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广法师:了悟如来藏,当下即往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3:5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就是讲心法呀!讲到骨子里,如果烦恼习气悉皆断除,成圆满佛再往生佛土的话——古今中外没有这样的佛,没有就是没有。因为我们的肉团身它是个劣质产品,不管你怎么样改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你就已经往生到佛土。但你却总是认为:我就是凡夫啊,我还有烦恼习气啊,我怎么现在就是佛?可是你已经是佛。因为我们正是根据过来人——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标准答案,自己对号入座,明白了没有?这个道理至关重要啊!

    所以佛讲了一段经以后,他要不要叫大家举手啊?要不要问啊?根本不需要。他讲了这个法以后,就宣布哪些人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有的是地位,有的是十地菩萨,有的是等觉菩萨;可是那些人他们自己知道不知道啊?啊?他们自己不知道,因为佛是过来人。好好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你证得大自在,真正的自在,再没有任何的顾虑。这是讲正见正思维,这个观照就是“正思维”啊,学会了没有?

    再打一个比喻。比如说你掉水里了,而且水漫过头顶,你这时能不能把眼睛睁开啊?不能,是不是?那个时候是不是一直在危险之中啊?很危险。一旦你把眼睛睁开以后,你还有没有危险呐?啊?没有了,是不是?已经到了佛土,可是你睁开眼睛的时候,衣服还是湿的。你总不会讲:“不行,谁讲我到了佛土?谁讲我没有危险啊?我衣服还是湿的。”明白这个道理了吗?这叫见水离水,见水离险。你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就说明明心见性之人虽然还有烦恼习气;比方说衣服还是湿的,但是我们已经离开了溺水的危险,是不是?已经解脱六道轮回,这个道理大家能想明白吗?
   
    不是说每个人非要跟释迦牟尼那样腾云驾雾、千变万化,这个时候才相信我成佛了。这是不是在讲叫我们正思维啊?就要会思维,为什么说我明白道理了,我就成佛了?在我们这个道场来讲,明白这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决相信: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就自在,我就解脱了。那么我们讲成这个佛是成分真即佛,如果你什么烦恼习气都没有了,那你就不是分真即佛,那是圆满究竟之佛,要搞明白。
   
    第三个,“正言”。修行人“相见无杂言,互勉念佛声”。在一起只谈修行,与修行无关之事不提,就念佛;只要是修行都叫念佛,把心放在道上,放在法上。当然也可以把它简化为就念阿弥陀佛,但这是皮毛而已;但讲阿弥陀佛总比讲无聊的话好一些。
   
    “你吃饭了没有啊?这几天打牌了没有啊?手气怎么样啊?”是不是啊?你这是在误导众生,误人子弟。不要讲人我是非,当然我们有备而去,有意度化一些人,你不妨用一些世间客套话跟他拉拉亲热,这另当别论,那叫智慧。但你如果对那些不信佛的人讲:“阿弥陀佛!你最近修行怎么样啊?”他就生烦恼。这是“正言”。
   
    第四个,“正业”。在佛法里有白业与黑业之分。凡是涉及到杀生,以及轻歌曼舞、伤风败俗,包括现在的酒吧舞场迪厅,在佛法里统统判为黑业;一般地像五金、布匹、蔬菜水果呀,在涉及到日常日用的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属于白业。修行人不可以沾染黑业,这是规矩。搞黑业利润越大,你受报就越大。如果黑业亏本了,是给你消业障。
   
    第五个是“正命”。这个正命跟“正业”相似,它局限于个人的某一个局部。在佛法里有四种“邪命食”,出家人不能吃: 第一种邪命食叫“方口食”,是指专门攀缘达官贵人——这些人供养颇丰;但是发心是为道场又当别论。第二个叫“仰口食”。有些人通过观察天文天象,预见世界上大的天灾人祸或者战争,以此来谋取钱财。第三种邪命食叫“下口食”。指我们修行人不可以种地、挖地,那是杀生。大家注意!这一般地是对小乘人而言。因为小乘人他修自己的清净心啊,他不杀生,托钵,托不到饿死就算了,不可以种地。我前天还讲了这个“结夏安居”。到了四月天、七月天,小乘人不可以外出,为什么?外出就要踩青草、还要踩死小虫子。而我们现在根本不存在结夏,到处都是水泥路、柏油路,是不是?安居安居,利用这个时间回来听佛、听老师讲经说法开智慧。
   
    法华道场是不是天天都在安居啊?那时的结夏安居是强调修行人要提高觉悟,不是光在外面修苦行。这是涉及到下口食啊,我们讲这个法。所以为什么修小乘法不能成就啊?它是自相矛盾的。你知道怕杀生,那你吃的那个饭是不是人家杀生来给你的?最后一个叫“维命食”。维命食就是给人家算卦、看相、看风水;还有那些顶神、顶仙的人也是这样的——以此获得钱财。这些人算得准不准呢?你不能讲他不准;但是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破天机必受其报。有些完全是跟邪鬼邪神搞在一起;有些能帮你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有些还在搞人我是非。但是其中有一些人通过这种办法劝人行善断恶,劝人念佛拜佛,而且把所得钱财用于供养三宝,弘扬佛法,这是行菩萨道。他不是佛菩萨再来,也是正神正仙;不能一概而论。佛菩萨可以示现种种相教化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不是可以现人、现鬼、现神啊?他为什么不能示现一个附体啊?三十二应身包含无量身。我们现在一听到某些人,要么这个人会看、会算、会怎么样,“那就是佛菩萨”,跟到后面打哄;要么就把他一概判为歪门邪道。以此邪见,只能证明自己是歪门邪道,他不辩是非——菩萨教人,论心不论事。这四种邪命食,修行人不能沾。
   
    第六个是“正进”。这个正进与前面的两种进,五根五力的进叫进来;七菩提分的那个进叫勇猛,叫勇猛精进;这里的进叫正精进,叫正进。特别强调,要在正知见的前提之下修正法行正行,正进。

    第七个是“正念”。五根五力的念,是讲这个在数量上勇猛精进;七菩提分的念是在心态上来作调整;八正道里的正念是表质量。时时事事处处我们是念念在道,这是表质量。
   
    第八个是“正定”。五根五力的定是表力度,七菩提分里的定是表一种心态。这里的正定是表质量,始终定在如来大定中。所以这里的正见正思维……这八个正呢,相互之间的次第圆融非常紧密,往往我们达到了正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达到了八正道;知见正确了,他念念在道。念念正道是不是就是正定啊?所以这三十七道品呢,它既通小乘也通大乘。
   
    那么三十七道品,按照《阿弥陀经》呢,这里已经讲了二十五个道品,那么再讲还有十二个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四念处”第一个,观身不净。这是臭皮囊,里面装的是乱七八糟,皮肉筋骨等等,都是浮尘、凡尘。因为这个肉团身的拖累,使得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苦报,要把它看破放下,这叫“观身不净”。

    第二个念处,观心无常。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浮燥不安,这是我们的尘劳之苦啊!
   
    第三个念处,观法无我。观这个身不是我。我们前面在讲五浊的时候,破身见的时候,已经作了解释。那个观一切法,我这个肉身都不是我,何况观一切法,它哪是我?这是小乘人破我执。懂得了一切都不是我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才懂得什么是我。回光观照,从我们的心性上来开智慧。

    第四个念处,观受是苦。我们前面在讲三苦的时候是不是讲到了?——苦也是苦,乐还是苦,有受皆苦。所以吃得好啊,往往得富贵病,包括穿好玩好……有时这种好当下就是一种苦,更何况这乐过去以后,相继而来就是苦,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心是清净心,清净心有了快乐的污染,是不是更要把它消除掉啊?不管是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调理。为什么要下地狱啊?因为清净心被习气污染太重,太重了就形成像那个柴草一样的,是不是啊?烦恼之柴、烦恼之薪太多了,没有办法处理了,所以通过一种极端地暴力的手段把它烧掉。生生世世都在提醒我们向清净心靠拢,所以饿鬼地狱无非解脱之道。有智慧的人觉得那种地狱解脱的办法太痛苦了,是不是?所以我们选择听经闻法开大智慧,选择这种方法来解脱。要明白这个道理。

    再一个呢,叫“四正勤”。第一个正勤,叫“已生善令长”。我们已经具备的优良的品行要发扬光大。对修行人来讲,你千万不能看,“哎呀,就我一个人做好事,算了,别人都懒,我怎么就懒不起?”这个心就用错了,要珍惜自己的美德。点点滴滴都是成就我们自己的功德和福报。你不要认为你是给别人干的,这不是搞世间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别人不做你做了,这种光让你沾来了,你还要感恩人家,是不是?感恩他们让给你这个成就的机会。

    第二个正勤,叫“未生善令生”。这叫见贤思齐。有些人不是的,他对别人的长处甚至带有妒忌心、诽谤心,把人家往坏处想——哼,想出风头呗——是不是啊?看到人家拿多少钱财来供养,本来你生个随喜的心你就一样得到功德,是不是?他偏偏——哼,我有钱,我比他还会供养啊——或者见到师父表扬某某人,心里应该生欢喜心;可是他不是的——师父又偏心了——是这样的心态。不管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我们圆满自己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三个正勤,叫“已生恶令断”。知道自己的习气就要改,不要等。师父有时候安慰大家,我们改变习气要有个过程,是防止你们自卑自贱。你可不要反用了心——既然是这样,就由它去——许多人并不是不能改掉自己的习气,只在于他愿不愿意改。

    第四个正勤,叫“未生恶令不生”。你不能不学人家长处,还反而去学人家短处,那你就退转了。你这个罪过很大呀,明明知道人家是恶,是短处,你还要去学——哼,他能干我怎么不能干?

    这三十七道品已经讲了三十三个,还有“四如意足”四个道品。我们先总体地说明一下,在前面的三十三个道品往往从戒、定这个上面比较强调;这四如意足呢,是对前面三十三个道品的圆融自在,不是死板教条。所以从慧的这个角度重点强调。当前面的三十三品能够做到比较圆满的时候,在这里强调灵活自在。所谓四如意足,一般是指“欲、念、心、行”这四个方面。
   
    欲,不是指欲望,是指我们的愿心。你有这个愿心,要想解脱自己,要想成就自己。有此前提,你不需要别人怎么吩咐,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如意”是表自在呀,是表自性流露。念,是表念念在道。在没有起心观照之前,你这个念法尔如是。比如说,人家偷了我五百块钱,偷也好,不偷也好,你不会跟人家计较,你这个念早就已存在。那么事情发生了以后,怎么样思维用心自然受这个念的指导。念在思维之前,然后通过心的思维,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落实。对这个“四如意足”呢,我看到过几种不同的解释;所以师父把它圆融为“欲、念、心、行”,贯穿在我们整个的行为举止当中。在小乘法里真正明理见道之人,在小乘人的角度也叫真修行,不需要问老师。所以这个四如意足已经进入了真实之义。那么到了大乘三十七道品呢,那更不可思议,三十七道品通小通中通大。所以我们在这里解释的时候呢,时小时大,整个来讲都是比较圆融。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示悟开师书》中云
: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18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7-12 20:50:23 | 只看该作者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板凳
    发表于 2016-7-12 20:5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地板
    发表于 2016-7-12 20:51: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5#
    发表于 2016-7-12 20:5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观世音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6#
    发表于 2016-7-12 20:52: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2 20:08
  • 0

    主题

    154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1
    7#
    发表于 2016-7-12 20:53: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祈愿上印下广恩师法体安康,法轮常转,常久住世,弘法利生事业广大圆满无碍!   祈愿手足同修戒律清净,团结和合,勇猛精进!生生世世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         祈愿尽虚空遍法界父母众生福慧增长,得遇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脱离苦海,即生成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7 08:49
  • 0

    主题

    8554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205
    8#
    发表于 2016-7-23 22:25: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9#
    发表于 2016-7-23 23:4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一心三藏”就是一个真人一念所变,当下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