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xyw 发表于 2016-9-14 17:05:42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大公司要招聘发报员,凡是熟悉国际通用的莫尔斯密码的人,都可以来应聘。很多应聘者闻讯而来,被安排在公司的办公大厅里等候面试。

大家来了以后,就发现这个环境太嘈杂了。这个大公司业务繁忙,办公大厅里人来人往,有的在互相谈话,有的在打电话,人声鼎沸。几十位应聘者一排一排坐在这个环境里等候。面试是在大厅尽头的一个神秘的小屋子里。大家就这么等着,等待人事经理来叫人。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迟到的小伙子。他排在应聘者的最后,连座位都没有了。他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径直往那个神秘的小屋子走去,推门而进,所有人都很奇怪:他为什么不排队就进去了呢?

过了一会儿,主管招聘的人事经理带着小伙子从小屋子里出来了,对所有坐着的应聘者说:“对不起,这个发报员的职位已经有人了,你们可以回去了。”

所有应聘者都愤愤不平:“这个小子迟到了,还径直闯进门去,居然就得到了职位!我们等待这么久,你一个问题都没问,连机会都没给我们,就被淘汰了。为什么?”

人事经理缓缓回答:“我们特别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里应聘。而就在这个环境中,一直在发送着一种莫尔斯密码的电波,解读出来的意思是:谁要是听懂了这个密码的话,现在请直接进入小屋子。”

这个小伙子虽然来晚了,但他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懂了密码语言,所以他成功了。他没有像其他应聘者那样,按照规定的规则,坐在那里等待,所以他才是真正懂得这个密码的人。他配得到这个职位。

这是一个现代生活的故事。这样的机遇,谁说不会随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呢?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大智慧者,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

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是我们心向往之。但是,这种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的眼光,我们真正了然于心了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眼光,你也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

今天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的,是惟一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惟一的。

一个葫芦如果长得小,可以当瓢,它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得小,可以去做桌子、椅子,它是有用的。一个葫芦长到最大,不必把它破开,可以把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它还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到最大,可以为人们遮风避雨,它也是有用的,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问: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是不可替代的呢?

FUHUA 发表于 2016-9-14 17:14:02

请教大德:“无修无证当下成分真(分证)即佛”在哪部经书上有这原话?
1、请认真看看法华经上佛授记弟子们都是供养多少亿诸佛,修梵行,宣佛法,起塔庙,具足菩萨道等等,在未来当作佛,没有授记当下成佛的,更没有授记当下成分真(分证)即佛的。
2、法华经上佛在为一切众生授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以成佛道”,
“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里的“皆已成佛道”,不是当下成佛了,是当下授记未来成佛。一个妄想执着不去就念一声南无佛的在家居士就当下成佛了?
3、有人说当下授记成佛就是当下成佛。譬如老师对一个18岁的高三毕业生说你考上了大学又品行端正将来肯定是社会的栋梁,老师当下说他是社会栋梁,不是他当下就成社会栋梁了。
如果当下授记成佛就是当下成佛,现在社会上有几百万人都成佛了。可能吗?
4、哪部经上哪一卷哪一品有当下授记分真即佛的?
依法不依人,诸位大德:若不对请指正,错了我改正。裴生QQ892653797

请教大德:“知道就是证到”?
因为以下两点:
1、你的第六识认识到了佛教的道理,不能就是得证了。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得证。妄想执着不去只是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屁股不离板凳就证到了?
2、佛教讲修行要:信解行证。就是相信、理解、实行、证到。理解明白了高深的佛法只是做到了:解。还没有行、证,怎么能讲证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