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7-21 23:39:25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法华经》讲记譬喻品第三(2)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这句话至关重要。当年闻佛教的时候,他那个意识心有没有懂得大乘法,深信大乘法啊?没有。那么他现在知道『不失于大乘』,是现在得到的『大乘法』,还是当年得到的大乘法?是当年。但是他当年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现在知道了,仍然是当年的功德,因为他知道里面还有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你来听『一心三藏』的道理,即使你听不懂,即使你在这儿睡觉,你都成佛了!因为你还有一个真人,他是假人智慧的九倍。

《法华经》《楞严经》讲「见性成佛」,就是讲我们的真人「瞒天过海」,就是《弘传序》里的『俱崇密化之迹』——真人秘密地化成了佛,假人并不知道,还在跟人家搞贪嗔痴慢,这叫「带业往生」。这是妙法啊!这两句话记好,『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现在才知道。所以佛授记是不是根据这个来给他授记的?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

『呜呼』是个语气助词。唉!我总是自己责备自己啊!

『云何而自欺』,是现在以惭愧心回忆当时的境界。其实我听佛讲菩萨道,真人已经明心见性,假人却不知道,『云何而自欺』,是不是啊?

『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这里仍然是解释『云何而自欺』。我们也是『佛子』啊!我们也『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

『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金色三十二』就是我们常讲的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佛在证得妙觉位菩萨以后,还要用一百个大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修相好也是用心来变化自己的相。这个时候还要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上,修一百种功德能够成就一项相好。

这个『十力诸解脱』,前面已作解释。

『同共一法中』,也就是讲:佛也好,菩萨也好,无量无量的功德都在一念之中,「法尔如是」。

『十八不共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而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全称是「十八不共佛法」。

前三个是「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这三种功德实际上就是在讲「戒」,一般地是仅仅限于佛;但是对于圆教菩萨来讲,他已经能够体会出这种法味。当我们真正刻骨铭心知道万法都是自己一个念,在这个前提之下,你所想、所讲、所做不会有大的过错;你就是开口骂人、动手打人你都没有错,他绝对不会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而是恨铁不成钢,有道无道自己要知道。

第四个,「无异想」。许多人讲:哎呀!我这个妄想怎么老是就除不了啊?我告诉你,你果真把『一心三藏』搞明白并且时时提起观照,要不了多长时间,多则一年,少则半载,你想打妄想都打不起来。

第五个,「无不定心」。我们果真明白了头上顶的蓝天,脚下踩的大地,对面吹来的风,没有哪一法不是自己,就等于「吃了秤砣铁了心」,你真正感觉这个心已经落到实处,叫「无不定心」。

第六个,「无不知己舍心」。特指我们在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在面对名闻利养的时候,你没有贪心,无法不舍。人家伤害你也好,骗你也好,你不会往心上去。

第七个呢,叫「欲无减」。这已经不是过去为名闻利养的那种欲望,这种欲是要成就众生,要弘扬佛法。相当于「四如意」里面的「欲如意」,乐于自利利他。

第八个,「精进无减」。这是念念在道。只要真正明白『一心三藏』,不用很长的时间你会有这种体会——总是想到修行,总是想到与修行有关的事情,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习气,与人交谈三句话不离本行。

第九个,「念无减」;第十个,「慧无减」;第十一个,「解脱无减」;第十二个,「解脱知见无减」。这几个「无减」可以总讲。

「念无减」最重要,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有了这个念你必然就有智慧,以此念,以『一心三藏』来观照一切的万法,这叫「慧无减」。智慧一现前,烦恼习气就退缩,这就是「解脱无减」。你即使烦恼现前的时候,有了惭愧心也是一种解脱,解脱了「无惭无愧」,叫「解脱知见无减」。我们刚才讲了,过了一道关,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在这个方面我解脱了。比如过去看到一个人最讨厌,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看到他,想恨都恨不起来,这是不是一种解脱啊?叫「解脱知见」。再过一段时间想到他很可爱,又是一种解脱。

第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第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第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这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显现出来的智慧行。

你看到人家生种种烦恼,念一句阿弥陀佛是不是智慧啊?叫「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你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当下的心念知道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念,就是一个阿弥陀佛,叫「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那么「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怎么样行?看到乞丐沿街讨饭,我们去供养他,这是不是身业啊?为什么供养他呀?因为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万法都是一个本体。明白『如来藏』以后,他是「全性起修」。

第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第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第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在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德能,对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万法以佛眼观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十八不共法』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具足啊?只是被我们的烦恼习气所迷失。因为是「迷失」,所以「迷而不失」;虽然不失,但因为在迷中,我们得不到真实妙用。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我执和烦恼习气,使我们在如来果地上的无量种智慧德能能够现行妙用。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这个『失』是迷失。

『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

读经、诵经、绕佛、禅定、一边走路一边思考问题……都叫『经行』。小乘人修行往往独处较多,集体活动较少,各人自己用功;那么他看到佛跟大乘人就是另外一种气氛,总是置身于大众之中,给大家讲经说法。『自惟』,自认为啊;『失此利』,我就失去了这种殊胜利益——自利利他。由此足见小乘人不同根机之人心态的区别。你看摩诃迦叶这些人,他对大乘佛法他才不感兴趣呢。佛逼着他们出去讲经说法,他是硬着头皮答应;舍利弗却因为自己不能参与行菩萨道,感到「若有所失」。

有些人提到去教化众生,摩拳擦掌,兴高采烈,恨不得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不睡觉;那心量小一点的就不是这样的,按部就班。人与人之间的根机千差万别,从舍利弗跟摩诃迦叶这对比我们就看得出来。修行人要懂得见贤思齐,我们为了教化众生,只要有一口气都要拼命,但是这里也是要讲究智慧。怎么讲究智慧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每当看到过去那些祖师大德,唐玄奘六十四岁就走了,智者大师六十一岁就走了,就是因为积劳成疾。匆匆忙忙地走了,是不是很可惜啊?如果再住世几十年,他们的理论也会一次比一次圆满。

每个人都有感觉:登台讲经的法师,每次的境界也不一样。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时代也是这样——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后胜前前。我们并不是批评古人、苛求古人,这是讲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既要发大心勇猛精进,又要用智慧来使我们有足够的健康和寿命,弘扬如来家业。

【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是事。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

『为失为不失』,我到底是不是菩萨?我到底是不是佛?如来的那十八种功德我到底有没有?我到底有没有佛所讲的那些无量的智慧和德能?

『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是事』。

这四句话对前面四句是个重复,以表达舍利弗对这个事情非常上心;他说了一遍,觉得意犹未尽,就再说一遍。『筹量』就是前面的『思维』。筹量我哪里比人家差,我怎么就不是菩萨?我怎么就没有佛的那种智慧之意?

『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表达他现在明白了佛的良苦用心。真正懂得了佛现在的说法音,这样返回来就懂得了佛过去的说法音——明白了佛当时表面对菩萨讲,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旁敲侧击,是对我们讲。

『无漏难思议』,当然是指菩萨法;他通过旁敲侧击,『令众至道场』。这个道场不是指讲经堂,是指到『如来藏』这个道场,大家都能到道场。所以师父讲,你别说在这里听我讲课,你即使在这里睡大觉,你到道场了没有啊?把断气的人抬过来听,他到道场了没有啊?是讲这个「到道场」,是讲我们的真人到道场了。这就是妙法,叫『闻在本识』。就是死人抬过来,他今天都成佛,因为他的根本识听到了。

『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

舍利弗在没有剃度之前也是野心勃勃,想要来当修行界的统领。佛知道他这个野心,所以为他『拔邪说涅槃』,就是破除他这种情执。这个『涅槃』是证得人我空,超越分段生死这种「方便涅槃」。

『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以舍利弗这样的智慧,一个礼拜就证得四果罗汉,钝根之人不知道要证多少时间。证到初果罗汉还要七返人天;从三果罗汉证四果罗汉,要二十万大劫。想一想,这个利根和钝根天壤之别啊!

『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

小乘阿罗汉果位破除了「人我执」,那「法执」全在;真正的涅槃必须证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法都是我一个念。过去认为的那种涅槃是「化城」而已,是佛的一种安慰法,是先解除你的当务之急,等于让你喘一口气,但那不是究竟的涅槃。尘沙烦恼、无明微细烦恼全部转为菩提,叫「真实灭度」。

『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这里的『三十二相』我们不能混淆为藏教菩萨所执著的那种有形有相的佛。圆顿大法所成之佛,在破除了四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解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之后,证妙觉位菩萨;然后再进修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里的三十二相已经经过了『一心三藏』圆满的修证。所以到这个时候是真正的灭度。

『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这是代表一切法来恭敬。不可以把它理解为:哎呀!那样才气派嘛!才像佛的样子嘛!你错了。这是表万法来印证佛,佛来印证万法。佛证金身、法身,大至佛刹、小至微尘,十方法界一切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这叫「自他不二」。

怎么『永尽灭无余』?「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与天龙八部、夜叉、鬼众、泥巴瓦块……一切万法证为一个本体。

『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这是佛在大众中为舍利弗授记。

『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关键在『如是法音』,把『如是』二字搞明白,就吃了秤砣铁了心。『如是我闻』,你闻不闻呐?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舍利弗为了防止有些人不敢深信佛语,他现身说法。现在许多人对「听经闻法直接成佛」是不是认为魔说?你们要告诉他:这不是魔说,这是佛说。《法华经》《楞严经》讲得很清楚。



zhangjiazuibang 发表于 2016-7-24 07:07:19

阿弥陀佛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7-24 08:48:03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法华奥典   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   位齐等觉

妙放A(一幽香) 发表于 2016-7-24 09:19:03

你把《楞严经》听懂,生生世世高枕无忧。佛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最后又把它们否定,说那是「戏论法」,是「诸法戏论之粪」!可是这几千年以来,当今世界成百千万亿的修行人,有几个人在读《楞严经》,读《法华经》?这是佛法的悲哀!自古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千万人难有一个人得道。可是讲这样的经典,我们在全国少说有几十个道场,有时只开示两个小时,成批人百分之九十、九十五乃至百分之百当下成就,真正显示出真理不可战胜!而且都是自己印证自己。[玫瑰][玫瑰][玫瑰]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7-24 09:53:1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13643634688 发表于 2016-7-25 09:34:42

南无阿弥陀佛

清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7-25 14:39:0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清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7-25 14:39:2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清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7-25 14:39:39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9

清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7-25 14:39:59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法华经》讲记譬喻品第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