一丢,那只虱子不幸摔断了一条腿,整晚哀哀叫,害我不得安眠。         道宣法师一听,脸都绿了,因为昨天晚上真的有一只虱子咬他,被他丢到地上……他不是在睡觉吗?而且睡得打鼾,怎么知道的?      终于,窥基法师告辞下山,而这时午时又至,送外脍的天女也来了。道宣法师一看到天女,很生气的说:你是故意拆我的台吗?昨天我有客人你为什么没送来啊?天女一脸无辜的回答说:我昨天也有送来啊!但是到了这里,你这个终南山整个被五彩祥云笼罩,而且四方有四大天王守护着,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天女,进不来啊!到底昨天在这里的是什么客人啊?道宣法师一听,哑口无言也!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5 22:12:00

佛在《楞严经》讲六交报,心就好比一个摄像机,你这个摄像机,摄受到真善美,你就是真善美。如果摄受到假丑恶,你就是假丑恶。世间法里一人做事一人当,你看到别人杀人放火,你受不到法律的惩罚,与你无关。在佛法里,你看到别人做坏事,听到别人说坏话,甚至怀疑别人做坏事,你还要受惩罚,就等于是你自己在说在干,《楞严经》六交报就是这么讲的。所以我们经常告诫修行人,千千万万不要把别人往坏处看,不要把别人往坏处想,不要把别人往坏处说,你说了以后不仅自己受报,听你说的人还要受报,你罪加三等。你只管把别人,往好处想,是随喜。别人未必给你想好的,被你说好的,可是你自己把自己想好了、说好了,叫随喜功德。我们现在包括修行人内部,总是喜欢搞人我是非,要明白,因为我们这六根就是六个摄像头,摄进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楞严经》就是传这个法,我们要好自为之。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5 22:12:17

佛说一切法只告诉众生一件事'就是宇宙与人生的真相.宇宙万有是怎么回事'人和宇宙万有是什么关系.人从那里来又到那里去'明此理者名真佛子'不明此理者无论怎修都是盲修瞎练的外道.这就是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一心三藏.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什么没有差别.因为万法皆有灵性.也就是觉性和佛性'也就是万法一念.   什么是佛.慧能大师告诉我们'佛者觉也.也就是觉悟的智慧'这个智慧为十方法界众共有.没有国界'没有种族宗教区分'它是永恒不变的唯一真理.这个真理只被发现'而不被创造.佛陀只是发现真理而传播真理的人.这个觉性众生本自具足'只是迷了'不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都在心外求法.也就是佛在法华经说的'众生都是怀珠乞丐'本来是佛还在心外到处找.    一念觉悟,十方圆明!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5 22:12:40

〔莲心.妙法华〕         莲华喻 『如来藏心』 ,因果交彻,染净一如,方华即果清净自在。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随缘显现,我们的智慧就是清净心,时时处处自在妙用。经常观照「如来藏」,观照清净心,形成习气以后,你想打妄想、想生烦恼都生不了。这就是圆顿大法——「一步登天,无修而修,无证而证」。      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智慧可用不可见。清净当下,一切的万法都是《妙法莲华经》此「法华三昧 」 。 每个人都具足清净明妙的如来本性,只因我们的烦恼习气迷失而得不到真实妙用。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我执和烦恼习气,使我们在如来果地上的无量种智慧德能能够现行妙用。      一切的心念皆归于大光明藏,对正法、实法已经信解。我们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听闻正法身口意这三业就是「六种震动」,此为转识成智。意识心把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十八界圆融为一体,无非是这三业,所以我们要明白「用心」的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楞严经讲义•卷九》: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