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9-4 13:26:10

六根清净和六根互用

六根清净和六根互用

佛教著名的《心经》说到这么一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里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佛教把六尘称为六贼,因为六尘常趁无明黑暗劫掠众生中的善法,故称为贼。六尘依六根为媒介,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等,六根犹如恶奴,引贼入室,自劫家宝。为了防止六贼劫掠家宝,就必须守护六根,使其面对六尘时勿生贪欲: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得到了解脱,便是自由、清净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使六根对境时,不生攀援追逐的意识,只要剔除眼耳见闻的粘着性,纵然声色纷纭,也丝毫影响不了心性的澄明,所以“眼耳若通随处足,水声山色自悠悠。”只要六根不为境转,就能显发妙用,所谓“六根门头昼夜放大光明,照破山河大地。”
这也是一种对诸法空相的认识,一般人没有修证是无法体验的。洞山禅师小的时候诵读《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地方,忽然以手扪面,问师父说:“我脸上明明有眼耳鼻舌,身体也好端端地坐在这儿,思想意识也有,为什么经文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师父不能回答,于是指示他参谒禅宗大德,终于究明本心。云门大师指出,只要对境无心,即可剔除六根对六尘的粘着性,从而六根清净,六尘不染,这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
体证诸法空相,先要获得内空(六根空)、外空(六尘空),然后根尘相对,应物无心,达到这种甚深微妙的禅境,才能谈得上六根清净。所以慧觉禅师说:“内空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外空故无‘色声香味触法’”。
有了清净自由的六根,彼此就可以互用而不分界限了。六根互用即六根互显,它是佛菩萨之六根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当六根离染污得清净的时候,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它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楞严经》卷四说到:“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侨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这是因为圣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已离染污得清净,故一一根有互具他根的作用。
《法华经》和《涅槃经》中都说到,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观世音菩萨就具有六根互显的神力。世间种种音声相,一般人只能用耳朵去听,而不能用眼睛去看,观音菩萨却能够用眼看。观音菩萨在用慧眼观照时,由于他对所有境界都毫不粘滞,心地虚明洞彻,如同十方虚空,故能神力无边,眼可作耳用,耳可作鼻用,鼻可作舌用,舌可作身用。总之,菩萨的六根妙用无穷,当之无愧“观自在”的称号。
六根互用并不是神乎其神的神话,六根的器官代偿功能,残疾人也有,他们可以“以手代目”,“以鼻代目”等等,听觉、嗅觉、触觉是盲人重要的近距离感觉,也相当人的六根互用。而且,六根中的意根也不是专指大脑,据记载,自1910年以来,有医疗档案记载的无脑人已发现了300多个。非但无大脑,而且无小脑。这种无脑人的头颅与常人无异,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有些还有发明创造。当代科学家发现肠脏也有思维功能,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还能发现指甲、头发也有思维功能。所以意根究竟长在什么地方不是靠人的器官来判定的。按照佛学“六根互用”的理论,人体器官、细胞、包括人体之外的“场”,无一不具思维功能。当然,这只是类比推理判断而已,佛法的妙处只有当我们修证以后才能彻底了知。
六根互用是菩萨的境界,凡夫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是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众生就是在眼色耳声,根尘一一相对的时候,眼随色转,耳逐声流,因此颠倒迷己逐物,难以进入绝对的空性中,体验六根的妙境。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

             六根清净方为道
想是众生,无想是佛。那么也要知道想由哪里来,修行人好比捉贼一样,要知道贼在什么地方。想是攀缘心。大家要想除想,就要除去攀缘心。攀缘什么东西?攀缘六个东西,色、声、香、味、触、法。眼攀缘色,耳攀缘声,鼻攀缘香,舌攀缘味,身攀缘触,意攀缘法。这六种当中,毛病出在哪里呢?毛病出在意。因为眼见色的时候,随缘而不攀缘。因为什么他没有攀缘呢?我们都知道,眼根没有想,想是在意根。所以眼根是随缘而不是攀缘;入了意根,要是攀缘,就不随缘了。同样地,耳根没有想,听到声音随缘,什么声音来了,听什么声音,可是没有攀缘,他是随缘。鼻根、舌根、身根都一样,他没有想。产生攀缘想的是意根。
所以大家除想,下手处在意根。大家平时用功,怎么用功呢?教他随缘不攀缘。眼看到,耳听到,鼻闻到,舌尝到,身触到,都不染心。大家仔细想一想,平常日用你们是不是都是攀缘啊?都是染心啊?
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没有罪,罪出在意根。你们平时教他眼见到的,不染心,耳听到、鼻嗅到、舌尝到、身觉触到,皆不染心。所以说万般随缘过,不教他染心。你们大家都是万般不能随缘过,都是以意根去攀缘染心。意根一染的话,你的佛性就埋没了。
你还要注意到,意根怎么能叫他不染呢?你要知道,意根的作用,仅仅在过去、未来,不在现在。你的意根攀缘前五识过去、未来的影像,他不攀缘现在;如果意根也攀缘现在,那应该意根也能够见,也能够听,也能够闻,也能够尝,也能够触。
要意根不攀缘,有一个办法,当五识接触五尘,一过了,随缘就过了,就算了,不要再忆想他,也不要设想他。一忆想是忆想过去,设想是设想未来。天天这么用功。
千万不要错了,认为我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觉。那就没有用。如果你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到、尝不到、也觉触不到,你不成了傻瓜?你看也看得清,听也听得明,鼻、舌、身都很灵光,可是不染心,那你是大智慧的人。
不相信,你自己想一想,你们起烦恼的时候,就是看到什么东西,愈想愈起烦恼,或者听到什么东西,愈想愈烦恼。意根一想,身口二业就起,造诸恶业。大家记住,再以后无论看到、听到,五根接触的东西,意根不受,这样用功长了,就叫不受诸法。不要错误说五根不用了,五根不用你成了傻瓜了。
你心要是不染,心自然清净。心清净可以随缘不变;五根五尘自自然然地起用,那是不变随缘。我时常和你们讲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不染心就是缘起性空;你那五识起大用,就叫性空缘起。你不染心的时候,是法界之体;随缘起大用的时候,是法界之用。如果你知道用法界之体,是大智;如果知道随缘起大用,那是大悲。菩萨不失大智,所以不失善提心,不失自性清净心;他知道起大悲,所以才能够度一切众生。这就是我们学佛众弘法利生的根本,如果失掉一项就不能弘法利生。
大家还要知道,随缘不染心,那是你自利,你藉这个法门可以得度,但是那要多生多劫。所以我们要用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他自然随其缘而不染心。再者,念阿弥陀佛,有佛力加被,是二力法门,籍佛力加被的缘故,不需等多生多劫,今生就可了生死。
大家要知道,五根随缘不染心的时候,那叫成所作智、妙观察智。什么是成所作智?就是五根用而不染心。什么是妙观察智呢?是意根用而不染心。你们天天作人我计较,处处染心,失去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心不被染是自性清净,那叫大圆镜智、平等性智。
如果你自性清净的时候,那是佛法身,你这个五根用、意根用,而不受其染的时候,那是佛报身、化身。大家要知道,佛的法身是什么呢?自性清净心。佛的报身、化身是什么呢?六根清净。所以弥勒菩萨说“六根清净方为道”。你如果计较人我、计较是非,天天起烦恼,你是教自己的法身轮回六道,如果你能随缘而不染心,那六道就是法身。
大家皈依学佛修道,学的什么东西?要修什么东西?不过要求佛的四智三身,就因为你一念动,妄想起,烦恼生,使你的四智三身埋没了。害你的是谁?是你自己。大家记住,平常用的时候,总要教他随缘不染心。随缘不染心怎么作到呢?就是意根里头不忆想、不设想,不想过去,不想未来,随缘就过了。
大家也听说过一句话“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难道说你认为造的新殃是你眼、耳、鼻、舌、身造的?不是这样,是你的意造的,意要是不动的话,眼、耳、鼻、舌、身不造,所以我们知道。绝对不是眼、耳、鼻、舌、身造的业,是意根生的。

高大珍 发表于 2016-9-4 15:08:39

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9-4 15:09:58

南无阿弥陀佛

知足常乐-当全 发表于 2016-9-4 21:52:37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根清净和六根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