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12-26 17:42:23

法华经讲记药草喻品第五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_B0F1s 于 2016-12-26 18:12 编辑

法华经讲记药草喻品第五
2016-12-26 花开莲现

这品经文里,佛讲了三千大千世界的风雨、山川、大树、草木、土地等等,以此比喻修行人的等级、境界、心地。佛经上讲的雨和地,都是比喻我们的真实智慧,指圆顿大法。雨是能润能化;地是能生能长;树呢,分为大树、中树、小树——大树是比喻别教法,中树比喻通教法,小树比喻藏教法等等;药草呢,有双重含义,既指普通的树木华草和普通的众生,又比喻修行人回小向大,进入菩萨道修行。要注意,此处特指为摩诃迦叶当机说法,又把摩诃迦叶喻为是药草。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诸大弟子」就是前面的目犍连、迦旃延等。那么这几个人一起请法,即使一个人讲,也是表达的他们共有的这种心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统统包含在内。善哉善哉:赞叹摩诃迦叶像佛一样,打比方来说法。真实功德:不光《法华经》真实,是把在过去五时说法中佛所讲一切经典,统统「万法归一」,统统「会权归实」——具体是讲人、天、声、缘、藏、通、别,这七权归实。一实一乘化为三乘,一乘说为七方便。这就是真实功德。

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摩诃迦叶他们在见道位,就已经明白如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所不能,往事经过无量劫仍能现出来,未曾有之事,我们还可以搞想象发明创造。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如果对这个法深信不疑,你就见到如来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在圆教初住位的菩萨,将来一旦回归佛土,比方说是进入中阴身(实际上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他能像佛一样示现无量色身三昧。将来我们在破除了我执以后,完全是随心所欲,再也不会在六道里轮回执著。只要你愿意,即使落入地狱,你一念变天堂,马上就出现。要好好用这个心,太重要太重要了,这就是破天机。为什么《楞严经》在灭法时代首先遭到灭顶之灾啊?因为它破了天机。

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有些同修问:「众生既然是无边,能不能度尽啊?如果能度尽的话,怎么讲无量无边啊?」那众生无边,我们智慧也是无边嘛;你有无量烦恼,我也有无量智慧。但是具体讲什么时候能度尽,我也不知道。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诸法之王:佛是人中人、天中天、鬼中鬼、风中风、雨中雨,他无所不知。他证得万法无非自己的法身真常,所以叫「诸法之王」。他与诸法皆得自在,诸法都是自己。不要把他当成山大王,那是曲解如来义。若有所说,皆不虚也:真正懂了《法华经》《楞严经》,戏论法是不是如来法呀?没有哪一句话是虚妄的,都是真的,叫「一真一切真」。你如果讲那个白骨精是假的话,阿弥陀观世音是不是假的?一假一切假。

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众生的根机,随宜而说。「演说」就是说法的技巧,重在善于打比方。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无分别不妨分别,但分别还能回到无分别,所以「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一」就是不二,无量即一,一即无量;「切」就是广大深远,无法不切,相互之间都是圆融圆满圆通,「切」是契合之义;「智」就是《楞严经》讲的「离一切相」;「地」就是《楞严经》讲的「即一切法」,任何一个法,它都有一个真实的处所。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归趣」,万法归一,万法皆是一个念。你不能把「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解释为又是什么六道,又是什么三恶道,又是什么泥巴瓦块,那是分别法。归趣就是一个念,这是坚定我们的信念,也可以叫作随缘不变,不变的就是一个念。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我们平时是浅心、妄心,搞种种分别法。

「深心所行」就是一实地,是一个念,都是一个阿赖耶识在变现。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有没有国界?有没有省界、县界、家庭界?有没有人界、天界、鬼界啊?统统没有啊。十方三世有情无情都是从一念而出,这叫「深心」。修心贵在回光返照。我们现在都随波逐流往外看、往外想,就不知道想想:这个能看的、能听的东西从哪儿来的?从心里来的。那在没有听没有看之前,它有没有形相啊?虽然没有形相,它在不在啊?在。那既然没有形相,我的这个东西,你的那个东西,他的那个东西,能不能分开啊?(不能)。这叫「一切众生深心所行」。所以「通达无碍」,是不是都回归到一个本体了,是不是「通达无碍」了?在凡在圣,有情无情是不是就一个东西啊?把这个「心结」一解开,你当下成佛,当下了生死。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诸法」一解一切解,怎么「究竟明了」啊?万法就是我一个念变现的,而且万法当下就是我一个念。孙悟空变成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呐?那么孙悟空,他同时变茶杯,变话筒,变经本,变手套,这一切的东西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啊?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众生本具「一切智慧」,佛不开不示,我们不能知之,因为佛是过来人。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三千大千世界,指众生世界。太阳系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在须弥山脚有一重香水海,然后一重金山。这个香水海和金山,都是围绕须弥山脚一圈。这样一重香水海、一重金山,一共是七重,在第七重金山外面是第八重海,叫咸水海,也叫苦海。咸水海之外就是铁围山。须弥山四周的国土,东部是东胜神洲;西部呢,叫西牛贺洲;北部呢,叫北俱泸州;我们在南瞻部洲。那么在须弥山的半山腰,是四大天王的国土。东方是持国天王的国土,叫「黄金埵」;南方是增长天王的国土,叫「琉璃埵」;西方是广目天王的国土,叫「白银埵」;北方是多闻天王,叫「水晶埵」。半山腰呢,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须弥山而转,满天的这个虚空有无量的星星。山顶是第二层天忉利天天王和三十二个小天王的国土。再往上是「虚空天」,跟这个须弥山已经不是一片国土了。第三层天往上是依虚空而住。

山:比喻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之色身,指「色阴」;「川」,比喻「受阴」。我们一睁眼睛是不是感觉外面有东西呀?心对外界的第一感觉就是「受阴」。为什么以「山」来比喻「色阴」呢?它有形相,是坚固的物体,我们容易感觉到。「川」是山与山之间的平地,那个平地在下雨的时候有水,雨停以后它就可能变成干地,但似干似湿,就像「受阴」一样,有时感觉到有东西,或感觉到没有东西。比如眼睛睁开感觉到亮,闭起来感到暗。

溪:山涧的小河流,是不是弯弯曲曲的?它比喻「想阴」。我们的思想意识有时候是不是弯弯曲曲的?讲话不愿意直来直去,有时半明半暗的。这个「想」就是「受阴」感觉到以后——比如说感觉到亮了,觉得这个亮光很强——变出了第二念以后,它就是思想,叫「想阴」,它已经在分别了。「受阴」只有第一念分别,「想阴」的分别是无量的。

谷:两山间的夹道或两山之间。「川」与「溪」限于山与山之间的地面;「谷」呢,是上面的虚空空间,这是比喻我们的「行阴」,也就是第七识灵体。

土地:比喻「识阴」,「识阴」就是阿赖耶识仓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是即生即灭,时过境迁就没有了,所以六种意识心它没有实体。但没有实体是方便说——如果没有实体就好了,你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谁也不会记你的帐,你不会受果报,你不吃白不吃,不玩白不玩,好好地玩;但是没有实体也糟了——你今天在这儿听经是白听,我在这儿讲经也是白讲,因为讲了以后又没有了,所以它并不是没有实体,这是佛的方便说,它永远都不会销亡。那么我们又感觉不到它哪里去了,其实它就跑到「识阴」到这个种子仓库里去了,是通过「行阴」,也叫「传达识」而跑进去的。那么我们将来轮回,又由第七识从第八识里选择一个已经成熟、占主导地位的这个种子来决定,你是做人、做天、做鬼、做畜生,成佛成菩萨也是这样。

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怎样行持好这一辈子,怎样抓住当下。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讲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动的每一个念,都保存在仓库里,永远都不会消失。佛讲,我们生生世世造的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如果有形有相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没有办法容纳,幸亏它无形无相。但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不相舍离。所以特别是修行人呐,想成佛的人呐,明白这个道理何等重要啊!便宜给我们沾光了,真是沾光了。你这一念心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一念即成佛成菩萨。那么过去世造的种种业,可以成为你与广大众生结缘、帮助他们、教化他们这种媒介。所以佛要来教化我们,就是因为生生世世跟我们结下了善缘恶缘和佛缘等种种缘分,缘分在这里呀!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抓住当下,行正业、行佛业、行菩萨业。佛法讲三世因果报应,我们今生都是来酬业的。许多人把今生今世能发多少财、做多大官,看成是今生今世的劳动成果,这是迷惑颠倒。我们今生今世做的一切,在来世才能回报,因果通三世。

有人讲:「我哪有时间来学佛啊?我要挣钱,我要养家糊口啊!」你错了,你今生今世的福报前生前世早已定下。你要想既解决今生今世,又解决来生来世,你发大心修行正法。你的财产是前世布施供养的回报;你的健康和长寿是你前世不杀生、放生的回报;你聪明智慧能够管理国家、管理企业,是你前世听经闻法的回报;那么我们种种生老病苦,是前世杀生啊、偷盗啊,做种种有损于社会公德、人伦道德之事的回报。苦与乐这两种果报交织在一起,都与我们的修行密不可分。

发大心修行之人,不仅修来世,而且可以改变今生,用变数来改变定数。比如决定你今生今世当个什么县长,决定你今生今世能过七十岁,财产是一百万,如果你不学佛法,你怎么样都改变不了这个定数;那么你通过发大心,可以把今生今世的这个福报改得更大,增加寿命、减少疾病、增加财产,这是肯定的。再比如说你今生今世可能要被汽车撞死,你发了大心以后给你一条命,断你一条腿可能就了事了;你如果功德很大很大,可能做一个噩梦,被汽车撞一下,你就报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要好好发大心修行,都有诸佛菩萨护法神明在冥中来加持来管理。

所以,「山川、溪谷、土地」来比喻我们的「五蕴」之身。它被一切的烦恼习气所依靠,所以就造成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报;而它的智慧功德,我们连亿万分之一都没有用起来。《楞严经》第九卷讲到,我们到一定的境界时,眼耳鼻、指甲、汗毛孔、皮肉筋骨、心肝脾胃,都有主人出来讲话开会。你只要会用心来控制色身,它就能够腾云驾雾,可以千变万化,这都是我们的本能啊!可是我们现在就是可怜地执著一点名闻利养。

所生卉木丛林:「卉」指华草的总称,「木」是树木的总称,「丛」就是草丛,「林」就是树林。及诸药草:比喻种种的有情众生。在后面讲的大树、中树、小树,是指菩萨等级;这里是佛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一切众生同时说法。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就是森罗万相,千变万化。名色:「名」就是假名,「色」就是实法。假名固然是各异,实体是不是也各异呀?虽然都是色声香味触法,但是各人配比的比例不一样呐。

名色各异,为什么会「异」呀?就是由我们各人你脑袋怎么想、嘴巴怎么讲、手脚怎么做来决定你配比的比例、成分不一样;那么配比的比例成分不一样,就决定我们受不一样的果报。所以要明白我们现在修行就是在决定我们未来:是做富人,还是做穷人、贱人,还是做二十八层还是十八层天人,还是做一个流浪狗,还是做一个宠物狗,还是成什么样的菩萨,就是靠我们现在给自己配比材料。大家明白吗?所以「命自我立」啊!我们要懂得抓住当下。同样是人,我们这里面的「色受想行识」的配备的比例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呀,我们要抓住当下呀!这是不是跟师父讲的《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第二关对起头来了?名色各异,实际上就是讲「非同非异」。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佛前面列举了这么多万法,是一种前提。有一片大雨,看各自怎样面对这个大雨。密云:「密」是表佛之智慧无穷无量,不可思议,用凡夫心难以洞察。实际上就是真心本来面目拥有无量的智慧,而众生却在迷惑颠倒之中。「非密而密,非深而深」,深浅都是我们自己。「云」表慈悲心——诸佛出世就是为了教化众生。诸佛出世是我们自己的本体要来救护我们自己。弥布:「弥」是弥漫之义——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量周沙界,竖穷三世,无时无处无事不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体现。可是我们却不觉知。看到一个烂泥巴不喜欢,看到个石头觉得讨厌,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乃至同修之间为一点点事情都能闹得不可开交。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娑婆世界,以此比喻尽虚空遍法界。一时等澍:它是平等地来供养山河大地;「澍(shù)」同注,灌注之义。

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泽」是雨露;「普」就是普遍,一个不漏;「洽」是融洽、满足之义。老天爷下雨绝对不会说:「这个地方太干,多给它下一点。这里有水,就不要给它下了。」它是平等供养,好好理解。「雨」和「土地」一样表圆顿大法,它是平等心,下面的这些树木华草根机不一样。

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这段经文呢,是把小中大之根茎叶来分别来对照。所谓「根」,表信、信心;「茎」表戒律;「枝」表定力;「叶」表智慧。所以「根茎枝叶」表信、戒、定、慧。戒定慧由「信」而有,无「信」不立。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里的「小」是比喻人天道;「中」是表二乘阿罗汉、辟支佛;「大」呢,表菩萨。

这一段经文是比喻一切的有情无情众生。老天爷下雨,是比喻佛对一切万法开示「如来藏」真义。下雨是平等供养佛法,比喻佛在天人大众之中一音说法,教化众生,都是以平等心法供养。而下面讲「随上中下,各有所受」,虽然佛平等心供养,但是众生根机不一样,所以它所接受的那种情况也不一样,这就是叫我们要把持好我们的心态。

一云所雨,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从质量讲都是一样的,要甜都是甜的,要咸都是咸的;一个从数量来讲,降水量都是一样的,这叫「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这个「种性」,如果从树木华草来讲,根茎力量大小各有不同,是表各人用心都不一样。由于性质不一样,它生出来的颜色一样不一样?大小形状一样不一样?可是老天爷供养的雨是不是一样呐?有智慧的人就应该明白了。「华」就是开华;「敷」是成就;「华果敷实」就是讲成就了事实。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同样一块土地能长出各种不同的树木华草。土地是平等的,雨也是平等的。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共一个阿赖耶识,(以气球手套示之)所有的东西是不是从这里(真空之心)生出来的?这个拇指又短又胖,小拇指又小又瘦,是不是皆由「一地所生」呐?我们各人的第七识是不是都共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没有任何的国界障碍?什么众生都有,你是不是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啊?为什么释迦牟尼他能成为释迦牟尼?为什么我们就是众生?只看你怎样选择。我们当初平等地出来,平等沦为众生,那么现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化现成肉身佛,是不是又平等地教化我们呐?可我们在生生世世的遭遇平等不平等呐?那不平等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佛菩萨的问题呀?所以佛法里讲「命自我立」呀!佛法是平等供养,我们的根机都是一个根机,这就看各人用心。这个法可重要啊!所以通过看〈药草喻品〉,你就应该懂得怎样用好佛法这个药草来治你的病。从「本」是「一地所生」,从「末」是「一雨所润」,每个人都具足平等的条件。所以佛菩萨随时在接引我们,主意就由我们自己拿。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你高枕无忧。
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同样修行人,也各有差别。《法华经》第十七品讲的,同样听了〈如来寿量品〉,有人证到初果罗汉,有人证到住位菩萨,有人证到回向位,有人证到十地位,还有证到等觉。可不一样呐!(未完待续)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6 18:11:27


法华经 【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6-12-26 18:24:14

我们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有无量的智慧和德能;但是我们却得不到现前妙用,原因即在于我执和烦恼习气困住了我们的手脚,使得自心本性不得现前。只要我们放下我执,放下烦恼习气,我们的心自然就亮堂,智慧德能就现前。

当弘静心 发表于 2016-12-26 18:30:19

讲到底,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没有一法不在说法,说大法是佛法,那说小法是不是佛法啊?说正法是佛法,说邪法是不是佛法啊?大小正邪,有哪一法不是我们?都是当人当下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明白这个道理,不在于我们要破邪断烦恼,只在于怎样自在地调理和利用而已。你是行邪而不邪,你已经「转识成智」,是示现万法教化众生。

高兴066 发表于 2016-12-26 20:18:35

南无阿弥陀佛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6 20:40:42

   《法华经》中,佛还告诉我们:“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6 20:40:59

      各位大德菩萨!我们有幸听闻《法华经》《楞严经》,这是我们多生多劫修来的福报!我们更要知道,自己是从何时、何处来?自己是什么人?当年法华会上,佛问大众:“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与会大众都在佛前发了大愿,“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宣扬受持《法华经》一乘了义大法!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亲朋、同修同事都在干什么?是不是找不到正法门径,在名闻利养中迷惑颠倒、痛苦不堪?在不了义法中劳苦修习、不得出离?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6 20:41:16

    《法华经》中,佛还用10个比喻告诉我们,《法华经》是“诸经之王”“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明确开示,为一个人说一句《法华经》的功德,比供养400万亿阿僧祇世界六道众生、把他们都教化成阿罗汉的功徳,还要大无量无量倍!劝1个人受持《法华经》《楞严经》一乘法,胜过自己精进修行;劝40个人受持,你就是大菩萨再来;劝80个人受持,你就是如来应世!这都是佛的金口玉言!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6 20:41:44

      世尊在《法华经》告诉我们,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拣择圆通,把前24个法门统统否定,只选择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为什么?文殊菩萨明确告诉我们,“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要成佛,必须先明心见性,“悟后起修”!“悟后进修”!要真正明白,十法界万法都是我们当人当下一念变现!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叫万法平等,才能广行方便!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26 20:42:01

      自古以来,“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讲记药草喻品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