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9-20 00:33:30

法华经1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这是舍身供佛。「身肉手足」是舍内身。「妻子儿女」是外身。大乘小乘都涉及到「身肉手足」供养的问题。那么在《金刚经》里讲,你用恒河沙数的生命供养佛,还不如受持四句《金刚经》;在《法华经》里讲,你燃一根指头供佛,都能成就。是不是有些矛盾呢?其实不然。
《金刚经》叫「不了义大乘」,它是有漏之法。连诸佛三十二相都要破除,他半见半不见。把无量生命供佛,都没有多大用处。可怜不可怜?现在动不动就燃一根指头,有什么用啊?那到了《法华经》,你燃一根指头供佛,你就是法布施,不可思议。为什么?他在明心见性情况之下来布施,是全性起修。讲到底,是不是听经闻法比什么都重要啊!要倒吸一口凉气啊!这可是佛的金口玉言呐!至于以「身肉手足」供养佛,在佛法公案里也没有少听啊。慧可大师,断臂求法;舍利弗挖眼睛供养众生;释迦牟尼舍身喂虎,割肉喂鹰……这里不多讲。
及妻子施:注意,不要用那种庸俗的心态——菩萨要修行,非要把自己老婆送给别人啊!不要这样想,你离开家庭出家或者不离开家庭,破除对自己的亲人的这种情执,就叫「及妻子施」。你想一想,哪一个人、哪一条狗、哪一只猫在过去世中没有做过你的父母儿女?哪一片风、哪一滴雨、哪一块泥巴瓦块,在过去世中没有做过你的父母儿女?你何必就是痴情于今生今世的父母儿女啊?!无量的万法就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而被法服。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见离欲,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寂然宴黙。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
増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或见菩萨,肴饍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直千万,
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
欢喜无厌,求无上道。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我见诸王,往诣佛所:在这里是以贵例贱——高贵的国王都必须要受持戒律,何况贫贱之人?何况平民百姓?而被法服:不仅僧服叫「法服」,是比喻修行人能够受持戒律,以戒为师,这是问戒。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里与修「忍辱」相对照。「而作比丘」是指落发出家。为什么与「忍辱」相对照呢?出家要有不可思议的忍辱精神。有些人即使想出家,他对着镜子看来看去:哎呀!头发怎么样都舍不得丢!一丢,留下个肉头,那像什么东西呀!你不相信你试试瞧,你来剃一天头,当一天和尚怎么样?看看你是什么滋味。当然这个是对真心出家了生死、度众生而言,这就不简单呐!你能对出家生起恭敬心,就有福报。即使今生不能出家,也为来世出家结下了缘分。
独处闲静,乐诵经典:闲静,不要打妄想,不要生烦恼,这也是修忍辱。佛在《遗教经》上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有些人叫他吃点苦,他愿意;要他持戒,也行;但修忍辱啊,可不容易!特别是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张脸皮比纸还薄,伤及一点点个人的自尊心和利益,他会耿耿于怀,跟你没完没了,这种心态不能成就道行。「独处闲静」呐,世间法里叫「独善其身」。「乐诵经典」这个「诵」字可不是读,也不是背诵。「乐」和「诵」已经能做到圆融、圆满,道交感应。我当人就是「经」,当人就是「典」,这个「经典」就是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时时事事处处都知道自己即是万法,万法即是自己。始终保持这种心态,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爆发,得到大自在。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这段经文是与六度中的「精进」相对照。精进到什么程度啊?入于深山,思惟佛道:不可单纯理解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苦行。深山,观照为「涅槃山」。就是把宇宙人生的道理,已经彻法源底,到于深处。「思惟」即是禅定,他的心已经与宇宙本体定为一体,所以这个「山」叫「涅槃山」。佛法里也以「山」来表我们的「法身」。什么「须弥相佛、须弥光佛」……提到「山」,提到「海」,提到「水」,我们都要会相归性。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里与六度中的「禅定」对照。「禅定」有无量:有人天的凡夫禅,有出世间的圣人禅,也有成佛之无上禅。但是修禅,不管是人禅、天禅、圣禅,有共同的基础,就是要离开男女之欲。你能把这男女生活这一关突破了,当下就是出尘罗汉,很重要。你能离欲,便可「常处空闲」。常,你时时事事处处感到清净自在。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一般的是指「世间禅」。《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不乏「权实并重」,以此来显现出无上大法之妙。那么这五种神通呢?连鬼神都有。在佛法里,「神通」说为叫「圣末边事」。末边,于佛法而言,是个皮毛而已。可我们许多人执著于此。如果不明理见道,非常容易走火入魔。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果加一个漏尽通,你解脱了。加漏尽通就是六神通,证到阿罗汉。那么我劝修行人,不要练神通。为什么呢?你如果想成佛想成菩萨,要听经闻法;想修神通的话来讲,你不用修,死了以后自然现前。你现在修的话是不是浪费时间啊?做鬼你不要急呐!死了以后自然是。没有必要!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这仍然是在讲禅定。这里的「禅定」是指「出世间禅」,也可以叫「世间出世间禅」。修得好一点,能得二十八层天的福报;更好一点,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讲他是「世间出世间禅」呢?他有个「安禅合掌」,「安禅」表心已安。「合掌」是表「福慧双修」。他不像世间禅、外道禅那样,还要执著于非要在空闲地方、执著于在形相上怎么样。这个「以」是以佛法来修禅定。赞诸法王,一般是以佛之正法来行持。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这段经文仍然是讲修禅定,这里一般的我们把它说为大乘第一义禅——「如来禅」,亦名「出世间上上禅」,也就是法华三昧、首楞严大定,是「一心三藏」。外不乱叫禅,内不动为定。外不乱:万法归一,一念万法,这叫不乱;内不动:知道万法皆是一人一念而已,心里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叫见道。这是真正的禅定,为一切禅定之王,所以称为「智深志固」。智慧深,怎么样「深」呐?已经彻法源底。怎么「志固」呢?「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这就是我的「心」,如涅槃山一样坚固,而不可改变。「能问」,已经是智慧,就怕你不能问,这是在菩萨道上修持。
闻悉受持:凡是佛所讲之法全部能够受持。你明白了《法华经》的真谛,一切法不管是非大小红黄黑白香臭,皆是《法华经》。森罗万相皆是一人一念,皆是一个法,这叫「妙法」!你可不要以为《法华经》是排斥其它经。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此段讲菩萨自利利他。「定慧具足」是利他的前提。他能把持住当生当下以及周边的环境,这叫「定」。慧,他能善于分别万法万相种种差别,并且能以种种语言表达。「定慧具足」是总讲,下面「以无量喻」是具体地说明。「无量」就是无量,他讲任何一个法可以以种种的比喻,深入浅出,依佛的教诲。有智慧的人讲经要善于打比喻。
欣乐说法,与「四无碍辩才」来观照。一个人明白「如来藏」以后,见到人就想传法,这是慈悲心。说法圆融无碍,不管是答疑解惑,还是面对刁难质疑,都不在话下。「化诸菩萨」,怎么「化」呀?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要成就自己,无非是化掉我执化掉烦恼习气,化凡夫为佛菩萨。
破魔兵众:既有我们自身的病魔、苦魔、心魔,也有身外所面对的鬼魔、天魔。兵众,破除我们的烦恼习气,就跟交兵打仗一样。用世间法来讲,也是很残忍,硬是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只有把心魔化掉,我们才有办法对付鬼魔、天魔。对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能轻描淡写,甚至为自己种种辩护。我们要对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任!也跟用兵打仗一样,来正视我们的种种邪气、习气。而击法鼓,就是要用大力量、大决心。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从这里往下面,是杂说。讲完了六度,这里又再次提出「禅定」的问题。「寂然宴默」这仍然是修禅定。「寂」就是寂静,「无形无相」,不动声色,与世无争。「然」就是这个样子。「宴」和「默」,都是「寂」的意思。天龙恭敬,不以为喜:老天爷、龙王爷来赞叹他,他无动于衷,叫「宠辱不惊」。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妖魔鬼怪甩他一个耳把子,他会不会发脾气啊?不会。这种禅叫「舍禅」,舍一切的境界。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这是讲「悲禅」。圆顿大法,历事练心,出世间而不离世间。「处」即时时事事处处,「林」表智慧。我念念在道,念念与一切万法道交感应,这就是「放光」。得道之人,其言谈举止,你都能得到智慧,得到安全感。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6-9-20 19:05:48

念念与一切万法道交感应,这就是「放光」。得道之人,其言谈举止,你都能得到智慧,得到安全感。

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0 20:43:25

顶礼!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0 20:43:44

顶礼!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般若智慧☆ 发表于 2016-9-20 20:44:01

顶礼!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一月光 发表于 2016-9-20 23:08:09

这个念没有前面,也没有后面。万法当下一念,我们的真心来面目非一念非万法,而是随缘现一念现万法,他无始无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