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华香 发表于 2015-1-14 22:10:46

愣严经七处破妄识之二:认为身在心外

2. 阿难第二处征心,认为心在身外。佛第二处破妄识。

【经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直译】
*******************************************************************************
阿难稽首并对佛说:“我听您这么说,明白了识心应该在身外,而不在身内。为什么呢?好比灯烛,燃于室内,必然先照亮室内,再透过门窗照亮室外的庭院。
一切众生,之所以见不到身内的情况,但是能够见到身外的情景,就像这灯光一样,位于室外,不能照亮室内。这个道理很浅显明了,应该不会有错误吧?我的观点应该与佛说的义理是一致的吧?
**************************************************************************
【解释】接下来是阿难第二处征心。“稽首”就是磕头。阿难认识到自己第一次所犯的错误,明白识心确实不在肚皮内。“闻”指听懂,阿难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听明白佛说的话。他无始劫以来一直是“多闻第一”,所以不免有些自以为是。
“如是”,“如”表空如来藏,“是”表不空如来藏,“如是”表即空即有,空有不二。“法音”,佛说法的音声,在说出来之前也存在,是以无形无相的形式存在,表“空”;说出来之后以有形有相的形式存在,表“有”。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如是”和“法音”都是表一心三藏。
阿难认为,我知道自己的心一定在身体之外。比如在室内点燃灯烛,灯光一定是先照亮室内,然后再通过门窗,照亮室外。众生看不见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却能看见外面的情况,正如灯烛点在室外而不是室内,所以不能照见室内。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啊,我这次总该不会有什么过错了吧?我现在所说的,与佛的了义之说应该一致了吧?
阿难是典型的凡夫思惟,执著于对待分别法。心不在身内,自然就在身外。非内即外,非白即黑,非好即坏,而万法的真实存在是离开这一切对待分别的。

【经文】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祗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直译】
**************************************************************************
佛告诉阿难:这与会的诸位比丘,刚才跟我到室罗筏城乞食后回到祗陀林,我已经用过斋饭,你问问在座的众比丘,是不是一人吃饭,其他人都能饱呢?
阿难回答:不会的。为什么呢?在座的诸位比丘,虽然都是阿罗汉,但各有各的身体,怎么能一人吃饭,大家都饱呢?
佛说:如果你能知能觉的心确实在身外,身与心互不相干,那么心所知道的,身体不能察觉;身体所知道的,心不能察觉。现在让你看我的手,你用眼睛看见我的手后,你的心是否也同时感觉到了?
阿难说:是的,我的心也感受到了。
佛说:既然你眼睛见到我手时,心能同时感觉到,怎么说心在身外呢?所以你要明白,你所说的能知能觉之心位于身外,是没有道理的。
*******************************************************************************
【解释】佛又通过打比喻来教导阿难。“从”是跟从,“循”是遵循、依照,大家依照托钵制度,挨家挨户次第乞食。“抟食”指左手托钵,右手抓着食物一团一团塞进嘴巴里。“食”可分为四种:段食(即抟食)、思食、触食、识食。
这些比丘吃完饭,回到祗陀林。阿难你看这些比丘大众,一个人吃饭,别人能不能饱呢?阿难认为不是这样的。这些比丘虽然已经证到了四果罗汉的境界,但各有各的身体躯命,各有各的执著,一人吃饭,其他人怎么能饱呢?就好比我们修行,别人修行能代替你吗?佛已经圆满成就,能代替你修行成佛吗?
“觉了知见之心”指能感觉、分别的这颗心。若这颗心在身体外的话,你的身体和心就应该互不相干,没有联系和瓜葛。那么,你心里的想法,你的身体不能感觉;而你身体的情况,你心里也不能知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看两种情况。
1.我心里觉得干渴,身体不会去倒水喝。
2.蚊子咬我一口,心里不会有痒疼的感觉。
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说明能感觉、分别的识心不在身体之外。
“兜罗绵”是印度的一种小棉花,用来形容佛手的绵软细滑,这也是佛的32种相好之一。既然阿难的眼睛看到佛手,心里就会有感觉,正说明心并不在身体之外。我们再想想,如果心在身体之外,那就应有一个具体处所,心是在天花板上呢?还是在别人的身上呢?无法指出来。
接下来佛总结说:阿难你认为,能觉能知的心在身体之外,没有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不排除一种情况。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确实可以做到身心分离,两个有他心通的人,就可以在禅定中互相沟通。佛打这个比方仍然只是为了引导阿难,是权宜之计。
但是我们要知道,心在不在身体内?在不在身体外?当然皆在,说“在”都是方便说,当下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不见身内的五脏六腑呢?因为我们总是心往外攀缘,不能往内观,形成了重重的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的本有智慧德能。



当宏 发表于 2015-1-15 09:10:47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妙莲华 发表于 2015-1-21 16:05:04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

随缘起用 发表于 2016-6-11 08:13:57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123456789 发表于 2016-6-11 08:44:24

随喜赞叹 ,感恩一切善知识,阿弥陀佛

天地万法一如来 发表于 2016-6-11 09:41:43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无量古今当下念 发表于 2016-6-11 09:41:5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

无量古今当下念 发表于 2016-6-13 23:02:18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明鑫 发表于 2016-6-13 23:05:37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当捷 发表于 2016-6-13 23:10:46

因为我们总是心往外攀缘,不能往内观,形成了重重的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的本有智慧德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愣严经七处破妄识之二:认为身在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