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7-3-7 07:10:48

阿妳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7-3-7 07:11:18

阿妳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7-3-7 07:11:38

阿妳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7-3-7 07:11:56

阿妳陀佛!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3-7 07:19:34

如来藏妙法(背诵)一、天地万法皆是当人一念之所变现,大光明藏中没有谁不是谁!没有一法不是一法!二、每个当下就是一级大梦!梦人即空如来藏,梦境即不空如来藏,梦人与梦境空有不二,即空不空如来藏!三、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大气球手套,五个手指代表无量万法!无量万法共一口气,万事万物万法同呼吸、共命运,我与众生同体,我与诸佛同悲,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四、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我,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事、没有任何理由生烦恼!我活着就是让别人快乐!别人就是我!别人就是佛!五,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六、如来藏妙法,闻在一时、成在当下!顿超生死、不离生死!解脱烦恼、不离烦恼、烦恼当下、即是菩提!七,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八,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及往生,位齐等觉!

dangjue 发表于 2017-3-7 08:26:39

入佛知见: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一月光 发表于 2017-3-7 11:32:34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3-7 20:30:32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8 09:49:02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8 09:49:21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恭敬《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