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1:34

1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我这一念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功德倍加稀有。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呀)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1:52

2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放满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走南闯北,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无碍。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稀有!我说群里能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大家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如是说稀有: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2:09

1《楞严经》被称为[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你这个人怎么样,你这个法对不对,用《楞严经》,一对照就知道,你有没有讲清一心三藏这个道理,讲解一心三藏叫人几句话当下开悟,所以这个无上,这个甚深,与前面首楞严与大佛顶对应起来观照。[微妙法]与《法华经》对照起来观照,《妙法莲华经》,妙在哪里,就是妙在一朵妙莲华,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就是一朵妙莲花,莲花二字说尽了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我们在开课的第二天就,从三种角度来理解这个莲花,是不是啊,讲尽了宇宙万法,诸佛菩萨身坐莲花座,脚踩莲花台是不是,莲花在十法界并不是最好看的花,玫瑰花,牡丹花,都比它好看,桂花比它香,所以为什么不叫它,妙法桂花经, 佛讲的很清楚,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盲修瞎练,《楞严经》第一卷,是不是讲的刻骨铭心啊,我们要明白啊,所以第一句。 【无上甚深微妙法】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2:26

2【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上]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里不是讲第一,不是讲最高,不是讲世界冠军,而是讲一个本体,十法界一切万法,一个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上亦无下,无外亦无内,更无前后左右,没有空,没有有,什么都不能执着,什么都是,叫无上,这是成就我们的无分别心。一样的道理,无上一定就没有下,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话,他一定就有下,是不是,再一个无上的话,什么是上,什么是下,我们认为是上的时候,美国人认为这是下,是不是,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照相的话,正好我们的脚后跟跟美国人的脚后跟,脚后跟对脚后跟,是不是,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间法里,我们也要开通智慧,用智慧来观照。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2:42

   佛之智慧,对照为「空智、一切智」,也是觉悟到宇宙人生真理十法界一个空性,也就是明白了『如』,明白了『阿』。如来智慧,对照为「道种智、分别智、差别智」,在见性的基础之上全性起修,从因到果万法圆满圆融。佛之智慧是自利,如来智慧是利他。这两个智慧圆融为一体就是「一切种智」,也就是「自然智慧」。自然智慧,是在空见有,这是『自然』;在有见空,这也是『自然』。这里的『自然』按照《楞严经》讲,叫「本自其然」,而不是外道的「自然」。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09:22:58

《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6 10:59:31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6 11:00:02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dangjue 发表于 2017-4-26 15:19:17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不管你在社会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与名誉得能和阅历,认识谁不重要,自己认识自己是根本。 悟道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缘认识到别人,是通过观照内心彻底的认识自己,而非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弘道是认识自己的旅程中将自我认知的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人人都认识自己。 闻道有先后,悟道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别。 “悟道成佛”,先“悟道”后“成佛”, “悟道”,“悟”又在“道”之先, “悟”,“心”在“吾”之前。 “悟道”这两个字,道破了成佛的关键,先要修吾心,修心先放下,心定,心通,眼明,才能不走弯路,走正道,正行才是真修,才是“道”,才能成佛。故修道之路,修心开始,勿被“道”的种种“相”迷惑。 佛说“放下”,放下的是内心的对立、欲望、偏见、妄想,烦恼等,放下的是心中的种种“念”,念无所念得清净,念无所念归根本,念无所念见自性。明心见性成佛,道自心生,心中有道,方形成道“场”,故 “佛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 今日,一朋友说,以前年轻时在工作中很少笑,那时则是因为无工作经验,害怕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失去工作。现在经常笑,是因为“放下”了,随着年龄及社会阅历的增加,那些曾经的害怕已经不用再担心。“放下”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是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 当你明白了万法是一体,三千世界大大小小人我是非,都是我们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放下自己的执着妄见,而回归到正知正见。“放下”之后,心平静,安定,有了对真我的“定位”,“位”定则不乱,不被“相”所扰,事事处处念念真心妙用,才能生大慈大悲。 佛说“慈悲”是见到真心,真心是修行的根本,将心比心不是分别众生心,是通过慈悲的真性,让众生从自信中流露出来慈悲与佛祖心心相印。将心比心时,不高傲、不自卑,不仰视亦不俯视,万法一体你我一如,才是真慈悲。 从慈悲即一切众生平等,到达心境一如,万物一体。这法华经上说的,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也是《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是我,他也是我,三无分别,即大慈大悲。 慈悲就是把自己看成众生,不分别,不执着。 就如品茶,茶在佛的眼里没有好坏,只有感受到茶的生长、采摘、晾制、烘烤等等不同的经历,经历不同的茶自然味道不一。捡拾垃圾为生的人与尊贵的企业家,虽然表相相差甚远,但无法定论谁好谁坏,他们是平等的。 慈悲心即佛心,与佛祖一体,慈悲看万物,万物皆是佛,我是佛,你是佛,他是佛,花花草草是佛,茶杯桌子是佛,屋子砖瓦是佛,所见均为佛,真正的与佛祖心心相印,真正的佛国善地。 悟道要修心,了了分明,念念觉知人人皆是妙莲花。修心即须明心见性,真心生慈悲,慈悲生万法,万法度众生,众生心悟道,天下皆太平!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南无法华经 印广法师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