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61940 发表于 2015-6-6 09:36:24

您是佛所说的“穷子吗”?

〈信解品〉基本也是打比喻。在第三品是佛通过打比喻而使得弟子正信。这一品是弟子们自己打比方,求佛印证其见解。『信』和『解』,于圆顿大法而言,「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圆顿大法是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前面讲『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不能与其它法门混同。其它法门是「解行并重」,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从〈信解品第四〉到〈授记品第六〉,这三品属于「譬说周」。这种说法的次第是帮助中下根机人当场开悟证果。在前面的〈方便品〉属于「法说周」,佛不打比喻,直来直去地讲大法,上等根机可以当下成就;那么这个「譬说周」呢,也是当下成就,只是要通过种种譬喻言辞反复讲解劝导令众生得解。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四个菩萨是代表中等根机的众生。这个『所闻未曾有法』,讲近了就是指〈譬喻品〉;如果讲远了,从法说周开始没有听说过;讲到更远的话,四十一年以来都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曲躬恭敬』,『曲躬』属于身业,是表恭敬心之相。『瞻仰尊颜』,『瞻仰』是行注目礼。如果对人讲话你目视他方,这也是种轻慢;但也有一种人,眼睛盯着人家说话,好像审判一样,这是狂妄自大。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佛光普照」是讲人的气质,绝对不是搞艺术表演。佛到哪里也是以平等的肉身相跟大家共处。『而白佛言』,『白』表根本,这是表「口业清净」;前面的『发希有心』叫「意业清净」;『即从座起』顶礼,是表「身业清净」。这是表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指几个声闻弟子在佛前忏悔当初。一般地大的丛林开法会的时候,在方丈的左右都是些首座,是「长老」,在法会大众中,这些人德高望重,所以讲『居僧之首』。「朽迈」,人老无用,这是愧于年长。『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自认为已经证到涅槃,已经不留后有;其实并没有证到「涅槃」,并没有得到灭度,而自以为是,这叫『未得谓得』。『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在佛面前忏悔,惭于高位,愧于年长,却没有智慧;羞于非得,没有证果,自己以为证果了。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这是进一步忏悔,自认为证到涅槃,故而产生懈怠之心。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他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这几句话不尽人意,可理解为「三法印」——「苦空、无常、无我」。「苦空」,能看破色身是假的;「无常」,它不可能常住于世;「无我」,色身不是我。以此「三法印」作为「涅槃清净」的标准。阿罗汉证果以后,通过宿命通观察自己无量劫以来在六道轮回,特别是在三恶道受苦,他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都在流血,他不敢再到世间来,生怕又受大苦,他没有办法理解愿身再来的菩萨,所以『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这是重复忏悔,两个原因:我们自认为已经证得了「涅槃」;其次呢,现在也年龄大了,就最后一身了,还不如等着这个肉团身一过去,就是享清福。『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小乘人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甚』,欢喜至极,一颗悬的心落到实处;『欢喜』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我们真侥幸啊!幸亏今天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这个『希有之法』如果说为「绝无仅有之法」,就更为殊胜。『深自庆幸,获大善利』。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这里的『获』就是当下证果;『大』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为何是『不求自得』?有没有讲:「听佛讲了〈譬喻品〉以后,我们几个到深山老林里闭关一个礼拜,然后又到寺院礼佛三万,现在才成佛了。」没有这样讲啊!仅仅是两只耳朵听佛讲了一下,心里明白了,就成佛了,是不是『不求自得』呀?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乐说』,就是我已经明白『譬喻』的真实意义,我能说得很圆融,也能够「开权显实」,说出真实义来。这个『乐说』已经变成自性流露,不是鹦鹉学舌。『以明斯义』就是显示佛法的义。『譬若有人』,指那些在迷惑颠倒中的修行人。『年既幼稚』就是善根很浅,还不堪承受大乘佛法。『舍父逃逝』,『父』是比喻佛,也可以比喻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逃逝』是比喻背觉合尘,回大向小。『久住他国』,『他国』为九法界,等觉菩萨有生相无明,也在『他国』,还没有回到本土,这是究竟说;方便说,明心见性菩萨即已住入本国,到了佛土。『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十』表天,『二十』表人,『至五十岁』是指五道轮回。『年既长大』,比喻饱尝众苦啊。『加复穷困』,这说明在六道里轮回越多,烦恼习气越重。物极必反!等到了非常痛苦之时,他必然要想办法解脱。『驰骋四方,以求衣食』,在得正法之前,执著在无量法门里,都叫盲修瞎练。『以求衣食』就是求解脱之道。『渐渐游行遇向本国』,『渐渐』二字,指自己的善根在冥中成就自己,使自己逐渐向心地法门靠近,机缘开始成熟。『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父先来』观照为诸佛出世,要先在第四层兜率陀天弥勒内宫观察四千年。第四层天的一天等于人间四百年,所以四千乘以四百,再乘以三百六十五天,大概有五亿年。那这四千年做什么呢?观察并统筹安排——示现在哪片国土,第一批弟子随从是谁,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哪些人来传法,末法一万年又是哪些人来传法,佛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求子不得,中止一城』。『求子不得』,指机缘未成熟。『城』,可说为净饭王宫。『中止一城』干什么呢?示现「有余依涅槃」。诸佛出世叫「和光同尘」,「同尘」就是不变随缘;示现「有余依涅槃」,这个『城』当下是大光明藏,叫「随缘不变」,也叫「和光」。所以『中』就是「和光」,『止』就是「同尘」。『中』是当下包容一切万法;『止』是现「有余依涅槃」相。『其家大富』,指佛出世。『其家』,不变随缘;『大富』呢,随缘不变。因他示现人相,托生王宫,并把真理来显示出来,故投生净饭王宫也叫「开权显实」。如果不通过示现太子,怎么能把佛法『开示悟入』?这段经文可不容易解释。所以他们打这个比方呢,就证明他们已经悟到真实法。『财宝无量』,这是对『其家大富』进一步解释。『财』是正法之财;『宝』是表正法之妙用。这个『无量』,用第一义来观照:『无』就是「性」,『量』就是「相」;『无』就是『阿』,『量』就是『弥陀』,『无量』就是『阿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无量的『阿弥陀』又是一个『阿弥陀』。『财宝无量』表示佛的无量智慧德能。『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这些都是表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表我们本性的特征,『其诸仓库,悉皆盈溢』,『诸仓库』总表「大圆镜智」,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悉皆盈溢』,『盈』是满,『溢』是往外流;『盈』表「自利」,『溢』表「利他」。『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僮仆』是特指圆教前七方便(前面多处讲过);『臣』是表圆顿大教十地菩萨,圆顿大教的代表作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堪为大乘;『佐』是表圆教十向位的菩萨,紧随大臣其后;『吏』是表圆教十行位的菩萨,是普通的官员;『民』是表圆顿十住位的菩萨——十住位的菩萨,比如说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上面是从境界上而言,下面从法上而言。『象』是表《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那种圆观;『马』是表别教的那种次第三观,把三个『如来藏』用次第来观照;『牛』是表通教『空如来藏』,叫「空观」;『羊』是表藏教,从「有」门那种观照;这个『车乘』统指无量法门。这段文字上如果变为「象、马、牛、羊等车乘无数」就更好理解了。『出入息利』。『出』是表佛出世度人,对众生进行法布施,以法利益众生;『入』,利益众生,即为利己。『出入』皆有利益,故表「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乃遍他国』,是分别说。佛自己在「常寂光净土」,那么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可以分别说为他土,叫无分别不妨分别。『商估贾客,亦甚众多』。『商估』即商业;『贾客』指商人。比喻佛以应化身,将真实法流通到世间,成就众生。经商是不是有流通环节啊?通过这流通环节而使众生的身口意三业「归于本真」,「本真」就是回归到法身慧命。『亦甚众多』表成效。『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时』,指老师和学生道交感应之时;『贫穷子』比喻「背觉合尘」的众生,既有六道凡夫,又有二乘圣人。『游诸聚落』,『诸聚落』既可以说为五蕴炽盛,又可说为种种方便法门,此处特指人天小乘法门。『国邑』泛指为六根、六尘、六识,也就是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不管是大乘、小乘还是外道修行,其实统统都是在「六种震动」——不是大震动,就是小震动;不是正震动,就是邪震动,都要经历十八界。『遂到其父所止之城』。『遂到』表机缘感应。方便说为,他先到净饭王宫,最后再到祇树给孤独园,这都是「其父所止之城」;那在这里呢,『所止之城』,究竟义说为我们的『大光明藏』——涅槃城,在这里有个过程,是指渐渐由凡夫外道,向人天、小乘、通别层次慢慢靠近,最后到涅槃城。『父每念子』,『每』即是「常」——时时事事处处。阿弥陀佛总是把手伸在那里随时准备接引众生,叫『父每念子』。我们本来的智慧是现成的,只要肯回头,我们自己与自己的真心当下道交感应。因为『父每念子』,时刻在等我们,所以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回去。『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这是比喻我们的真心和妄心,由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之迷,而相自隔开。『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佛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从来没有提起说二乘人也能成佛,仅仅是旁敲侧击而已。『但自思惟,心怀悔恨』。所谓『悔』,后悔自己训导不利;『恨』呢,对子女「恨铁不成钢」。佛在许多经里讲到『悔恨』,怎么『悔恨』呢?佛法真义无量劫都讲不尽,任何佛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这里的「恨」是慈悲心。迷惑颠倒的众生可怜呐!你再怎么教化他,能够接受训导的只是极少数!『自念老朽』,已讲法四十一年,快要涅槃了,还没把真话讲出来。大法尚未传承。这里『老朽』就带有一点哀叹之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法华经》传出来啊!『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我有无量的智慧德能啊!『盈』是自利;『溢』是「利他」。『无有子息』,现在却还没有传承到后代。『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一旦终没』,就是一旦涅槃了,还没传《法华经》的话,那就是白来世界一趟。为什么?『无所委付』,这个如来家业怎么继承下去?『是以殷勤,每忆其子』。这里仍然重复前面『自念老朽』,越是『老朽』就越加『殷勤』。佛时时召唤众生回头,叫『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得』是表机缘成熟,『委付财物』就是对菩萨授记。让弟子们听闻《法华经》,当下明心见性,即已授记。总是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坦然快乐』,这时才真正感到自在,没有白来一趟。『无复忧虑』,那时这个心才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心三藏-yxsz 发表于 2016-6-20 20:53:56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lq18752001408 发表于 2016-6-20 20:54:3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宇宙万法一念心 发表于 2016-6-20 20:55:50

感恩随喜赞叹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高大珍 发表于 2016-6-20 20:58:34

南无阿弥陀佛

高大珍 发表于 2016-6-20 20:58:53

南无阿弥陀佛

一支梅 发表于 2016-6-20 21:10:21

圆顿大法是全性起修,一步登天。

一支梅 发表于 2016-6-20 21:10:47

圆顿大法是全性起修,一步登天。

一支梅 发表于 2016-6-20 21:11:08

感恩随喜赞叹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一支梅 发表于 2016-6-20 21:11:26

感恩随喜赞叹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您是佛所说的“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