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9-19 23:23:27

法华经1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讲: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简单概括,「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这就是「华开莲现」。怎么叫「一念欢喜心」呢?可不是凡夫的那种情执啊!你可不要错用了心:「法华经万岁!五个字,我生了五个念,我成佛了!」你这是打妄想!我刚才讲了,从诸佛菩萨到天人鬼畜,从风云雨雾到泥巴瓦块,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这叫「一念欢喜心」。有些人听这一句话他就明白,并且深信不疑,他一句话就成佛。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讲这个法叫「果教派」。
第三个特征,比喻在烦恼证菩提。这个藕是不是在那又臭又脏的烂泥巴里,还能长得又肥又大又白又胖啊?再看莲华,出淤泥而不染,这个法妙!这是表大乘菩萨道入世修行才能成就,与大众打成一片,历事练心。
这就是通过「妙莲华」,从这三种角度来解释这个「妙法」妙在何处,讲无量义不如简单讲这三义。
最后一个是「经」字。注意,「大乘妙法莲华」讲的是别义,下面「经」是通义,它通一切法。不管是《地藏经》也好,《阿弥陀经》也好,《金刚经》也好,那个「经」都是统一的说法。「经」在印度语叫「修多罗」。印度有一种树叫贝多罗树,古代的印度人把文字写在树叶上,「修多罗」翻译成汉语叫「契经」。中国人习惯简明扼要,所以把「契」字去掉,简说为「经」,但我们解释的时候要按照「契经」来解释。
所谓「契」,是上契诸佛智慧、下达众生根机之义。所谓「契」,佛法僧是一是三,非一非三。总体讲,佛法僧是一个本体,是一个念。也就是说,通过佛所讲之经教,把佛与法与众生和一切的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圆融为一个念。所以这个「经」相似于桥梁纽带这种作用,即由经文而体悟到我们的本来面目。
自古以来有些人把《楞严经》说为天书,把《法华经》说为那是天书中的天书。这是一种迷信。经过这几年我们讲解《法华经》《楞严经》的情况来看,打破了这种说法,为什么?就是一个「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妙法莲华经》,就是一部《楞严经》。人即是法,法即是佛。诸佛出世也就是为了讲这个「契」,看你契不契。如果再细细讲来,祖师大德把这个「契经」,又说为「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八个字。
所谓「百界千如」,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由一个念,而随缘自在显现为十法界森罗万相,十法界其实是无量的法界。佛为了启发众生,把它简单概括为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这四圣法界,和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这六凡法界,总说为十法界。那么这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同时都是十法界——比如人道,在人这个本体,同时又具足佛道、菩萨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天道、畜生道、鬼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的习气和德性,所以又把十法界次第圆融为一百个法界,此即「百界」;其中的每一个法界按照《法华经》来讲,又都具足「十如是」——如是体、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力、如是用、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在后文具体作解释,这就是「百界千如」。讲这个「千」,不可以把它理解为九百九十九加一,这个「千」是表无量,但是我们以有限的生命来讲无量的法是不可能的,所以佛硬是把它概述为「百界千如」,也就是说一千种功德。
怎么叫「三千性相」呢?这一千种功德又分为「实法」和「假名」而言。怎么样叫「实法」和「假名」呢?比如以人为例,我是一个「人」,这是「假名」;人身上有皮肉筋骨,人能看、能听、能想,这叫「实法」,在《心经》里叫作五蕴。这个「实法」以五蕴为代表,也是一千,一千仍然是无量。那么这个「假名」呢,又具体地把它分为「正报」一千和「依报」一千。所谓「正报」,是指天、人、鬼、畜等这些有情众生;所谓「依报」呢,是指山河大地、风云雨雾等这些无情物体。这样实法一千,加上假名里的正报一千,依报一千,这就是「三千」,仍然是表无量。
怎么叫「性」和「相」呢?这三千之法各有性相这双重功德。以蜡烛为例。蜡烛点亮之后有,火光就是「相」,叫作「事造功德」。那么,在火光没有出现之前的那个蜡烛里,它有没有火光?一定是有,如果没有的话它怎么样也不会点亮;虽然有,但在点亮之前它没有任何形相,那就是「性」,在佛法里说为「性具功德」。这个火属于「依报」。火是这样,那么其它任何的有形有相的物体是不是也是一样啊?都是一样。
那再落实到「正报」而言,以人为例。身高一百八,体重一百二,红颜黑发,这是不是叫「事造功德」?那么人体在出现之前,在出娘胎之前,乃至在进入娘胎受生之前,它在不在啊?在。虽然在,有没有什么形相?没有,那就是「性具功德」。注意,我们就在这里就要开智慧。人是这样,其它牛、马、猪、羊、佛、菩萨……是不是都是一样啊?
所以实法也好,假名也好,正报也好,依报也好,没有哪一法不同时具足这个事造功德与性具功德这两重德性。也就是说,「性具功德」是不是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呀?「事造功德」是不是「弥陀」啊?我们在这里还局限在个体户的阿弥陀佛,下面我们要涉及到最圆满的阿弥陀佛。
这是特别强调这个「契」,按照智者大师所讲:读经,每一句经会相归性,读经是修行;讲经,每句经会相归性,讲经是修行;听经,每句经会相归性,听经是修行。智者大师这个说法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真正体现出「如来藏心地法门」一步登天、不立阶梯、无修无证。
许多许多的人都认为听经是口头禅,是只解不行,他不懂得读经、听经、讲经是最根本的修行。智者大师在「四意消文」中最根本的就是讲「心法」,从「心法」上修是真修,所以这个法重要啊!所以《楞严经》讲是「修心」,而不是讲「修行」。修行是方便引导,对中下等根机而言是一种安慰法。因为我们凡夫无量劫以来的习气都是认为动手动脚才是真干实干,他不懂得用智慧来成就。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传一个字,就是这个「契」,看你契不契。这是我们从总体上来概述这个「契经」它的含义。那么还有一些经家往往又从这个「贯、摄、常、法」四个角度来分别解释这个「经」字。
所谓「贯」,就是一贯如此。那我们做文章也好,讲话也好,每句话每个字都有它的连贯性、条理性、次第性。比如说,我要吃饭,你如果搞乱了,就是饭要吃我,是不是啊?这个古时候的印度文写在贝树叶上,当年一部《法华经》据说写在贝树叶上有八里路长,八里路长啊!令人感慨万分啊!菩萨、前辈,为佛法的传承付出了不可思议的艰苦劳动啊,才有了今天的局面。那么只从事相上来讲这个「贯」,是依文解字。
我们刚才不是讲的「契经」吗?真正来讲佛法,一切法都是贯通。虽然佛讲了无量的经典,但是当我们真正把「如来藏心地法门」搞明白以后,没有哪一法不是《法华经》,没有哪一法不是《楞严经》。就比如,现在反过来讲,饭要吃我,是对的,是不是?如果在没有明白「如来藏」之前,讲饭要吃我,老师肯定给你打上病句。佛法就是强词夺理——强世间之词,夺世间之理,而归于一个「契」。
我要吃饭,饭要吃我,是不是都是假名相啊?「我要吃饭」四个字没有哪一个字不是我,没有哪一笔哪一划不是我,大家明白吗?我讲1+1=2是对的,1+1=8是错的,但是「错」是不是也是我啊?在1+1=8之前没有想的时候,这个「1+1=8」在不在啊?在,都是我们的本性。
如果用小乘法方便法来讲,我们要行善断恶;用究竟法圆满法来讲,善和恶是不是都是我自己啊?你没有办法把恶断掉,否则善还有没有了?比如说这个拳头是善,手掌是恶,你把手掌断掉,拳头还有没有了?拳头也是我,手掌也是我;善也是我,恶也是我。要懂得怎样去调理,断是小乘人是方便法门的权宜之论。所以我们在没有明白「如来藏」道理之前,即使行善断恶,是不是还是在搞盲修瞎练呐?但是,真正懂了如来藏,更要行善断恶。行善断恶不能成佛、不能往生,但是如果你不行善断恶就更不能往生,更不能成佛,可不要错用了心!所以讲这个「贯」呐,我们要如此地「贯」。

妙莲华雨 发表于 2016-9-20 07:24:0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