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古今当下念 发表于 2017-1-14 18:04:28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

28.请问师父,等觉菩萨的最后一品无明是什么?那这最后的一品无明也是自己破吗?

答:等觉菩萨最后的生相无明要靠诸佛如来加持才能破。一般的是这样,具体的我也没办法,只有等我成了等觉菩萨以后再给你们讲。

29.既然阿难尊者善根深厚,而《楞严经》中又说【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为什么阿难尊者听完《楞严经》没有证得分真佛呢?难道是阿难尊者没有真正听懂佛的开示吗?

答:谁讲他没证到分真佛了?他已证到十地菩萨,但是肉团在,定业不可转,至于他变成四果罗汉,那是一种现量的境界,是实修实证。而且他已经蒙佛授记了。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1-15 23:19:54

佛在《妙法莲华经》里讲啊,‘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不光是我娑婆世界,十方佛土都只有一部《法华经》,其他经都是方便说,乃至把他说为诸法戏论之分,这在《妙法莲华经》第四品‘信解品’有佛的金口玉言。在《楞严经》第四卷,讲出十方如来,无量的妙法如恒河沙,只是戏论,唯有《楞严经》讲真实。

李萍 发表于 2017-1-15 23:21:21

死人的眼睛没坏,为什么不能看?耳朵没坏,为什么不能听?舌头没坏,为什么不能尝东西?因为能看,能听,能尝的是心,死人的心已经离开了肉体。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李萍 发表于 2017-1-15 23:21:46

死人的眼睛没坏,为什么不能看?耳朵没坏,为什么不能听?舌头没坏,为什么不能尝东西?因为能看,能听,能尝的是心,死人的心已经离开了肉体。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1-30 11:08:45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1-30 11:32:45

如来藏一法,佛在《楞严经》通过哲理辩对、科学导向而有详细解释。复于《法华经》高度概括,充分肯定,反复告诫。更于《心经》精确提炼,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李萍 发表于 2017-3-13 10:12:34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3-14 07:03:14

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dangjue 发表于 2017-3-14 08:23:29

《楞严经》告诉我们:“由诸众生遗失本明,虽终日行不自觉,枉入诸趣”。几千年来,我们佛教界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通过方便法门来明心见性,而佛2500年前的教诲,是要通过明心见性以后,成为分真即佛,带果行因,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再通过无量的法门,来圆满究竟佛。 《楞严经》真是太好啦!真心没有大小方园是非好坏长短明暗,没有一切。 的千差万别之相,但它可以显现无量的万法万相。 如果说七处征心是破妄识,那么十番现见则是显真。破妄则能了知一切皆是虚妄不实,现真则能了知还有一个万象从中露身的事实。当我们了知虚妄不真实的当下,虚妄就是真实,真妄不二,性相一如。 我们的见性无形无相,但它确实存在,虽然它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当我们眼见手掌的时候,心见的是拳头。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能见的是心而非眼,我们往往认为眼见耳闻身受的都是真的,这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而《楞严经》告诉我们,眼见耳闻身受的都不是真的,真正能见的是心。无手不成拳,无眼能成见,相有明暗,见无明暗。明暗有生有灭,见无生无灭,随心应量。。

beauty 发表于 2017-3-14 08:24:28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