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9-29 00:04:52

法华经 14(7)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这段经文往下是讲第四安乐行,叫「愿安乐行」。在行持之前先发愿,以慈悲心、以智慧力,观机逗教。
「在家出家」和「非菩萨人」,不管他是修行人与否,我们都要发心度他们,要观察时机。有些人纵然不是居士,不是出家人,纵然不信佛、不懂佛,但人人皆有佛性。有些人一经引导,比那些老修行进步还要快。每一个人都是从大光明藏而来,当下就是大光明藏!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怎么「大失」啊?遇不到佛法的人这是最大的苦报。我们看到车水马龙,心里就有怜悯心:这些人一天到晚为生活在奔波忙碌,可是来世怎么办?看那么多人在歌厅喜气洋洋,醉生梦死,这些人死到临头还不知道反悔啊!而不是在那幸灾乐祸。我们一些朋友聚会,有时候我叹一口气:「你们真可怜!」他们哈哈大笑:「你看他,他还可怜我们呢!」如果修行人贪图玩乐,放任自流,真是「倍可怜悯者」。
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六个「不」显现出这些人的特征。「不闻不知不觉」,这是对修行人而言;「不问不信不解」是对非修行人而言。修行人是盲修瞎练,「不闻」,他不知道修行是什么意思,念佛拜佛,他连佛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开悟也就是「不知」,「知」就是观照,他没有办法观照。「不觉」,不观照能不能照见啊?所以「不闻」就是不开悟;「不知」,他没有办法观照;「不觉」,他找不见,找不到。
不问不信不解:是指那些非修行人。他不信佛,问都懒得问;即使问了他也不信,不信当然不解了。有些人即使能信,他也不能解,但毕竟还能得人天福报。迷信者也能得人天福报,乃至能得三恶道中的福报。念佛、拜佛不会白念、白拜的。做人、做鬼、做畜生乃至下地狱,你念佛的福报不会少掉。即使下地狱,你都可以少受痛苦。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行菩萨道,要做众生不请之友。不是像小乘法,不请法就不传法。大乘菩萨道还要去攀缘,还要去套近乎,跟小乘佛法高高在上不一样。但是首先你必须开智慧,不可以去盲目地做老师,不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这就叫「应供」。你怎样供养别人,别人就会怎样供养你,心地感应。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天龙八部就是你的「如来衣」。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来受学的人都能成就,都能得到法喜充满。与你道交感应,就是你的「如来座」,就是你的「如来室」。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这句话在其它经里有没有啊?「无量国」连名字都不能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所以我们要非常珍惜啊!「无量国」,有无量国土是不是就有无量劫啊?有无量国土无量劫,是不是就有无量人?三个无量,想得《法华经》名字都不可以。没有大福报不能见闻受持《法华经》。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这里佛又打一个比喻来说明《法华经》的重要性,也说明《法华经》在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于世,百千万劫难遭遇啊。
强力转轮圣王,为「金轮王」,管须弥山脚四大部洲。此处是比喻佛。欲以威势降伏诸国:「威势」是佛法的法力、道力;佛欲「降伏诸国」,就是教化众生,降服众生的邪知邪见,规范众生的身口意这三业,成就我们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的殊胜功德,这叫「降服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诸小王」就是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叫作「心魔」。包括病魔、包括死魔。「不顺其命」,就是说不能按照佛的教诲而行持。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难克服。「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种种兵」就是无量的法门。先是无量方便法来引导,劝修「戒、定、慧」。
「讨伐」就是修证。在比丘三法里叫「破恶」,在阿罗汉三法里叫「杀贼」,佛把六根说为是「内贼」,外面六尘是「外贼」,我们的种种的妄想分别心,叫「贼媒」。凡夫把色身当成是宝,其实我们无量劫以来就是受其伤害,它害得我们家破人亡这还是轻,它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在三恶道受大灾难!看上去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夫妻恩爱,乐不可支,其实这样的家庭比家破人亡还苦啊!因为你在迷惑颠倒之中享福,转眼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这种快乐在佛法里叫作「坏苦」,也叫「行苦」。你当下就是「苦」,在增长情执啊!按照《楞严经》讲,「想升情坠」。所以我们要开智慧啊!派兵讨伐是为了破我们的我执,破我们的所认为的那种「快乐」——那都是「痛苦」。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有种种小法门都能成就不同的果位,修什么得什么,无非大小而已。
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惟髻中明珠不以与之:
「田」是表禅定——修任何法门都能得到某种程度不等的定力。「宅」是表解脱——有房子住了,不至于穷露在外,禅定和解脱都有无量的等级。「聚」是指初果罗汉。「落」是指二果罗汉。「城」是指四果罗汉。「邑」是指三果罗汉。
或予衣服严身之具:「衣服」是指一种忍德、法忍。衣服严身之具,这个高于四果罗汉的境界。因为往藏教、通教、别教,那更有无量的等级。所以这个「衣服」不仅是「生忍」,包括「法忍」在内。「严身之具」,这里的「身」为「法身」。这个法性身已经不同于小乘人的那种「人我空」,那是一种「偏真涅槃、偏真法身」。通教、别教的法身是「真法身」;那么圆教的法身叫「真真法身」。圆教的法身包括化身、报身,统统是法身。「之具」是以衣服为主,还有其它一些成就——忍、定、精进、布施,等等。
种种珍宝:这里一般地是指藏教、通教、别教菩萨果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前面讲过,不再重复。琥珀,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我们有时看到一种化石里面含藏蝴蝶或昆虫。内外通透。那是不是不二法门啊?它没有任何间隙,里外是一体。奴婢,是比喻神通法力。人民,是比喻有漏的善法。象马车乘,是比喻一切法门。
惟髻中明珠不以与之:国王的髻中明珠是显示其庄严相,它是权威的象征。如果赏赐的话,文武百官心里就要起种种的误解、猜测。这个「宝珠」举足轻重。这里是比喻《妙法莲华经》不到时机成熟,不能轻易地开示。用这种办法来赞叹《法华经》的,在其它经典是没有的。佛几乎使用了一切的手段把《法华经》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予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王诸眷属,这是比喻佛的诸弟子大众。必大惊怪:小乘人承受不了;初发心的菩萨听了以后心里也感到吃惊。如果是这样的话,会适得其反。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9-29 07:16:57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什么?非有为,非无为;它可以现有为、现无为,以此心修行,决定成佛!你懂得了这个心,你就已经成佛一大半。《楞严经》讲,果地觉与因地心必须一致,才能成就。因为我们的果地觉就是[非无为,非有为]这么个果,所以我们因地发心修行,你必须要先懂得[非有为,非无为]这个本来面目。这个法太妙、太简单、太现实!有些人不懂、不信,就是因为它太简单!因为我们总是用凡夫的心把事情看得很复杂,自作多情,还自以为很怎么样。      我们要非常珍惜这个法呀!

13643634688 发表于 2016-9-29 09:44:41

南无阿弥陀佛

宇宙万法一念心 发表于 2016-9-29 10:14:50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