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觉 发表于 2017-6-18 23:23:02

一心三藏乃圆顿之法,即悟即修,没有分别的,愿诸位师兄莫入是非地,纠缠不休。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6-19 09:04:06

【正修行处】提醒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悟后起修】! 2017-06-15 如来藏 法华古琴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修行处』,是佛在最后八年要准备离开娑婆世界的时候,最后跟修行人讲真话,叫『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这个『真实』就是讲修行人要修心,而不是修行。三藏十二部经都在叫我们修行,讲世间善法,这是方便引导而已。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法华经》《楞严经》没有教我们怎么念佛;没有教我们怎么拜佛;没有教我们怎么拜忏;没有教我们怎么做法会;没有教我们去供养舍利;没有教我们去怎么样做、不该怎么样做,都没有。唯有讲佛是谁,心是谁;你是谁,他是谁;老天爷是谁,刮风下雨又是谁,就是叫我们要明心见性,要明白宇宙人生真理。佛出世就是为讲一个法,就是讲《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的道理,叫我们「明心见性」!怎么明心?心在哪里?怎么见性?我们当下这个人和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的外部的环境,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到人事环境,以及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的这一切的万法,它们是怎么来的?明白了我们的心在哪里,叫「明心」。心在哪里啊?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叫「见性」,在相见性。万法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心变出来的。果真把这个道理明白以后,当下了生脱死,成分真即佛。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一切的万法才能谈得上平等,你修任何法门都能圆满自己成为究竟佛、成为圆满佛。 所以《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提醒我们:修行人要「悟后起修」!没有明心见性,你不要去修,否则你是盲修瞎练。而这个悟呢,只有读《法华经》和《楞严经》才能开悟。可是这几千年以来我们修行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不是悟后起修,而是通过修来开悟。要明白,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才能开悟,你修任何方便法门不能开悟!这就是颠倒!那这次读了《楞严经》的同修,就知道佛是不是这么讲的,而且我们刻骨铭心地知道这几千年以来,大部分的修行人都犯了大错误,搞颠倒了!所以从我们这一代起,要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可是积重难返,现在有几个人信这个法? 所以《楞严经》从第一卷开始讲到现在,就是要告诉我们『正修行处』。原来讲了四十一年的经,修行人还不知道『正修行处』在哪里,『正修行处』就是修我们的心!所以『如来藏心地法门』叫全性起修,全性就是明心见性。把这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搞明白,然后你再去修。 佛在《华严经》也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有些人讲,我会行善,我会积德……你能把所有的善全部行完吗?谁也不能,连佛都不能!即使你能行完一切善,也是魔业!但是魔业也能得到人天福报,魔王还可以升到第六层天,是不是?其实包括二十八层天,那些福报都是魔业。可是他福报完了以后,还要往下落。唯有明心见性的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大福报,明心见性,一劳永逸!

光明2 发表于 2017-6-19 10:48:34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6-19 09:04
【正修行处】提醒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悟后起修】! 2017-06-15 如来藏 法华古琴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 ...

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才能开悟,你修任何方便法门不能开悟!
六祖是只听金刚经开悟的,持金刚经16年取得大成就,是怎么回事?
法华经:此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成就菩萨而为开示。为声闻讲四谛,为缘觉讲辟支佛,为菩萨讲应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法华经没有讲念佛、拜忏就不用念佛、拜忏?那心经阿弥陀佛经也没有讲持戒、布施就不用持戒布施?四十二章经:教诲无差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
法华经就是讲: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要继续努力,不要满足现有的成就,要行六度达到究竟涅槃彼岸:佛的果位。

弘扬正法 发表于 2017-6-19 12:57:58

请问什么是修行?一心三藏不是法门,那佛应该是讲了无量减一个法门,请菩萨光明2菩萨解答。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光明2 发表于 2017-6-19 14:12:56

弘扬正法 发表于 2017-6-19 12:57
请问什么是修行?一心三藏不是法门,那佛应该是讲了无量减一个法门,请菩萨光明2菩萨解答。南无法华会上佛 ...

若说一心三藏是法门,请问你怎么修?一心就是真心、三藏是真心有三性:空、不空、空不空。真心的特性这是本来就有的。谁也改变不了真心自性的这种特性。修是修你作为人自身的贪嗔痴习气,你的真心自性是无形的不动的怎么修?你想修你的真心是不可能的。

想家的孩子 发表于 2017-6-19 14:39:40

光明2 发表于 2017-6-19 14:12
若说一心三藏是法门,请问你怎么修?一心就是真心、三藏是真心有三性:空、不空、空不空。真心的特性这是 ...

你说真心自性是不动的,那么你还能够回去吗?修贪嗔痴习气,岂不成了妄动,劳而无功,修行还有意义吗?
另外:真心如何分得成三?
说三,只是方便引导而已!三当下就是一!

就以这个真心本来面目,一心三藏之法理,观照一切,怎么就不可以是一个法门?!

想家的孩子 发表于 2017-6-19 16:31:23

本帖最后由 想家的孩子 于 2017-6-19 17:24 编辑

你说法华经就是讲:……要行六度达到涅槃彼岸佛的果位。实在不敢恭维您。
成佛的法华,在你眼里,就这么浅白吗!
若不见性,修六度万行,能够成就吗?
你这不是和禅宗,唱反调吗?

禅宗,即佛心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这样强调明心见性的重要性:
【若了此心源者,一切义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一切皆办,不受后有,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舍此身已,定的无生,不可思议】

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这样强调不明心见性,专行六度万行的严重性:
【努力莫造作,如此真实不妄语,难可得闻;闻而能行者,恒沙众中,莫过有一!行而能到者,亿万劫中,希有一人!】

请您看看,不见性修行,成就的可能性,是恒沙莫一!
不知道,我们哪一个,是恒沙莫一中的这块料!

法华论坛,不是不重视修行六度万行,相反,我们一再强调:要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悟后起修,严格修持持戒、念佛、拜忏,持咒等等方便法门。
所以,请您不要偏激,专执一词,只强调修六波罗蜜,忽视明心见性的重要性,从而误导读者!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6-19 16:59:02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再三强调:三世诸佛,语无虚妄。你们一定要相信,没有其它法,只有《法华经》。「唯一佛乘」就是「成佛的法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



此处对这四众增上慢又进行了分析。这些人的毛病就是「不自见其过」,没有自知之明。讲不客气一点,属于无惭无愧之人。无惭无愧之人他只会看到别人的短处,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甚至知道自己的短处还不以为愧。
于戒有缺漏:最大的戒——心戒。我们讲过「三聚净戒」,「摄律仪戒」只是皮毛之戒,在《楞严经》已被文殊菩萨果断否决;对于初机来讲,不求开悟,只是持戒,是不能成就的。「如来藏」是根本之戒,一戒一切戒。持戒之人,应以戒律己,以身教人,要做榜样,而不是拿戒来武装嘴巴,好为人师。护惜其瑕疵: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可就是不改,而且硬着头皮跟你来杠着。
是小智已出,众中之糟糠:「小智」是小根机,不能讲这些人是坏人。「糟糠」是糟粕。佛威德故去,怎么「威德故去」啊?他的心量小,承担不了大气氛。释迦牟尼佛当年下地狱,看到小鬼剥皮抽筋,慈悲心油然而生:我要代替他们受苦。刚动念头,当下就飞到天上去了。这是不是也叫「佛威德故去」啊?你说地狱里的那种气氛怎么能适应他?那么心量小的人,他能不能去得了极乐世界啊?去不了,也叫「佛威德故去」。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认识。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金子。不管什么法,让百分之百的人信受几乎是不可能的。无枝叶,那些枝枝叉叉的不堪大用,不成大器;贞实,表这种人比较真诚、实在,能够洁身自好,带有方便菩提之义。


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无量方便力,是三藏十二部经。「方便」,由「便」引导到「方」,「方」中有「便」,「便」中有「方」。归于圆顿大教以后,所有的「方便」都是「方」。明白「一心三藏」道理之前,三藏十二部经统统是「戏论之粪」。一旦明白「如来藏」,「戏论之粪」也是如来。这就是圆顿大法之圆、之妙:欲高先低、欲立先破、欲大先小。你如果不把这个法听圆满了,你断章取义,那正法也被你说成了邪法呀!而且你为此要承担沉重的果报。
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这是总说。佛在三藏十二部经良苦用心,对症下药,观机逗教。下面讲了九种体裁。
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修多罗,是前面的长行。伽陀,叫偈颂。本事,一般地是讲其他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的公案。本生,是佛自己在因地修行的故事。因缘,主要就是讲缘分——当看到某人心里很欢喜的时候,你要珍惜,说明你们过去世缘分很好,今生今世要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如果老对一个人很反感的时候,你赶快生恐惧心,你前世跟这个人有恶缘,今生今世一定要化解,不然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空点会互相伤害,谁害谁都要受果报!《法华经》也讲「佛种从缘起」,没有因缘法,不足以使我们悟到「如来藏」大法。譬喻,是打比方。有智慧的人要善于打比方。对极个别大根机之人,你几句口头禅一讲,他成佛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行,必须要劝导,必须要打比喻,慢慢地开示。祇夜,也是偈颂,前面「伽陀」也是偈颂,这两个偈颂有区别。「伽陀」这个偈颂是单独而起;「祇夜」是重复而已——前面有长行,后面用偈颂的形式再把长行的内容重新说一遍,带有复习、加重说明之义。优波提舍经,这是讲论议,是对佛经的解释。论议有佛说,也有菩萨说。
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鉴于当初,这片国土已经几千万亿年没有佛法,而盛行外道那种世间善法,众生执著很深,所以讲了很多方便法。这个「涅槃」呢,是指小乘的人我空,破除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


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
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



讲方便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证阿罗汉,而是通过这种桥梁把他过渡到佛道。「说时未至」就是特指尚未到传《妙法莲华经》之时。修行人在没有见「一心三藏」之前,是不可能成就佛道的。自古以来就是「成佛的法华」。
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这句话是无价之宝啊!言外之义,在讲《法华经》之前,佛没有讲大乘——同于前面讲「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九部法,就是对修行人讲的一切的法呀!以故说是经:因为要让你们成佛,所以我才说了《法华经》。
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这下面讲了几种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有佛子心净,不需要把他分别为什么等级的菩萨。你是别教也好,通教也好,藏教也好,乃至一天也没有学过佛的人也好,他「心净」,性格平和,比较随顺包容,这种人最容易入道。柔软亦利根,「柔软」是当下;这个「利根」,他今生的柔软是与过去世的利根,他从无始劫一直走到当下。
前面我们讲过「五蕴见慢」,由此明白,我们既是个历史人,又是个现代人,我们还是个未来人。你要记好,你别以为你就是这一世是个人。唐朝、汉朝、秦朝,这个大通智胜佛的朝、威音王的朝,我们哪一个朝代没有经过啊?我们就是三朝元老,「三」是无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三朝元老。
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这里再补充说明,曾于过去无量诸佛所精勤修道的人,只要遇到正法,他能够成就。
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法华经》里讲的大乘,把过去的小乘、中乘、大乘全都包容为一,把万法归于一个念,这叫「了义大乘」,也叫「实教大乘」。
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只要听闻《妙法莲华经》,佛即予以授记。「记」就是授记;这个「来世」就是未来世;成佛道,这里是指成究竟圆满之佛。我们前面讲了授记的功德,从授记之日起,你即是「分真即佛」,永远不落三恶道;并且从授记之日起,指日可待,成究竟圆满佛。比如在黑夜里,你在一百步之前看到灯,这个时候就给你授记了;你看到灯以后,不会再转身往后走,这时你已经进入佛土,再也不会落入三恶道;那么指日可待呢,你走一百步,需要十年时间,那你十年以后成圆满佛。只要懂了「一心三藏」,无量劫的黑暗已经破除,我们见到了光明;不仅见到了光明,而且见到了太阳。
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为什么给他授记?佛讲出了理由:以深心念佛,即明心见性,否则不可谓「深」。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如果你不懂得阿弥陀佛的含义,你不叫「深心」;你只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在那接我们,我们来念佛求他帮忙,你这是行邪法——佛在《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都见不到如来,你往生到哪里去呀?
「修持净戒故」是授记的第二个原因。这个「净戒」就是「心戒」,心戒是「无上大戒,一戒一切戒」。一个人明白了万法都是我,你叫他去破戒,他能破吗?他不需要你提醒,也不需要刻意地一天到晚去执著,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戒,叫「道共戒」,戒在道中,一定要明白。但是也有些人不明白心戒,只懂得口头禅,却利用大乘法,认为修了心戒就不持小戒。这种人更糟糕。
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这是指明心见性人的一种心态。「闻」就是真正懂得了什么是佛,当下「大喜充遍身」。这就是指法喜!我们可以检查自己,明白「如来藏」之后是什么心态。你一定是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啊!我们要修的就是这个心,把这个「心」弄明白了,你吃饭、穿衣、走路都是叫修行,你连打人骂人都是行菩萨道;这是恨铁不成钢,但你过去打人骂人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大乘心地法门不可思议,「一修一切修,一戒一切戒」,此即「大喜充遍身」。如果你仍然是烦恼充遍身,你就还没有「深心念佛」,你还没有懂得心戒法门。但有时候,他一边在烦恼现行,一边心里难受:哎呀!我怎么还这个样子!他知道错了,这也叫「大喜充遍身」。因为惭愧心也是功德。你已经不落三恶道,这是不是「大喜充遍身」呐!
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这样的人已经成佛,他永远不落三恶道。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声闻若菩萨,这个「若」更广泛。所有众生只要能听懂《法华经》,若天、若人、若鬼,乃至于一偈——一偈是四句话,皆成佛无疑。佛在这里有没有讲「再修一万年,皆成佛无疑」?有没有啊?所以《法华经》像此类的授记多得很呐!就是强调无修无行而证!摩登伽女见佛,几句话就证三果罗汉;又听文殊菩萨几句偈颂,当下证四果罗汉。当然我们并不是不要修不要证;有修有证的话,品位可以进一步提升。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法华经》是圆教一乘,是了义法。无二亦无三,何况百千万!有没有什么三藏十二部经呐?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一部经就是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所以佛把「如是我闻」贯于一切经典之首。「除佛方便说」,其它讲的一些经都是方便说啊!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用各种方便言说来引导众生。
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唯以一大事因缘」。说「智慧」,就是为了说一朵「妙莲华」。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前后不到几句话,再次强调唯有《法华经》是事实,这个「实」表真;祖师大德也讲,前七方便皆非真实。但你懂了「如来藏」以后,前七方便统统是真实,妙就妙在这里;如果「如来藏」道理你不搞明白,你即使讲《法华经》,讲《楞严经》,同样不真实。有些人就把《法华经》《楞严经》讲成了藏教,或者通教,或者别教,这也是误导众生。
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在《法华经》中,其它的一切经都被判为小乘,这个「小乘」包括不了义大乘在内。因为佛讲,在讲《法华经》之前都不是真实,都不是大乘。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小乘法度不了众生,它只是引导而已。「自住大乘」,却叫人家去修小乘法,佛都不敢这样做。你自己懂得「如来藏」,却去安慰人家:「哦!行!你那个法都一样的」,将来你必受恶报。你不懂犹可,你懂得了怎么可以糊弄别人?自己懂得大乘法,对别人却不传大乘法,会落得愚痴的果报。当然他是见道之人,虽然落得愚痴的果报,他不会落三恶道。
定慧力庄严,一定是指「首楞严大定、法华三昧」之定、之慧、之力,它圆融、圆满、圆通一切法界。「严」是表圆满,「庄」就是修证。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亦无贪嫉意:不是贪自己的弟子多,那是我执。
我一个弟子他要回去,他说:师父啊!我走了,我走了以后再来。你要不要啊?我说:师父不需要任何人,这是第一;但是任何人都需要师父,是你要来,不是我要你来,这是第二。到我们这个道场,不管是我剃度的弟子也好,还是外来挂单的和尚也好,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有些弟子即使要走的时候,我无非是劝导他一下:还没有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你最好不要走,等你开悟了,你不走我也要把你赶走。赶走干什么?叫你去度化众生。我对任何人毫无所求,无非求你把经听懂了以后,去为了承担如来家业,为教化众生出力。我自己没有个人贪求。
「嫉」就是嫉妒。我教了你,你将来会不会超过我啊?真正的老师,如果学生超过自己的话,他是不是更加高兴呐?!有许多弟子暗暗发心,说要超过师父。你真正发这个心,那就皆大欢喜了。在事实上来讲,弟子就应该超过老师,未来的人应该超过我们。
断诸法中恶,这也是方便说。「善」是我,「恶」是不是也是我?一把刀,它可以给人动手术,治病救人,是不是「善」啊?它也可以杀鸡宰鸭,这是不是「恶」?善和恶是不是都是这一把刀啊?不在于什么行善断恶的问题,而在于懂得:善是谁,恶是谁;怎样就是善,怎样就是恶;哪样最自在,我们就往哪个方向成就。佛如果没有恶的话,要怎么教化众生?善和恶是不是都是我们的心在示现呐?要明白这个道理。
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佛成就了这个心,面对一切的万法而无所畏。为什么「无所畏」?因为他已经与万法证为同一个本体,回归大光明藏。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这里的「相」就是唯一实相。如果用「实相」来与「一心三藏」相对应,这个实相包括三种:一种是「无相之实相」,这就是「空如来藏」,就是一个「一」;第二个呢,「无不相之实相」,这就是「不空如来藏」,是指十法界有形有相的万法——从诸佛菩萨到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华草,这个「无不相之实相」是无量;第三个呢,是「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这个即与「空不空如来藏」相对应——「比如拳头是无相,手掌是无不相,拳头当下是不是手掌?所以这个无相当下是不是就是无不相啊?叫无相无不相。手掌当下是不是拳头?这个无不相是不是当下就是无相啊?所以叫无不相无相。无不相无相是不是无相无不相?一个道理!所以这三个相当下是不是就是一个东西?要这样来观照。一切万法没有谁不是谁。这叫「我以相严身」,以这个「相」来成就自己的真身。通教、别教把它分为三个身,圆教说为就是一个身。
光明照世间:明心见性就是智慧功德,就是光明。明心见性就是自利,当下是不是「光明照世间」呐?自利的同时就已经利益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只要你明白「如来藏」,你即已供养了一切佛,即已在帮助教化一切的众生。
世界无非是正法与邪法在对峙,当我们的心明白了如来正法,是不是自然加入了正法的圣人之流啊?圆融为一个本体,当下对整个一切的万法就是一种加持。
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在证道位,证得了万法皆是我,就是「无量众所尊」;我们见到了万法,在比量功德上也可以方便说为「无量众所尊」。我现在已经刻骨铭心深信一切万法就是我,你就是「众所尊」,但是千万不要落入「大我慢」,不能象四果罗汉还走火入魔。四果罗汉在进入阿赖耶识以后,他认为其它天人鬼畜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变成「大我慢」。这是他根机浅薄啊!「为说实相印」,就是前面讲的三个「实相」,就以此印来辨正邪。师父到哪里,没有东西给大家,就是用「一实相印」给各位结缘。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佛立的誓是要一切众生都成佛。如我等无异:既可以方便说为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证极果如来,也可以说证到「一心三藏」。无异就是无异,就是一。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念,没有第二;正法是绝待之法,就是一个念。这是佛法的命脉。
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佛过去立了这个「愿」,现在成佛了,可以自在地教化众生,说出真理,满了他的愿了。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从成佛之日起,往后无量的道路,要度化众生,共证菩提。


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
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増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当歌 发表于 2017-6-20 10:35:49

光明2 发表于 2017-6-19 10:48
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才能开悟,你修任何方便法门不能开悟!
六祖是只听金刚经开悟的,持金刚经16 ...

我算是明白楼主所表达的意思,楼主是强调要修,修是悟后起修。


楼主可爱就可爱在含糊不清,引来争执。


你说六祖只听金刚经开悟的,六祖修禅宗,悟到空(菩提本无树一偈证明)五祖说,此偈也未见性。后来三弹指暗示他半夜三更到五祖处,五祖给他传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他讲: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这时他已经从空出有,生而无生。后来又在猎人队里保任15年,15后又一次悟,该出来弘法了。
修禅宗方便法需要信解行证。而一心三藏法门即悟即修即证。
你所讲的楞严经里25圣各说圆通,来证明有修有证。你没有认真看,不是你没有智慧,而是你粗心大意。你没有看到文殊师利菩萨把前24位菩萨修行的法门给否定掉了吗?之所以否定就是因为要推出观世音菩萨的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者见道也。思的过程看师父讲的对不对,符合不符合真理,修就是修心。


若按你另一个说法:一心就是真心、三藏是真心有三性:空、不空、空不空。真心的特性这是本来就有的。谁也改变不了真心自性的这种特性。修是修你作为人自身的贪嗔痴习气,你的的怎么修?你想修你的真心是不可能的。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动心,怎么会有贪嗔痴的习气?(真心自性是无形的不动)引用你的原话。这说法也不妥。你指的是空。心是会动,会变的,在没有动之前在心里就是空不空,是性,是报身。等到动起来贪嗔痴了,就是化身,就是不空了。
因为心动才能起妙用,动的质量不好,就是贪嗔痴。为了让自性显发真善美,所以要修,修的质量好些,使你的起心动念质量高些。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6-23 12:38:50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提醒我们:修行人要「悟后起修」!没有明心见性,你不要去修,否则你是盲修瞎练。而这个悟呢,只有读《法华经》和《楞严经》才能开悟。可是这几千年以来我们修行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不是悟后起修,而是通过修来开悟。要明白,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才能开悟,你修任何方便法门不能开悟!这就是颠倒!那这次读了《楞严经》的同修,就知道佛是不是这么讲的,而且我们刻骨铭心地知道这几千年以来,大部分的修行人都犯了大错误,搞颠倒了!所以从我们这一代起,要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可是积重难返,现在有几个人信这个法? 所以《楞严经》从第一卷开始讲到现在,就是要告诉我们『正修行处』。原来讲了四十一年的经,修行人还不知道『正修行处』在哪里,『正修行处』就是修我们的心!所以『如来藏心地法门』叫全性起修,全性就是明心见性。把这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搞明白,然后你再去修。 佛在《华严经》也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有些人讲,我会行善,我会积德……你能把所有的善全部行完吗?谁也不能,连佛都不能!即使你能行完一切善,也是魔业!但是魔业也能得到人天福报,魔王还可以升到第六层天,是不是?其实包括二十八层天,那些福报都是魔业。可是他福报完了以后,还要往下落。唯有明心见性的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大福报,明心见性,一劳永逸!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一心三藏是一个开悟的法理,不是修行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