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61940 发表于 2015-7-1 10:30:25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序品第一》之(3)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序品第一印广法师主讲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
法华偈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玉无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豪光。喉中甘露涓涓润,口内醍醐滴滴凉。假饶造罪过山狱,不须妙法两三行。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大家知道,佛陀弥留之际,由阿难尊者受摩诃迦叶之托向佛请法,说:「佛啊!你灭度以后,我们结集经典的第一句话应该怎么说?」于是佛讲了『如是我闻』。由于有了『如是我闻』,所以三藏十二部经,不管是《阿含经》、《地藏经》、《金刚经》……统统都是《法华经》!万法都能平等!可悲的是,如果讲不出『如是我闻』的真实含义,那『如是我闻』就等于白讲;如果我们真正把『如是我闻』搞明白,那一切法就都能成就!所以对『如是我闻』怎么样解释,至关重要!【如是我闻】,它说尽了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我们先来打官腔,从名相概念上来对号入座,最后再打比喻,用心来观照这个『如是我闻』。如果用「如来藏」来讲:『如』就是讲「空如来藏」,『是』就是讲「不空如来藏」,『我』就是「一心」,『如是我』就是「一心三藏」。用「三身功德」来讲:『如』就是「法身功德」,『是』就是「化身功德」,『闻』就是「报身功德」,『我』就是佛。佛具三德。如果用「阿弥陀佛」来讲:『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我』就是「佛」,『闻』就是智慧,你懂不懂「阿弥陀佛」。如果从「理事」上来概述:『如』就是「理」,『是』就是「事」,『我』就是理事不二,『闻』就是观照,就是智慧。如果从「性相」来概述:『如』就是「性」,『是』就是「相」,『我』就是「性相一如」。如果从「真和俗」来讲:『如』就是「真」,『是』就是「俗」,『我』就是「真俗一体」,「真俗不二」。下面打比方来说明万法一如。比如说:师父讲经的时候,我讲「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它有字形有字义,是不是「不空如来藏」啊?发出来的声音有震动,是不是「不空如来藏」啊?「不空如来藏」是不是就是「事造功德」?是不是就是「相」?那么我动脑思维,动是不是也是「不空如来藏」啊?它动了就不空了。那我在嘴巴没有讲、脑袋没有想之前,「南无阿弥陀佛」它在不在?(众答在),虽然在,它有没有形相啊?(众答没有),那就是『如』。想了,讲出来了,就是『是』。那么以那个无形无相存在的那个『如』,讲出有形有相的这个『是』,当下是不是就是『我』啊?这就是『如是我』。明白了这个『如是我』是不是就是『闻』呐?是不是『如是我闻』?告诉各位:你明白了这个『如是我闻』,你即已不落三恶道!这个法太重要太重要!我们之所以在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执著于『是』,而不明白『如』,叫「执事昧理、执相昧性」。但是我这是讲的带有个体户的『如是我闻』,既然『如』无形无相,那么我这个如、你那个如、他那个如、牛如、狗如、马如、佛如、菩萨如、泥巴如……能不能分清张三如、李四如、王五如、杨八如?(众答不能),所以叫千佛一如。那么由这个『如』变现出来的无量的『是』,有没有哪一个『是』不是哪一个『是』啊?明得此理,就是明心见性,你的品位就是「摩诃萨」,在初住位以上。在《楞严经》第四卷,师父对佛讲的168个字的经文所作的专题开示,就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佛在《楞严经》第十卷又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皆为我们一念心坚固的妄想所现。师父在讲《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第四关『心现识变』时,大家不是做了一个实验吗?三分钟让手指长长,就是帮助大家体悟这个法。但是我们地球人现在心力比较小,变化得比较慢。那天人一念就可以窜到九霄云外,一念又变得比老鼠还要小……外道鬼神皆有这种道法,更不用说诸佛菩萨。为什么我们不能?其实搞名闻利养,通过精打细算挣到人民币、搞到小别墅、小轿车,是不是也是千变万化呀?而且能够千变万化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啊,是不是?都是我们的智慧妙用。如果一个人不能生病,不能搞名闻利养,想害人都没有本事,这个人能不能成佛啊?(不能)。他想做坏事的那种本事是不是也是智慧啊?我们的心是万能,就妙在这里。当破除了我们全部的烦恼习气以后,一切都能自在变化,那是圆满究竟之佛。这个法妙啊!我们之前讲过,白天黑夜都是心变出来的。下面我们再以佛法里藏、通、别、圆这四种次第,来分析这个『如是』。藏、通、别教为不了义大乘,圆教为了义大乘。藏教菩萨从有形有相的「有门」而入,修六度万行无量法门,广度众生。但是他没有破除法执。仅仅是心量大。他见到的「如」是「人我空」,「是」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藏教菩萨的『如是我闻』。通教菩萨,他破除一切相而见「空性」,经过不可思议的苦修苦行,极个别的修行人能够破除一分灭相无明而证得一分空性。所以通教的「如」是证得一分人我空和一分法我空。通教的「是」,通教把它判为「无明相」,所以这是通教的『如是我闻』。别教菩萨,他证得藏教的人我空和通教的法我空并「从空出有」,再来体悟「俗谛」,体悟有形有相的万法。所以他「从空出有」以后,他仍然能够体悟到万法与我的本性是一体。但是他必须「从空出有」才能体悟万法之相,「从有归空」才能体悟到万法之性。他有次第性,能体悟到中道之义。那到了圆教的『如是我闻』,在「空」当下即是「有」,在「有」当下即是「空」,无量万法当下就是一个「中谛」。所以只有到了圆教,才是最圆满的『明心见性』。你看阿弥陀佛是不是黄金臂昼夜常垂?只要众生觉悟了,当下就见佛;只要你愿意,你与佛道交感应;你明白了他就是你,你就是他,你们就握手了。握手是打比喻,谁跟谁握手啊?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念。如果讲到底,就是一只手。讲握手,讲接引都是方便说。这是讲『如是我闻』。『如』者『阿』也,『是』者『弥陀』也,『我』者『佛』也。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要知道,佛讲三藏十二部经就是为了讲『如是我闻』;佛讲《法华经》《楞严经》,就是为了讲一个『如是我闻』。『如是我闻』就是为了讲一句『阿弥陀佛』。所以如果不知道佛是怎么回事,找都找不到,能成佛吗?不是异想天开?净饭王和王后把释迦牟尼生下来,又抚养成人,他能不能成佛啊?那我们念几句佛,拜几拜佛,怎么就可能成佛啊?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明白了吗?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正法,而自以为得到了正法。这种悲哀的局面,从我们法华道场起,要画一个句号!我们发愿:要把释迦牟尼佛一万年末法扭为正法;要把在弥勒佛出世前这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灭法为正法!这就在于我们把握住『如是我闻』,这是佛法的命脉!这个法重要啊!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你怎么样修都成佛!你戴金耳环的时候,你观照金耳环是什么东西?嗑瓜子时观照,我在嗑瓜子,还是瓜子在嗑我?你一念观照就明白,念念观照,定力加深。即使你还有种种烦恼习气现前,不会落三恶道。摩登伽女是个贱女,几句话证三果罗汉。阿难行善积德无量劫,还是个初果。这就是妙法啊!【一时】,这两个字也很重要,在每部经的第二句话都是『一时』。外道不能理解而再次轻慢,「佛法是搞迷信嘛,我们讲法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你们讲那个一时稀里糊涂,一时是什么时啊?」其实,『一时』的『一』,表真心本来面目,万法都是归于『一』;『时』表无量的时间。大家注意!在佛法里有非常重要的秘诀:有了时间,能不能离开空间啊?有了时间、空间能不能离开万法?有了万法能不能离开生住异灭?东来西去,上升下沉,能不能离开这万相?『一时』,将时间、空间、万法、万相统统归为「一念」!当明白『一』能够显现出万法,是「明心」;明白万法当下就是一念所现,这就叫「见性」。所谓「明心」,即在性见相;所谓「见性」,即在相悟性。其次,从我们世间法来讲,佛用『一时』也堪为殊胜之法。古印度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分割全国,各自都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权,所以对时间的记载,也各立一家。全国没有统一的计时标准。而当年的印度分为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五大片,每一片都分成若干的小国。你如果说佛于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那好了,那几百个国家,应该是张三王几年,还是李四王几年呢?是不是很麻烦?所以这本身来讲就是一种智慧,这是横向地来看佛讲『一时』。从纵向来看,从人道往下有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往上有二十八层天的天道,各自对时间的感受都不一样。比如在我们人间50年,在第一层天的感受是1天;在第二层天1天是人间感受的100年;第三层天1天是人间感受的200年;由此双倍递增一直到二十八层天;那猫啊、狗啊……畜生道众生,人道过1年相当于它们过7年;再看人道,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不知不觉,「啊!怎么天又黑了?」人在烦恼中、重病时,是不是度日如年啊?这也是一种定,但是这是乱定。当年唐僧西天取经,从雪堆里发现了一禅修者,三弹指叫他出定了。他眼睛一睁,问,「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啊?」唐玄奘告诉他:「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可见他在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之前就入定,少说一千多年,多说几千几万几亿年……好,他老人家还真潇洒,「等弥勒佛出世的时候再说嘛!」说入定就入定了。唐玄奘又是三弹指,叫他出定说:「像你这样坐鬼窟窿,即使弥勒佛出来,谁来叫你啊?」他说:「对啊!那怎么办?」「现在就到唐朝去投胎,等我取经回来拜我为师,我给你剃度」。他说:「好!」当下就去投胎去了。这个公案就讲到这里为止,以后的文章以后再说。也就是说,要等到弥勒佛出世,他还准备再入定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定中这几百千万亿年是一念而已,他没有时间的感受。阿难当年作为佛的侍者,说:「佛啊,我这几天比较烦恼,想到山洞里去闭关……」好,闭关回来以后,「佛!我离不开你,总是担心,怎么样都坐不下去,所以我坐了一个晚上我就回来了。」佛眼睛一瞪,「什么?你一去就是八年!」现代科学已经明白,时间是人类的一种错觉。但是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办法突破时间的束缚。想突破只有用禅定功夫。时间都是我们的妄想在执著。那么,时间从何而来啊?先来打官腔。在虚空世界山河大地、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万法万相没有显现之前,我们的真心就是真空,但真空不空,它能现出妙有。一切的万法当下具足,叫『法尔如是』。再打比方。比如说,家里有十万块钱存款。有没有哪一个家庭通过这个家长会议决定:这十万块钱,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一忘记就丢了。从先生开始,南无十万元存款,南无十万元存款……就这么念,有没有必要啊?虽然不念,那十万块钱存款他知道不知道啊?以此比喻真空。这里他有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虽然没有,是不是「本自具足」啊?能保持这种心态,你是无量寿。永远不会死,永远都不会老,青春永驻。诸佛之所以是诸佛,诸佛就在清净心中;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上下、森罗万相种种分别之中。那我们再想一想,有时儿子看到邻居家买了辆新车,就想让老爸也买。这时老爸想起了,「我家里还有十万元存款」,一下十个字,十个念,是不是?这十个念叫不叫时间的产生?不叫,这是「因缘法」。也就是说时间的概念在产生之前,它就已经存在,在佛法里叫『心生法生,法生心生』,我们依照这种办法修行,修得非常非常好,也能出六道轮回,但是不能「明心见性」。那么也有特殊的时候,他坐着发呆,突然想起来家里有十万元存款——什么事也没有,就想起来了。虽然是无因无缘,其实这个因缘是不是『法尔如是』?清净心中起了念,「十、万、元、存、款」五个念,第一个念是「十」,第二个念是「万」,是不是就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从此,心就在过去现在未来中执著。当取款买了新车,这个时间、空间、万法是不是就具足了?是不是清净心中变现出来的时间呐?这个法呢,看《楞严经·168字》,才能更加刻骨铭心地去观照和理解。这个法很难悟解,但是我们一定要突破。【一时,佛……】,这个【佛】字,是每一部经典第三炮。第一炮『如是我闻』,第二炮是『一时』。那么师父在解释『佛』字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如来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到后面再具体解释。「如来十号」是诸佛通号,是从十种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阿弥陀佛』,什么是『如是我闻』,什么是真心本来面目。在这里简单解释,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觉悟到万法即是我,我即是万法,这是「自利」解脱;「觉他」是出世教化众生,为什么要「觉他」啊?众生还在迷惑中,要来成就一切众生;「觉行圆满」,「觉」仍然是「自利」,「行」仍然是利他,「圆满」,怎么圆满呢?十法界一切万法无一法不真,无一法不如,无一法不是我,无一法不是他。这里的『佛』呢,特指当年的释迦牟尼佛。下面一个字叫【住】。按照如来真实义,唯有《法华经》讲『住』,其它经典是讲「在」。但是我们发现,其它少说也有几十部经典也用『住』,有些同修提出疑惑。比如人们见面会经常讲,「请问您家住哪里啊?」「您在哪个单位工作啊?」所以,『住』是表根本,「在」是表权宜。因为《法华经》为『诸经之王』,《法华经》为『如来全身』,所以唯有《法华经》可以用『佛住』,只有《法华经》住持圆满的『一心三藏』。其它的经典皆是权宜方便之说,只能用『在』。那么在有些经典为什么也翻译成『住』呢?这是由于翻译者的一种失误,或者他根本就不了解「在」和『住』的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序品第一》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