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如来使 发表于 2016-9-4 18:42:46

孩子的到来全是因果轮回! 生儿生女早已注定!身为佛弟子该怎么看?

      相信大家对于“投胎”的说法都不陌生,虽然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但是从古至今像这样的传说一直未曾终止过。对此,佛给我们找到了答案,子女投胎到你家并非偶然,之所别人能成为你的小孩认你做父母,这都是缘分在作怪,为什么孩子会偏偏投胎到你家呢?为何不是投到别人家?如果你与子女没有缘的话,就算是面对面也会不相识,比如孩子在小时候就会遭人拐卖,从此与你“分道扬镳”再也无缘相见。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投胎的说法,佛告诉了我们四种缘,缘分不同,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小算就与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四种子女缘,已为人母或是人父的你可要看清楚了哦。孩子认你做父母到底是基于何种缘,是善还是孽缘?
      第一种缘:报恩
  在过去的人生中,你对孩子有恩并且你们非常有缘分。这辈子孩子投胎便是来报答你的对他的恩情。像这类孩子往往比较省心,聪明可爱,听话懂事并且十分的有孝心。你的晚年生活,孩子也会照顾得有条不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大家广结善缘的根本原因。你施给别人的恩惠越多,将来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第二种缘:报怨
  上辈子你与现在的孩子是冤家死对头,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孩子之所以会投胎认你做父母是因为他是来报怨的甚至是报仇的。你可能不相信,哪有孩子是来报仇的呢?如果你家孩子从小就不听话,大一点有主见了就到处惹事生非,搞得你家不像家,因为他钱财耗尽。像这样的孩子就是来报怨的。或许你会认为这都是没有教育好的结果,现在不听话的孩子多了去,难到都是来报仇不成?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问你在生活中是乐善好施多呢还是总想着去占别人的便宜的时候多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想着怎么去占便宜,对于钱财方面过于斤斤计较,道理亦是如此。
      第三种缘:讨债
  上辈子你欠了孩子的债并没有还清。这辈子他要来找你要债,要够了他便会离你而去。欠得越多那他就讨得越多。通常情况下,欠得少的,一般孩子在三到四岁那样子就因为某些事情离你而去,比如,事故、疾病等。要是欠得多的话,那就到孩子十一二岁甚至是大学毕业后离你而去,让你痛不欲生。
      第四种缘:还债
  有讨债的自然也就有还债的。像这种缘分就有点类似是来报恩的,不过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如果是孩子欠了你的债,欠得多的话,那么他长大以后便会给父母优越的生活,让你安享晚年。而如果是欠得少的话,成大以后,自然而然也就不会给予你太多,每个月少得可怜的生活费,有时父母你还要倒贴到孩子的身上。
  佛说,如果你与孩子没有任何的缘分,他是不会来认你做父母的。可见,你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其实命中早有注定,孩子有没有出息,听不听话也都早有定数。如果你想把孽缘转变为好的缘分的话,那你就要让孩子受教育,学习大乘佛法尤其是一佛乘了义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才有希望彻底化解你所积累下来的冤债。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其实,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之后的重逢,都是业果相续。但众生凡夫却不知道,其实每一次遇见的都是不同的自己。即使从第二义讲都是宿世亲眷。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众生却妄执生死,妄情妄怨,以至于流浪三途、轮回六道。不学法华楞严怎能明白皆是自心取自心,却执着于搞分别,甚而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云:想升情坠!唯有听经闻法,明心见性,果真转念,知妄即真,当下出离六趣,转业缘为法缘,转染缘为净缘,当下愿身(现身)再来,做水月道场,演梦中佛事,圆成菩提涅槃道果。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人命无常呼吸间,眼观红日落西山。宝山历尽空回首,一失人身万劫难。
      有眼不识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此大失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妙莲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9-4 18:44:10

阿弥陀佛   

妙莲法华论坛 发表于 2016-9-4 18:44:40

阿弥陀佛   

小菜 发表于 2016-9-4 18:46:47

:'(

wx_Y9L9Ah85 发表于 2016-9-4 18:47:41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魏新荣当升 发表于 2016-9-4 18:53:58

感恩楼主法布施

魏新荣当升 发表于 2016-9-4 18:54:17

随喜与赞叹

魏新荣当升 发表于 2016-9-4 18:54:33

阿弥陀佛。

宇宙万法一念心 发表于 2016-9-4 18:54:50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6-9-4 18:57:47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的到来全是因果轮回! 生儿生女早已注定!身为佛弟子该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