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9-20 00:24:03

法华经 1

须菩提

翻译成汉语叫「空生」,或者「善吉」。一个礼拜之内三易其名,这很有意思。须菩提一出生,家里的百万财产不翼而飞,所以他父亲很烦恼——这下生了个灾星,他一生下来,家里就一贫如洗,所以给他起了个「空生」。但生下来了又不能把他害死,所以请人给他相命,一个、两个、三个……都讲这个小孩子是大富大贵之相啊!所以老头子没有办法,就把烦恼的名字改成「善吉」,看这个名字能不能得到加持。好!几天以后,所有的财产失而复得,莫名其妙全部出现了,老头子更高兴了,又改名叫「善现」。实际上这个菩萨是来示现,他在《楞严经》讲,他在无量劫以前即已证得空性,所以《金刚经》的当机是谁啊?须菩提。
有一个公案叫「须菩提坐虚空」,你可不要以为须菩提有神通,腾云驾雾,就坐在虚空中打坐。比如说,须菩提站在这里,只要有一个人讲:你这个人站在这干什么?碍事!他一屁股就坐下来,跟你没有二话讲。又来一个人:怎么坐在这里啊?碍事!须菩提马上一屁股就站起来,只要没有人再打岔,他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逆来顺受,横来正对。要叫我们有些人可不是这样啊!定是针锋相对,无理也要辩三分,何况他还有理。所以修行是难行能行,难成能成,一反世间心态。

如是众所知识:就是这些大弟子。按照第一义来解释「如是」,就是如来藏、阿弥陀佛、理事不二、性相一如,这里不再重复。「众所知识」就是指对十法界万法万相无所不知,无所不识,当然这里分见道位和证道位的功夫。
大阿罗汉:这是解释「众所知识」,解释「如是」。我们前面解释了「阿罗汉」,上面加一个「大」,这是指大乘菩萨外现声闻相。菩萨为了「和光同尘」,必须现跟众生一样的相。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学、无学:这是特对阿罗汉而言。无学者已证四果罗汉。从初果罗汉、二果罗汉、到三果罗汉、乃至还未证初果罗汉的学人,都叫「有学」。注意!这里讲的「有学」,乃至没有证初果罗汉的人都包括在内,是为后面对学无学二千人授记,打下一个伏笔。也就是后面那个有学的人,从来连初果罗汉都没有的人,从百分之百的凡夫起步的人,听闻《法华经》之后即蒙授记。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

译作「大爱道」。她和佛的生母摩耶夫人为姐妹,摩耶夫人生下佛一个礼拜后去世并升忉利天,于是摩诃波闍波提嫁给净饭王,悉达多太子就由姨母抚养。那么太子成佛以后,她和耶输陀罗带领五百释迦女来皈佛剃度。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女众受到歧视。据律典说,女众从乞求而来的经济生活,比比丘众艰苦得多。还有往来,住宿,教化,以及男女之事,生理问题等,麻烦也比男众多。尤其是女众的爱念重,感情胜于理智,心胸狭隘,体力弱,这些积习所成的一般情形,无可避免地会增加僧伽的困难。佛陀出于现实的考虑,再三拒绝女众出家。好在阿难菩萨呢,对女众特别有缘,多次跪在佛面前痛哭流泪,为之求情。所以这一大群宫女自己剃头披上袈裟,跟着佛长途跋涉,不相舍离。最后佛给她们提出八敬法,说:「你们能够做到,就准予出家」,这些要求很苛刻啊!没有想到她们道心非常坚固,乐意遵守八敬法。僧团中第一次出现了女众出家。现在女众受戒比男众受戒多98条,当然这是对小乘人而言呐!

耶输陀罗

翻译为「持誉」,她形相庄严美丽,又生下罗睺罗,天人赞咏,故得此名。为证明血缘关系,母子二人跳火海,一朵金莲华把他们托起。举头三尺就有神明,我们修行人心里怎么想、嘴巴怎么讲、身体怎么力行,诸佛菩萨鬼神大众有目共睹,我们可不要自作聪明。行善必得善报,行恶必得恶报。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菩萨:「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为「觉悟」,「萨埵」为「有情众生」,「菩萨」含有二义:
一者,觉有情。「觉」是作为定语,觉悟了的众生啊!不觉悟就是凡夫;二者,「觉」是作为动词来解释,为教化、度化之义,讲菩萨的责任是教化众生。前面是自利,后面是利他,这叫菩萨道。后面的「摩诃萨」是特指明心见性的菩萨。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佛法里是一个常用的名相概念,总解为「无上菩提」,也表我们的三身功德。那细解呢,「阿耨多罗」译为「无上」,表「法身德」。这个「无上」呢,是绝待之义——没有上下,没有前后左右,没有内外空有,不要把它解释为最高、第一、冠军。「三藐」是译为「正等」,表「解脱德」,是表已得到解脱自在。「三菩提」译为汉语「正觉」,是表「般若德」,表智慧,正而不邪。就修行的次第而言,「阿耨多罗」是表究竟圆满之佛,破除四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究竟圆满地了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变易生死」就是指我们的烦恼习气,迷惑颠倒;「分段生死」就是我们有形有相的肉团身这种生死。「三藐」是表菩萨果位,已经破除一分或者多分无明微细烦恼,证得一分或者多分法身。「三菩提」一般地是表小乘圣人的果位,已经得到正觉,解脱六道轮回。
不退转:是专门来说明这八万菩萨摩诃萨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已经证到不退转的境界。此境界在佛法里莫衷一是,大概有三种不退转——证到「位不退」,起码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有的说为「行不退」,不会退到二乘人那种心态和行为;有的说为「念不退」,这个念不退是说明菩萨的定力更加加深,乃至于到七地、八地菩萨才能圆证三不退。能证到其中任何一个不退,都叫不退转的菩萨。对于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修行人而言,一般地都说为「阿惟越致菩萨」。
阿惟越致菩萨呢,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为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位不退转;一种说为,七地位以上的菩萨位不退转。但是这个七住位和七地位,又有两种说法:有别教和圆教的说法,圆教也有七住位,七地位;别教也有七住位,七地位。所以对这个法我们知道就行,没有办法去执著,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后面的《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里讲到,无量众生仅仅听佛讲了〈如来寿量品〉就能证到等觉位。那我们可以大胆地判定,能够对《妙法莲华经》「一心三藏」深信不疑的人,为「圆教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个不算过分,就看你悟解得深与浅。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初住位」,明心见性完全是从听闻经法,不存在修证的问题——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听经、读经、讲经即修!即行!即证!我们要调整这种心态非常困难!非常困难!这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气!师父就抓住这一点不放,始终强调这个问题。即便这样,仍有些人还容易反水倒转,而且说出一种谬论——法华会上那些佛菩萨当下成就,是大菩萨来示现的。可悲啊!你是彻底地诽谤《法华经》!那《法华经》《楞严经》不成了伪经?佛不成了打妄语?《法华经》还有什么用啊?让已经登天的人来示现一步登天,佛岂不是戏弄人?
讲这些法有罪过啊!如果这样的话,佛法只能走向灭亡,一代不如一代,很可怕啊!每一代的人都认为今不如昔,只有过去人才有智慧;只有释迦牟尼佛和六祖慧能才能成就——那你弘扬佛法干什么?佛口口声声: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他并没有讲,只有我们这一代的人能成就,后人不可能。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平等,而且越往后来越容易成佛,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是后后胜前前。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佛法也是与时俱进,佛法就是要来破除迷信,通达此理,我们才能做到「不退转」。

顺顺 发表于 2016-9-20 22:06:51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7:12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7:31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7:50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8:10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8:28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8:46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9:04

南无阿弥陀佛

当应dying 发表于 2016-9-20 22:09:22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