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仙子 发表于 2016-8-19 14:48:32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的皇后与五位扇提罗石女侍从之间的宿世罪报因缘。

新出家的沙弥们因此心生大忧惧,顶礼佛陀后说道:“世尊!我们听闻石女的前世因缘,感到十分恐惧,为什么呢?舍利弗和尚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堪受举国上下供养美味珍馐,但是我们这些新出家的沙弥就像小孩子一样,既无福德,也无智慧,却接受居士供养妙好的饮食,将来也要像扇提罗石女一样,以苦力偿还信施。想到来世的苦报,实在万分忧虑,恳请佛陀慈悲,让我们舍戒还俗,以避免将来的罪愆。”

当时,世尊告诉罗睺罗:“你现在因为害怕罪报而想要还俗,这并不是真正离苦的方法。为什么呢?譬如有两个饿了许久之人,忽然遇到一位善人给他们丰盛的美食,一时暴饮暴食消化不良。

然而,这两位饥民,一人聪明智巧,一人则昏昧愚痴。有智慧的饥民,知道这是因为饮食过量,让身体胀沉、频频打嗝。他即刻寻访高明的良医,诊治他的病苦。良医问诊后对症给予摩檀提药,让他服药之后吐出腹中难以消化的积食,再令他取火暖身,配合起居作息和节制饮食,如此免除病苦,常保健康长寿。

至于那位愚昧的饥民,不知是饮食过量而引起种种不适,还以为是鬼魅作祟,所以杀生祭祀鬼神,祈求保佑,腹中消化不良的宿食腐坏生菌,导至病情恶化而往生,随即堕入地狱道中。”

佛陀进一步开示罗睺罗:“你现在因为畏怯罪苦而想要还俗回家,就像是那位无知愚昧的饥民一样。你有宿世修行的善根福德,今生才能随佛出家,而佛陀正如同那位明医能够解除你的苦患而免于一死。为何你要舍弃光明的正道,选择黑闇的险路呢?”

听闻佛陀的教诲之后,仍然存有一些疑惑的罗睺罗问道:“世尊!诸佛智慧有如大海一般深广,而我们的心量却像是毫末一般微小,如何能受持如来的智慧呢?”

佛陀告诉罗睺罗:“正如天降大雨,每一滴雨水都微不足道,但汇集每滴雨水能逐渐充盈巨大的容器。修习佛法的智慧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开始时的微少无知,终将成为盛满甘露的大法器,如是辗转盛满无量妙法,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就如同佛陀以法水普润众生。”

听完世尊的开示后,罗睺罗等沙弥个个心开意解,专心用功办道。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二·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第十三》

省思:

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故事中,佛陀以饥饿人为喻,化导罗睺罗等确立修行之正见。正见如眼,带领修行人不至于走错路、走远路。我辈何其有幸,不但得遇佛法,更有大善知识的带领,这是宿世的福德善根,应当善自珍惜,落实修行。古德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佛性本具、信因缘果报,再由正信发起正愿、正行,脚跟点地,行得一分,便消一分业障,增一分智慧,点点滴滴累积福慧资粮,在自利利他菩萨道上,与众生共证菩提。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8-19 22:05:07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10.01)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一茗菊 发表于 2016-8-19 22:09:30

楞严经》的核心就是楞严大定,这是自性本定,自性本明,也就是一心三藏。经云: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厚德载物英 发表于 2016-8-19 22:20:58

楞严经》的核心就是楞严大定,这是自性本定,自性本明,也就是一心三藏。经云: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清净莲 发表于 2016-8-20 22:25:26

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8-24 21:46:59

阿弥陀佛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8-24 22:05:41

《法华经》、《楞严经》、《心经》所诠一心三藏之理,可简说为实教。唯以一实相印印证万法、否定万法而又同时圆融万法,故又称为圆教——能令行人当下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故又说为了义法,究竟法。

一品藕 发表于 2016-8-24 22:15:45

老骥伏枥心岂甘, 夕阳虽晚辉犹满。 镜里几回容颜瘦, 户外一丝早春寒。 此来娑婆布正教, 敢将哀骨歇残年。 直对楚天弹热泪, 开出青黄赤白莲。

妙放A(一幽香) 发表于 2016-8-24 22:15:46

佛在《法华经》反复讲,能受持《法华经》则为见佛,则为见法,则为见比丘僧,则为见多宝如来,则为见分身佛。「则为」这都是讲比量功德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24 22:31:11

阿弥陀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