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7-4-29 15:51:59

前者有前者的好处,他到哪里能很快地打开局面,他责任心很强;后者有后者的长处

前者有前者的好处,他到哪里能很快地打开局面,他责任心很强;后者有后者的长处,他能修清净心,能修忍辱心。这两种功德都是不可思议。而前者可能由于你过于急躁,适得其反;后者过于沉稳,过于阴沉,形不成气氛,不容易把人很快地聚集起来。

正航cq 发表于 2017-4-29 16:45:46

阿弥陀佛
俗曰‘以感恩之心对待一切随遇’,能遇到‘过来者的老师’,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幸会’已<经典有言‘遇善知识难’>。但请关注,修行的目标是: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的老师!
所谓‘老师’者,亦即于一切随遇总是师傅矣。

一心三藏-yxsz 发表于 2017-4-29 19:28:20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其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9 20:05:57

南无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9 20:06:39

南无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9 20:07:08

南无阿弥陀佛

dangjue 发表于 2017-5-7 08:03:07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5-7 16:51:15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5-7 16:53:24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5-7 18:44:27

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放下屠刀(我执),立地成佛(分真)。在《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前者有前者的好处,他到哪里能很快地打开局面,他责任心很强;后者有后者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