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7-1-11 15:43:51

这是第二次提后五百岁,我们不再重复了。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来家业

这是第二次提后五百岁,我们不再重复了。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来家业、挽救佛法这个重担承担起来。

非凡(_y30in 发表于 2017-1-30 16:45:57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1-30 16:53:07

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念。这是佛法的命脉,这是佛法的根本。而唯识认为,每一个人将来都是一尊佛。究竟来讲,这属于菩提邪;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顽固,很难改变。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1-30 16:53:27

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念。这是佛法的命脉,这是佛法的根本。而唯识认为,每一个人将来都是一尊佛。究竟来讲,这属于菩提邪;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顽固,很难改变。

厚德载物英 发表于 2017-1-30 17:04:37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顺顺 发表于 2017-1-30 22:48:55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2-10 13:17:26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小乘人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甚』,欢喜至极,一颗悬的心落到实处;『欢喜』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
      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我们真侥幸啊!幸亏今天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这个『希有之法』如果说为「绝无仅有之法」,就更为殊胜。深自庆幸,获大善利: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这里的『获』就是当下证果;『大』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
      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为何是『不求自得』?有没有讲:「听佛讲了〈譬喻品〉以后,我们几个到深山老林里闭关一个礼拜,然后又到寺院礼佛三万,现在才成佛了。」没有这样讲啊!仅仅是两只耳朵听佛讲了一下,心里明白了,就成佛了,是不是『不求自得』呀?
    《法华经》讲到现在,是不是在调大我们的心量啊?可不要以为每天都在听重复的几句话呀。这就是妙,你每次听,境界都在提升,是不是?心量一大是不是境界就在提升呐?「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就是「妙莲华」,就是『如是我闻』,就是『如是等』,就是『开示悟入』,就是『一心三藏』。讲来讲去,都是一个意思。
   『我』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要听闻法华大法,十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一个念,都是你一个念,都是他一个念。我你他一个念,又是一个念,这个法妙。明白了这个道理,明白了『一心三藏』,你是不是得到大自在?
      明白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念。见道当下成佛。如来藏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每个人都有,而不需要求任何人。

dangjue 发表于 2017-2-10 13:18:09

《法华经》《楞严经》是娑婆世界一切众生,明心见性,快速成佛的第一经。 文殊菩萨在此经中说:“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于闻中入。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此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文殊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 又说:“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 又说:“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依此根(耳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 听经闻法明白自己的夲如来藏妙真如性,才是真正的修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从悟门而入,尤其听闻了义大法,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楞严经,让我们开启我们本有的佛的大智慧,让生活工作更加自在快乐圆满,更主要是当下解脱我们生生世世的轮回之苦,因为我们这个心它就是不生不灭的,它永远在不停地幻化法界,千变万化,明白了我们就会善用其心,怎么去妙用命自我立。不明理就会随业力去受报,都是自心变现冤枉的受轮回之苦,想想都很可怕的!所以说宁可放下一百个地球工作日也要坚持听经闻法!明白自心。 十方圆明。闻熏闻修!多听一课,道力法力便加深一分!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2-10 19:26:32

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是否庄严、具亲和力,不在于外相的美丑与外表的装饰,而是在于这念心是否良善、纯净。世间上最丑陋、最狰狞可怖的人,莫过于因心怀愚痴,只为己利,而无恶不作,令人见之心生畏惧,不愿亲近的人;相反地,世间上最庄严、最良善可亲的人,莫过于心怀智慧,三业清净,敬信因果,处处能为人着想,广行善道之人。所以,要培养出光明的人生和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就要先清净我们这念心。更进一步,要懂得把握因缘、珍惜机会广结善缘,并化有形有相的财富为善法资粮、功德法财,深信人人本具自性心宝,才是真正的富贵、有意义的人生。

一妙法 发表于 2017-2-10 20:53:01

这是第二次提后五百岁,我们不再重复了。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来家业、挽救佛法这个重担承担起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第二次提后五百岁,我们不再重复了。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来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