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般若心经讲记.第二次修订版—3 印广法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49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3: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般若心经讲记.第二次修订版—3 印广法师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对舍利弗的尊称。舍利是印度的一种鸟,在中国也有,叫秋鹭鸟,它们的两只眼睛特别明亮,像秋天的露水一样。舍利弗的母亲长得很庄严,两只眼睛很亮,非常有智慧,所以取名叫舍利;生下舍利弗,跟她一样聪明,弗就是子,也就是叫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非同小可!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会背诵《心经》,其中,这四句是个口头禅。这四句话就是讲『如是我闻』;就是讲『阿弥陀佛』;就是讲「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就是讲三个「如来藏」。那么就这四句话,我们对照到通常讲的藏、通、别、圆这个四教门来作一个比较。
    藏教菩萨从有门而入,执事昧理,执相昧性——他只见色,不见空。这个色,注意,概述为一切的万法,包括后面的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不是有动相啊?有分别相、思维相都可以概括。这里的空,是指「空如来藏」,是阿弥陀佛的「阿」,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不可以把它说为虚空,虚空是色法。藏教菩萨执着念佛、拜佛、行善、断恶,在有形有相的万法上执着。修得好能得人天福报,修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他也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不能明心见性。
    通教菩萨是离色见空性,他是执性昧相,执理昧事。他只是执着一个「阿」,他要破「弥陀」,连藏教菩萨修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一切的善法他都要统统破除,他是灭相见性。但是通教比藏教有进步,藏教菩萨连空都不懂,压根没有空的概念。
    那么到了别教呢,他虽然也承认空,也承认色,他是从「亦空亦有」二门而入,有次第性:在空才能见到空,在色才能体会到色。弥勒菩萨在《楞严经》讲: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他强调另外有个识性造就出无量的佛来,但是没有讲:无量的佛就是一尊佛,无量的佛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哪一尊佛。他没有讲识性即是无量佛,所以带有次第性。
    那么按照圆教来讲,是从「非空非有」这二门而入。他是对空说非空,对有说非有;换一种说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而且当下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一就是二,二就是八,八就是九。这才是真正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下面通过打比方来说明这四句话,还是拿手好戏。比如说:手掌的五个指头表无量万法,这无量万法的佛、菩萨、天人鬼畜、牛马猪羊、风云雨雾都在,无量的行持、说法,善呀,美呀,真呀,都包括在内。
    那么藏教菩萨在这有形有相的万法里执着,他行善断恶,也叫佛,但他不知道手掌当下就是拳头。
    那么通教菩萨他眼见手掌,心里呢,似乎悟到那个拳头,但悟的不真实,他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真心变现出来的,但怎么样变他不懂。通教认为:掌不是拳,拳不是掌,色不是空,空不是色。他灭相见空性,认为这是大解脱。
    那么别教呢,掌是我,拳也是我;色是我,空也是我。同时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认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尊佛。那就这个拳头大法而言,圆教则是看手掌当下就是拳头——即掌即拳,即色即空。看这里一个指头,当下是不是拳头啊?看三个指头,当下是不是拳头啊?那么这里的一当下是不是这里的三呐?都是一个本体。所以圆教呢,是在相即是见性,在一相即是无量相,在二相即是八相,在九相即是一万相,没有哪一相不是哪一相。
    通教要破除一切的相——这一切的相本来就是我,它给漏掉了,他能成佛吗?所以他修得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认真,只能破除一分灭相无明见空性;别教要经三大阿僧祇劫,再经过无量劫才能成就,就是因为他有个我执——我要成佛——虽然成佛以后要度化一切众生,但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成一尊佛,这就对自己造成巨大的障碍。所以他超不出十二分法性身!而且修得很苦。
    圆教非常妙,听经闻法就明白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他不需要灭相见性,他在相就见性,无相也是我,有相也是我。只要把这个我执破除掉,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他就是一步登天。在《楞严经》讲啊:『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越是真理越简单,越是成佛越容易,只问你信不信。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教化。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告诉我们:你还修吗?一念信解,蒙佛授记,你当下就是佛啊!你当下就承认呐!你即是佛,佛即是你呀,只要你相信!那么有些同修讲:「我就是相信啊,那我为什么现在不能千变万化呀?我现在还有烦恼习气呀。」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疑惑,是不是?
    我们现在难就难在还有这个肉团身无明壳,在佛法里叫定业。即使你没有明白,你也成佛了,为什么?你里面还有一个心,知道吗?它已经明白了。在《法华经·弘传序》叫「俱崇密化之迹」,为什么?你里面那第七个心已经瞒天过海,瞒着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之天,而过生死之海。这是佛在《地藏经》讲——闻在本识。本识本识,就是我们第七识、第八识,它是一个识。
    我们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妙用呢?就是因为肉团身这个无明壳束缚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妄想心在束缚我们,在调虎离山;可是我们里面那个真心,它能不能调动啊?调动不了。只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一旦中阴现前,肉团身这个无明壳解体,眼耳鼻舌这六种妄想心销亡,唯一的第七识当下做主;他这个时候呢,会把我们在有生之年所明白的『如来藏』道理所证得的一切功德现量现前,是走这个过程。佛为什么给法华会上的菩萨授记呀?因为他是过来人,他知道你在肉团身的时候即已当下成佛。
    比如说一个很坏很坏的坏人,他对电路非常精通,跑到配电房去操作,他会不会触电啊?不会。因为他明心见性了。虽然他很坏,他能带业往生,是不是这个道理呀?一个人即使是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兵,但是他对电路不通,你叫他到配电房,是不是送死啊?圆顿大法还有一条,你在见道位见到的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证到的真如本性无二无别。
    再比如,你在黑夜里前方一百步的地方看见一盏灯,你会不会又屁股转过来往黑暗的地方跑啊?好,不会。所以见道就等于晚上见到灯,见到了灯你是不是进入了亮光了?进入亮光就是进入佛土,你永远不落六道轮回;那你继续往前走,走了一百步的时候拿到灯了,成佛了,拿到的灯是不是就是见到的灯啊?有没有区别啊?
    这个藏教、通教、别教,他讲解行并重,因为他见到的这个解跟我们这个解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我们是面对灯见到灯光,既见灯,也见光;通教菩萨是背对灯见到灯光,所以他那里仍然是摸索,不知道摸索了多少个无量劫,也许能够明心见性。那么别教菩萨比通教菩萨又好一些,他可能不是背靠灯,他可能是这样(耳朵对着灯),这他也看不到灯,是不是?解行并重是前七种方便,圆顿大法不存在解行并重,而是见道成佛(当然这是指分真即佛。成圆满极果如来还要修证)!
    圆顿大法就是圆顿大法,不是说说而已,它是真实。所以师父重点从「为什么见道当下成佛」来解答这个问题,要我们心里刻骨铭心,深信不疑。要好好观照啊!听经要好好认真,但是有些人听经太认真了也不好,他心绷得太紧了,是不是啊?有些人甚至懈怠开小差;有的带逆反心理,这个不一样。我经常劝导听经太认真的同修,心要放开,听经的时候你不要记录,要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这是我们在讲到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四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者见大,小者见小啊!所以这个色空,空是不是「如」啊?色是不是「是」啊?所以,「是即是如,如即是是;是不异如,如不异是。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阿不异弥陀,弥陀不异阿」。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其实统统可以归纳为色法,佛为了能更好地开启众生的智慧,仍然把『受想行识』进行特别地分说。道理也是一样,因为我们前面在讲「如是我闻」的时候,涉及的是不是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啊?那『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打官腔的话:「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是不是?「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这个很简单。
    比如说我抱的这个茶杯有温暖的感觉,这是不是「受」啊?那温暖的这个感觉在没有受的时候在不在?在,是不是?在,有没有形相啊?是不是空啊?那是不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啊?他虽然没有受的感觉,这个受在不在啊?所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大家明白吗?是不是很简单呐?
    再讲「想」,想就是分别,是不是?你看了这个灯光:「咦,这个灯光怎么这么亮啊」?这是不是「想」啊?那你没有想这个灯光怎么这么亮的时候,这个「想」在不在啊?一定在。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这个灯怎么这么亮?一想马上就现前了,是不是?是不是「空不异想,想不异空」啊?
    再讲「行」,行是搬运功夫,把前面想的东西储存到后面的阿赖耶识里去。当我们眼见灯光,想到「灯光怎么这么亮」的时候,然后耳朵听到声音了,又想「声音怎么这么响」的时候,「灯光怎么这么亮」的这个意识心是不是就没有了?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到阿赖耶识里去了,怎么去的?是不是「受想行识」的「行」把它搬进去的?这是不是搬运工啊?那当它没有搬运的时候,这种搬运工在不在啊?不在的话,它怎么也运不进去,是不是「行不异空,空不异行」啊?
    那再看,到了我们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是我们的种子仓库——当「这个灯怎么这么亮」这个意识心储存到阿赖耶识仓库之前,这个阿赖耶识,这个种子仓库,在不在啊?也在我们心里。是不是「识不异空,空不异识」啊?
    作如此的观照,是不是感觉到心量扩大了?佛讲一切法都是在给我们调心,调到最佳质量,最佳数量,是不是?这是不是灌顶?你可不要找那些歪门邪道用手摸来摸去地「灌顶」,还给钱呢!现在五花八门歪门邪道很多啊!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空相』,解释为「是诸法阿弥陀,是诸法如是,是诸法理事」,行不行啊?同样这句话,禅宗讲——一切法都是空的啊!除了真心之外其它都是假的啊!所以许多人执空不归呀!执空不返呐!修得好也就是恒河沙数的人可能有一个人经过无量劫的修行,他能破除一分灭相无明;修得不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的人都是些虚空神,虚空神也就是四空天,福报很大;修得不好就落三恶道里。
    按照圆顿大法来解释这个『是诸法空相』:空就是心,相就是色;空相就是「空不异相,相不异空」,这个相包括『色受想行识』。空就是阿,相就是弥陀;空就是理,相就是事;空就是性,相就是相。这么一讲,是不是就觉得这个《心经》太简单了?佛法本来就简单啊!是我们的迷惑颠倒把它搞得很复杂呀!越是真理越简单,简单得就是一句话,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点、一片风、一滴雨。你把这支笔搞明白是什么东西,把这个茶杯盖搞明白是什么东西,你成就了。
    还要明白,今天传的这个法,不是师父自创的,这都是诸佛金口玉言——但师父的功德,是在「为什么」上用功夫,在这点上佛没有我讲的清楚,我敢讲大话。要不然为什么你们要听师父讲经啊?《心经》《楞严经》有几个人能讲清楚啊?佛法也是与时并进。后人一定会超过师父,超过我们。佛法只能一代更比一代强,佛才高兴!你非要讲后人一定不如以前老古佛,那佛法只有走向灭亡。你意识到此,就要敢于承担。我们就是比前人强,就是比前人会讲经,就是比前人会修行。其实啊,真正来讲,我们就是现在成佛,佛都嫌晚了,我们哪能跟老古佛比?话说过去还得说回来,目的就是让我们对于现在的老师、现在的讲法生起信心。可不能错用了心啊。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实呢,无量万法是不是一个念呢?一个念它生了没有啊?它还是一个念在原地踏步,注意啊!看这个拳头,拳头变成锤子,再变成剪子,再变成扫把,锤子生了没有?拳头灭了没有啊?锤子当下就是拳头。那锤子再变成剪子,剪子生了没有?锤子灭了没有?变来变去都是一个东西。生和灭都是我们自在变现。梦中梦到一大堆人啊、事啊,梦醒了以后,梦中那些人死了没有啊?正做梦时候的那些人生了没有啊?是不是都是你自己啊?所以佛法教育的目的是要我们赶快从梦中醒来。我们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一会做人,一会做天,一会做牛做马,一会做乌龟王八,一会做泥巴瓦块,一会是风,一会是雨;看起来生了那么多次,死了那么多次,实际上我们生了没有,死了没有啊?是不是还是一个东西在这里啊?我们再到未来还会千变万化。
    『不垢不净』,这里更有意思!这个水,人喝是甘露,天人看是一块石头鬼呢,看到一团火;还有的鬼看到是脓血大便。那么这杯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呀?它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是。就看你心怎么执着。
    零五年我到阳曲县传法,有位老居士跟我说:「师父啊,有一天晚上我划道道念阿弥陀佛,划到九点多,老婆回来把我吓了一跳,说:黑咕隆咚你在干什么啊?当下我什么也看不到了,在这之前看得很清楚啊。」所以讲「不垢不净」是不是讲不白不黑呀?有没有白天和黑夜呀?没有啊!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
    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随母亲到庙里拜佛,他把千斤宝鼎举在手里,其他人吓了一跳:「哎呀!这个小孩力气怎么这么大呀?千斤宝鼎我们十个人都举不起来呀!」他听到重量的概念以后,宝鼎落地,再推,纹丝不动。一念前后判若天地,是不是叫不轻不重啊?所以全在我们用心。
    那么月光童子修水观,这肉团身是不是一团水呀?琉璃光法王子修风观,这个肉团身是不是一股风啊?所以我们这个人是不是不肉不皮不骨啊?哪有什么东西啊?你执着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放下我执,放下一切烦恼习气,你就证得诸佛如来无量色身三昧。无量色身三昧,你可以现空现有,现大现小,现多现少,随心所欲。
    不可思议呀!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如来藏』心地法门,其它三藏十二部经都是戏论法。这是佛在《法华经》《楞严经》金口玉言。但是当你明白了『如来藏』道理,戏论之粪是不是『如来藏』啊?明心见性之后,你修什么法门都行——念佛、拜佛、打坐、吃饭、穿衣,都可以。这个法是不是很公道啊?!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修都不行啊!那都是粪,明白这个道理,粪都是如来,都由我们一心之所变现。
    所以『不垢不净』是不是不坏不好啊?没有什么正确,没有什么错误,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在变现。所以要破除我们的嗔恨心,破除轻慢心。可是事到临头,有些人道理就来了——无分别不妨分别。那时候他来劲了,只有他一个人是佛是菩萨,别人都是妖魔鬼怪。那妖魔鬼怪是不是你呀?所以我们不可以对大坏人、大恶人有一点的嗔恨心,但是应该有慈悲心,要帮他,你不可以小看他。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啊?往往那些大坏人可能成佛比我们还快,为什么啊?烦恼就是菩提,他烦恼到了一定的时候,产生恐惧心,他心力很大,一念就成就。
    这个『不垢不净』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垢不净、不红不白、不是不非、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我们心里的一种执着、妄想和分别;但是当我们证到大菩萨现量果位的时候,所有的这种分别都会变成智慧德能,变成无量色身三昧来示现教化众生。
    『不增不减』,梦中梦到山河大地,你体内有没有增加一百万斤呢?醒过来以后有没有减少一百万斤呐?拳头变出了五个手指,它增了没有啊?五个手指变成了一个拳头,它减了没有啊?所以『如来藏』中,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叫不增不减。印广法师从慈航净苑来到这个讲经堂,慈航净苑有没有少个印广法师啊?这里有没有增加一个印广法师啊?一切的万法千变万化,都是不动而至。所以这个不增不减呢,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哪一法在我们心外。现的这个人相,在没有现之前在不在啊?那既然在,现了以后有没有增加呀?没有啊。因为你当下还是那个东西。那当我们从色相回归自性的时候,那个色相灭了没有?它当下还是那个自性。不增不减,增和减是我们的一种性具功德,是自性变现而已——变来变去还是一个东西。
    比如,孙悟空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茶杯,孙悟空在不在呀?他增了没有?他减了没有?都没有。那孙悟空还可以变成无量的茶杯、无量的电灯啊。无量的茶杯、电灯是不是一个孙悟空?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孙悟空呀?那么无量的孙悟空、无量的茶杯、无量的灯是不是一个茶杯呀?万法都是我们的心随意变现的,不能被表相所迷惑。
    佛在《楞严经》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怎么『离一切相』啊?在梦中境界的时候,你能不能看到做梦的那个人呢?看不到。你怎么也看不到,怎么也找不到,叫『离一切相』;在你梦中的一切境界是不是做梦的那个人在变现呐?这叫『即一切法』。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这个道理,把万法归于一个念,把一念而遍圆于一切的万法。我们的心非常玄妙,非常不可思议,非常殊胜!可惜我们却不知道,佛出世来传这个法我们还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所以说众生最大的罪过,就是不知道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不知道自己这个心不可思议的自在和它的伟大妙用,却执着于一点点小得可怜的人天福报,不肯放下。
    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念。这是佛法的命脉,这是佛法的根本。然后,唯识认为,每一个人将来都是一尊佛。究竟来讲,这属于邪法,叫菩提邪;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顽固,很难改变。因为这种观点致使我们凡夫的习气污染甚重。我们现在总认为,你、我、他、猫、狗、牛、马等每一个众生,将来都要成为一尊佛。错误啊!但是并没有大错,因为一多无碍,不二法门啊!它本来就是个无量,所以错只错了一半。
    讲到底,每个众生将来都要成佛。你在众生位成就了这个圆满佛的时候,你当下即已归入大光明藏。那大光明藏中已经成就的那些古佛,这个时候通通都是一尊佛。当我们究竟成佛的时候,你当下即是证道位的阿弥陀佛,证道位的释迦牟尼佛,证道位的威音王佛。你这个时候再出世,叫你一声威音王佛也是对的;叫你一声释迦牟尼佛也是对的;叫你一声阿弥陀佛还是对的。
    这用分别法来讲啊,是在证道位。如果在见道位,在我们现在的本体,我们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呀?(是),但你不是证道位的释迦牟尼,因为妙用还没有现前。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现在都是释迦牟尼,都是阿弥陀佛。我们见道的当下就知道,我们现在就是唐朝人,我们现在就是秦朝人,就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人,就是大通智胜佛、日月灯明佛、威音王佛,哪一个时代不是我?!从无始一直到现在就是一个我。这是打比喻。
    十方三世就是一个真人、一个念而已,就是这一个念千变万化。所以无量劫以来,什么东西我们没有变现过啊?可是我们的念从来没有生,从来没有灭;而且张三的那个念,李四的那个念,王五的那个念就是一个念。一个念显现出无量的念,显现出无量的相。我们这个心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一粒微尘把它化成万分之一,万万分之一,万万万分之一,你能不能把它化尽呐?不能。
    想想我们现在可怜呐!这样一尊伟大的佛,伟大的心,我们却把它执著在这么一副皮肉上,放不下,由此而失去了无比的智慧与神通法力。修行非常容易啊,当下放下当下得,放下多少得多少,你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那个电影上是怎么唱的?「往前走,莫回头。」你不回头,越来越自在。好好把这个道理观照,观照到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你会高呼万岁:「我解脱了,我成就啦!」不需要求神拜佛,不需要包红包走后门,自己求自己即可。
    此即「不增不减」。每当作如是观照,我们就要想一想:我平时最讨厌最轻慢的那些人,他是谁?你马上就会生起慈悲心,生起平等心,生起柔软之心;但是对坏人、对恶人生慈悲心,你不可以去与他同流合污——而老师和同修之间对那些恶人坏人采取极大地忍耐来包容,来给出路,你不可以把这视为同流合污。
    传统的佛法要像佛当年一样,对一切人来者不拒。佛陀收留了一些强盗土匪,好多次差一点把命都送在他们手里,甚至有些外道邪门多次诽谤自己的声誉。以佛的智慧他完全知道这些歪门邪道到底是来干什么,他就是来算计僧团,算计佛,佛都没有拒绝;现在我们也一样,他就是来破坏道场,我们也让他来,等他破坏了以后再说,是不是啊?他即使来破坏道场,他也成就了。『如来藏』的种子入心就得菩提不退。他破坏道场,因此要下无间地狱,早出地狱早解脱,与佛法结恶缘也能得度。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讲到一位跋陀婆罗菩萨,还有尼思佛等五百比丘、比丘尼等等等等——就是因为诽谤正法而下地狱,他们因为与佛法结了恶缘,但也因此种下菩提种子,在一定的时空点呢,他们仍然能够入正法成就。
    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第三会——前两会暂且不谈——第三会就是对释迦牟尼佛时代,凡是与佛法结缘,有过一念善根者,皆能得度。所以我们会接纳那些歪门邪道,强盗土匪;他再怎么样,到这里来总要种下一念善根,再迟也不会超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就能得度。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49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后面讲『空中无色』,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是不是讲「空不是色」?这就带有无分别不妨分别。『空中无色』,那么空中有没有那个色性呀?就是说空中无色,没有色相,色相是以无形无相真实存在的那种性具功德而存在于真空,这都是方便说。什么叫存在于真空?它就是真空啊!这里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是用分别法来帮助我们观照三个如来藏。
    『空中无色』也可解释为『离一切相』,你想把真心的这个相找出来,你是徒劳。如果讲我们的真心是一个人相,那其它鬼相、牛相、马相是不是我?所以你不能讲真心就是人相,但是你还不能讲他不是一个人相,否则我是一个什么东西呀?我们常把真心本来面目空如来藏说为无形无相啊,不生不灭啊,如如不动等等。那么在《楞严经》归结为,色也好,相也好,都是真真如性。这个真真如性,包括原来那个「真如」是真,有形有相的万法也是真。通教、别教叫真,叫真如;圆教叫真真如。有人讲真佛无相,有人讲真佛就是「白毫宛转五须弥」,这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错解佛法。佛当初讲这些法是作为一个桥来引导、过渡,最后归结到真真如性;而后人呢,执著这个桥就是佛土,误解佛的良苦用心。我们不能把局部的真理当成全面的真理,否则就变成了邪法。只要不懂《法华经》《楞严经》,就不得究竟,你怎么样讲,怎么样想,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
    『空中无色』,这里的「空」是「真空」,不是虚空;因为虚空讲到底是「色」。那么这在前七方便里,通教和别教强调:非要破相归空,他的「空中无色」包括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统统判为无明相。那么见到真空之性的人,在禅宗说为「虚空爆炸」——因为在见真空之性之前,虚空是最后的一道屏障。虚空爆炸就破除了一分灭相无明。对于圆顿大法,如果要证到明心见性,不需要虚空爆炸,乃至不需要破任何色相。我们对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当下明心见性。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
    那『是故空中无色』是总讲,后面的『无受想行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别讲,是不是?先把总讲明白了,由此奠定我们的信心。『是故空中无色』,实际上包含下面的什么『无明、无明尽、苦集灭道』,是不是统统都是色法啊?广义的色法,从虚空世界、山河大地到受想行识,都是色法,是不是呀?狭义的色法呢,一般是表无情。
    下面我们再从狭义的方面来具体理解。
    『无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在前面讲『五蕴』的时候,已经作了解释。真心之中没有一个念,没有一个念就没有受,没有受你能不能想起来呀?不能想起来,那第七识有没有作用啊?它传什么?它运什么?它搬什么?没有第七识在搬运,有没有第八识啊?都没有。一破一切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里是讲:无眼识界,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无意识界。为了简明扼要,提炼为『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详细说来,佛在《楞严经》讲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十二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种意识心,这十八个内容;又讲了地、水、火、风、空、见、识。
    在《楞严经》里,佛从四科、七大来一步一步帮助我们会相归性,归入『如来藏』妙真如性。它那个归性当下就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性x真空,性空真X。X表无量。《楞严经》上讲性啊、真啊,就是《心经》上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楞严经》更加着重权实并重,开权显实,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帮助众生开智慧;《心经》呢,它是对《法华经》《楞严经》等三藏十二部经高度地概括——所以它开头炮就是圆顿大法,然后给大家一点一点地回味。
    那么大根机之人,在前面几句话即已成就,为什么?明白了经题的每一个字你都能成就。一点泥巴瓦块,都能叫你当下成就;风云雨雾,树木华草,万法无非广长舌,只看你懂不懂。现代人心地很浮躁,急功近利,他就是要你三言两语,把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讲清楚。现在是竞争的社会呀,佛法是不是也在竞争啊?要抢时间,要争速度。传大法就是当下成就,这叫「华开莲现」。
    讲六根,那我们怎么长出了眼睛?长出了耳朵?首先明白眼睛这个肉团是不是坚固的色法呀?在《楞严经》讲:一念坚固妄想而有色法,这叫浮尘根;那么眼睛能看,这就涉及到眼的胜义根,它也是尘法。但是这个胜义根呢,一般开天眼才能看到。
    而胜义根又是怎么形成的?就是由我们的第七识心与这个外尘作用与反作用,怎么作用与反作用呢?外边的光是不是也是由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光使得我们的第七识一会儿明,一会儿暗,是不是作用与反作用?然后明暗二尘粘湛发妄而有我们眼睛的这个胜义根,进而就有浮尘根这个肉团眼球,明暗二尘是指光,湛是指第七识湛然之体。这个浮尘根眼球像葡萄一样,里面的胜义根,它有感受和辨别的能力。
    那么眼根的来龙去脉我们大概知道了,耳根是不是也好理解呀?浮尘根里面还有胜义根。没有胜义根就没有浮尘根;浮尘根是在胜义根的基础上发展和壮大。那么有了这种胜义根,注意,我们的心一动是不是就有风啊?有风是不是就有声音啊?这个声音有动有静,反复地作用与反作用,就形成了耳根胜义根的这种反射能力,所以耳朵的胜义根和浮尘根,是不是都产生了呀?
    由此类推,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一样的道理。要详细明白这个道理,需要进一步深入《楞严经》。真正来讲,我们生生世世,有时是个人肉团,有时是牛肉团,有时候是狗肉团,是不是?是不是都是由这六根这么产生的?
    那么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呢,在《楞严经》不叫六根,叫「六入」。怎么叫六入呢?它有双重性,既可以进入色、声、香、味、触、法这外尘境界攀缘,也可以回光返照进入第七识、第八识,修清净心;破除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以及无明微细烦恼。它可以向外出,也可以向内入,六根即六入,都是归结到第七识,第七识在《楞严经》三细里叫转相。它既能转凡为圣,又能转圣为凡;既能转识成智,又能转智成识。圣与凡是一念迷悟;悟了当下即是佛,迷了当下即是凡夫。关键在于这六根,你要把持好,看你往哪个方向转。
    「色」,《楞严经》里的解释非常详细,但讲起来要一个礼拜;师父在讲《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的时候,从地水火风四个不同的角度作了解释,而且只用十几分钟把它的来龙去脉讲个明白——所以我们要非常非常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中讲这个地、水、火、风它的来龙去脉,是在第四关,叫「心现识变」。你把它看明白,对于《心经》这一段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能明了。
    十法界无量万法,归纳起来这个外尘之法,不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如果广义而言,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一个色法;什么眼识界,六种意识界无非是一个色法;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无非是一个色法。佛为了教化众生,广义讲完,还要讲狭义;那狭义来讲呢,这个色法一般地是指固体物。
    「声」,比如声尘有种振动,这个振动之相眼睛看不到,但耳朵能听到,是不是?色法呢,眼睛能看到,它局限于明和暗;这个声法呢,局限于动与静。注意,我现在敲桌子,大家能不能听到声音呢?那么我现在不敲,你们能不能听到声音啊?你们讲「能与不能」,正好就讲对了。讲不能,你不能听到动音;讲能呢,他能听到静音。静音也是一种声音。我们往往认为,有振动就有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其实啊,大音稀声,真正的大音你反而听不到。好好往这方面悟啊!
    如果讲第一义谛法,声音就是我们的自性随缘显现。简单说,一切的十法界万法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这个茶杯在不在动啊?它一定在动。比如说在一百年以后,这个茶杯要烂成一堆铁粉,那它是一百年以后突然一下就烂了?还是每年、每月、每天、每分、每秒、每十分之一秒、每万分之一秒都在烂啊?它每万万分之一秒都在风化,那么一烂是不是在动啊?动有没有声音啊?一定有声音。那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啊?啊?因为我们烦恼习气重,心不专一,大家明白吗?当我们心很清净的时候,连茶杯波动的声音你都听到。
    在现量境界,我们可以跟一切的万法进行语言沟通。《阿弥陀经》讲了诸佛广长舌,这就是妙音说法。每一法都与佛一样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只是由于相互之间这种我执和烦恼习气的束缚,不能现前而已。那么当佛菩萨在现量境界,他能听得懂万法之语言,这是众生法妙,这是心法之妙。
    「香」,一般是对鼻根而言,指气味。那香臭是不是都是香味啊?(是)。那在没有任何味道刺激的时候,有没有香啊?也有香,知道吗?那是无香之香,这也要用智慧来观照。
    「味」,一般是舌头尝东西得到的感觉。酸甜苦辣都是味。那么没有酸甜苦辣的时候有没有味呀?也有味。那个味叫什么味呀?叫恬淡之味。
    「触」,比如说我身体碰到这个玻璃台板,感到这个台板光滑的、凉凉的,合在一起是不是触啊?那么离开玻璃台板的时候,有没有触啊?有,也有触;那叫离触。如果感觉不到的话,你怎么知道它是离了?也是触啊。佛法一点一滴都在帮我们开智慧。
    「法」,这里特指法尘。这是指因时过境迁而留在我们头脑中的印像和记忆。比如眼睛看到的感觉,耳朵听到的感觉,留在我们心中的记忆,在佛法里叫「法尘影事」。举个例子,我吃了一个苹果,心里是不是有苹果很甜的这个味道啊?这叫味尘。当吃完以后,你在记忆里还有没有苹果这个样子?有,有没有苹果很甜这种感觉?有,这叫法法,叫法尘。
    那么我们再看,在六根、六尘没有出现之前,在我们的心中有没有任何的痕迹啊?没有。所以叫『空中无色,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六种意识心。虽然没有这种形相,这万法之本性在不在啊?既然是在,它没有任何形相跟有形相有没有区别啊?所以又回到《心经》的开头『色不异空』,虽然『空中无色』,但是『空即是色』,明白这个道理吗?   
    比如说孙悟空摇身一变,变成了茶杯,虽然茶杯里没有孙悟空这个相,但茶杯就是孙悟空。那孙悟空为什么要变成一个猴相啊?他变成这个茶杯相,行不行?都行的,这是心的本能。要注意,讲小法的时候不失时机回到大法来。那么至于后面的六种意识心。眼对光产生眼识界;鼻对香产生鼻识界;意对法产生意识界……这是不是六种意识心呐?是不是十八界啊?六种意识心关键在于这个意识界;前面的五种俱生意识也叫意识,它由根对尘而产生。那么由根对尘要注意,在没有根没有尘的时候,你能不能显现出有形有相的这个意识心呐?不能。虽然不能显现出意识心,在没有根没有尘的时候,这六种意识心在不在我们心里?一定是存在。不管你有没有眼根,有没有色尘,它都存在。它是借助于六根对六尘这种因缘而显现出这种意识心。
    比如说我们看到灯光:「哎呀,这个灯光真亮啊」,哎-呀-这-个-灯-光-真-亮-啊,九个字,是不是?那在没有眼根和灯的时候,这九个字在不在啊?(在)。你可不能以为是六根对六尘产生了这六种意识心,这就是小乘因缘法。按照小乘因缘法修行,我们可以证阿罗汉果位,可以超六道轮回,但是你不能明心见性。所以到了大乘法:「哎呀,这个灯光真亮啊!」我跟你们讲,它不是眼根对灯光产生的,明白吗?它在心里本来就有。真实讲来,它是随缘而显现。这叫不叫破因缘法啊?这不叫。它不是由眼根对灯光产生,亦非不由眼根对灯光产生,这就圆满了。这叫「非因缘非不因缘」。
    《楞严经》这个法讲得很正确,但是讲得太高度概括,我们不容易理解。它是讲非因缘非不因缘,破因缘之相,不破因缘之性,不舍因缘之用。一般的人认为非因缘就是破了因缘法,错了——你破除了因缘法等于是断灭空。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一定要随因缘而显现。你们要把握师父的一个口头禅,我讲「是不是」,你讲「是不是」就对;你讲「是」也是错的,你讲「不是」也是错,你应该「是不是」,这就是破因缘法,也是也不是。这就是口头禅,这就是真理。
    好,把这个六根、六尘明白了以后,我们对后面的六界就懂了。
    所谓「眼识界」,眼根对色尘,产生了感受,这叫眼识界;那么当感觉了以后,进一步地判别——「哦,这尊佛像是金色,这是释迦牟尼佛像」,这个时候进行了第二念分别,就已经由意根产生了分别,就产生了眼意识界。即使时间过去、环境改变,他头脑里是不是有了这个佛像这个概念啊?这叫意识心,叫意识界。以此类推,眼界,眼识界,眼意识界……嘴里吃了一块糖果,当下有了感觉,还没有什么甜苦之分,当感觉到——哦,这是甜味,不是辣味——这就已经变成了意识界。仅仅感觉到有东西了叫舌识界;然后呢,耳识界,鼻识界,能不能以此类推呀?就这个道理。所以你能够做到在修行的过程中,没有了五蕴,没有了在六根、六尘、六识这种种的分别,你证到通教菩萨禅宗境界,叫破有归空,见到了空性。这个时候叫「虚空爆炸」——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自己在修行,这个念提起。如果不知道自己在修行的话,叫无想定。这里很关键,很难把持。
    现在有一位同修在修什么禅宗,证到自己体温可以提高到41度,这个时候来讲,仍然在观世音菩萨那个破六关的第一关里,在动相里执着,修这种法很危险。体温到41度,是不是还有受啊?那你空了没有啊?你修那些东西干什么呀?你不知道要修几百千万亿年才能证到一分空性。而我们听经闻法,是一下见到空性与不空性——在圆顿大法在见道位的功夫,可以视同证道位的功夫。为什么?圆顿大法在见道位见到的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证到的真如本性无二无别。
    我前面还讲了:你现在明白了万法都是一念变现的,等到了中阴身期间肉团身这个无明壳解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妄识销毁,你到时候当家做主的是第七识,所有功德当下现前,你会——啊呀,师父当时讲的万法唯心所变,果真就是啊!当下是不是就证道啊?是在中阴身证道了,还是在明白的当下就证道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49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3:10: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当下往生极乐世界,是没有中阴身的。你是成佛以后到极乐世界去,而不是到极乐世界去成佛,明白吗?不成佛,你不能过去。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规定的: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都是在人道修成了以后再到佛土——而不是到佛土了以后才成佛。成佛以后叫「有余依涅槃」,还余了这个肉团身在这里。
    我们不是常讲六种震动吗?那么还有个三返震动,六种震动就是讲我们听经闻法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发生震动;你可不要理解为天摇地动。地,就是表我们的无明心地,这个地是动的。什么叫三返震动呢?六根第一次动叫「动」,六根动了以后你对六尘的看法是不是改变了?这就叫什么动啊?这是第二次动,叫「遍动」。你反反复复地动啊,遍动啊,你这个六种意识心即已转识成智,这是第三动,叫「等遍动」。
    好,我们接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里呢,我们不妨把它看为是对中下等根机的人说法——佛讲任何法都是观机逗教。圆顿大法非空非有,对空说非空,对有说非有。你稍微用智慧来想一想,既然空中无色,那么现在讲空中无色的人是什么东西啊?啊?他不就是色吗?是不是啊?叫对色说非色。
    所以这个『色』当下就是『空』,是不是又回到《心经》那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啊?有没有矛盾啊?没有的。这才是圆融、圆通、圆满,不懂『一心三藏』的人,讲不出这种境界。就知道,「啊,真佛无相」——无相?那你是什么东西?那同样的,「无眼界、无意识界」是不是当下就是眼界啊?当下就是意识界啊?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啊?眼界是不是耳界?耳界是不是鼻界啊?没有哪一界不是哪一界啊!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无无明』,这句话也真是给玄奘大师想绝了!他讲这三个字,叫我就要费老半天给你们解释。这句话讲全了:无无明,无行,无识,无名色,无六入,无触,无受……实际就讲十二因缘,是不是?然后还有讲无什么什么,无老死尽……也就是讲,我们真心中啊,本来就没有十二因缘这个东西,十二因缘都是妄想打出来的。我们仍然先用小法作一个说明。首先理解这十二因缘是怎么回事。
    所以『十二因缘法』,也就是把三世因果报应分为十二个方面、三个阶段来说明众生六道轮回的来龙去脉,也是对「苦、集、灭、道」的细说、深说。
    「无明缘行」。这里是讲小乘法,不能按照《楞严经》深说「三细无明」,「生相无明」。在这里的『无明』已经进入枝末无明,也就是「发业无明」,或「造业无明」。在造业之前就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那些很粗糙的「无明妄想」,由它作为这『十二因缘』的灵魂,它始终起指导支配作用。它是「等流果、异熟果」。怎么个「等流果、异熟果」呢?在过去世中造的业等量流传到今生今世来受报。有些人他不理解:我一生从未作恶,怎么受恶报呢?这是「隔世而报」,都是你自己造的因,自作自受。这个相当于「集谛」,是受苦之因。
    「缘行」,因为无明而形成了我们的造业。也可以解释为「行缘于无明」,「行」就是我们所做种种善恶无计。「无计」,有些业非善非恶,属于中性。比如走路,也是一种业,也要受报。我们生生世世也都有「善恶无计之业」啊。这个「行」属于「集谛」?是来世受身之因。
    「行缘识」。「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生的种子仓库。也就是说我们造的业,全部保存在阿赖耶识里。造业包括身、口、意三业,这三业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打妄想,打妄想就造意业,开口讲话造口业,动手动脚行持造身业。所以这个行啊,这个业啊,就包含了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不出这十八界。造十八界之业,保存到阿赖耶识里,怎么样保存过去的?就是通过我们的第七识。第七识是六根之总根,它把这个业输送到阿赖耶识里去。
    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从第二义谛最直观、最当下的着眼点,我们来观照。许多众生听佛讲一遍十二因缘法,听佛讲一遍苦、集、灭、道,站在那里无修无证,他也能证四果罗汉,也能证辟支佛果位。无论大乘法、小乘法,只看你会不会用心。这个法是不是讲得很朴实啊?就是讲我们生活中的法——你脑袋怎么样想问题,你眼睛怎么样看东西,耳朵怎么样听,嘴巴怎么样讲,身体怎么样行,一点一滴,善善恶恶,真真假假,全部都给你保存在阿赖耶识中,就跟这个光碟一样,是不是啊?你怎么样讲,怎么样做,这个光碟给你刻录下来了。所以我们要好自为之啊!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两位护法神时刻监督: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死。你一切的言行举止、思想念头,都给记录在案。在冥冥之中,我们受诸佛菩萨、诸天护法神明的监督。
    所有的万法都共一个「阿赖耶识」,共一个种子仓库。不管来世做什么,都离不开「阿赖耶识」这个仓库。决定你来生来世怎样受报的,是在你这个时空点活动力最强、对你影响最深、你最执著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呢,就是根据你各个方面种种的习气来汇合起来的情况——你是贪、嗔、痴、慢、疑,还是慈悲、忍辱、行善、积德,正反各方面的这些最现行、执着最深的善恶和无计,来给你算总账。来世不管是在天、在人、在鬼、在畜,它总同时有善报和恶报。
    「识缘名色」。「名色」就是受报的种子,就是阿赖耶识里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末那识。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我们第七识,投胎。最初它仅仅是像牛奶那样的一滴液体。所谓「名色」,名义上是一个色法,它还没有「皮肉筋骨」,但是它已经有了殊胜意义上的「皮肉筋骨」——也就是「四种极微:色香味触」,是胜义四大。也可以解释为,「名」是『受想行识』这四种意识心,属于心法;「色」是「地、水、火、风」四大,属于色法,心色连持为一体,叫「名色」。
    从「阿赖耶识」到成就为「名色」,这个之间有「中阴身」,非常重要。一般人死之后,往生佛土的人没有中阴身,下地狱的人也没有中阴身。「中阴身期间」对于人道的、鬼道的、畜生道的众生有实际意义。中阴身一般是四十九天,但是也有例外。有些第一个七天,第二个七天,逢「七」就走,这是带有计划性;也有的不逢「七」就走;还有的中阴身可以延续几年,乃至几千年、几万年。这个取决于各人的执著心。
    首先讲那些不正常的投胎。比如通过助念往生的,他不用逢「七」,可以说走就走;也有的把天堂误以为是极乐世界;也有的把魔道来的误以为是接引——因为妖魔鬼怪、冤亲债主也能变现阿弥陀佛的殊胜之相;也有的在中阴身期间,由于冤亲债主太多,到处被追杀,这个时候他就狂奔,钻到草堆里,好了,变成一条虫子;也有的在中阴身期间,由于生前贪吃,闻到一股香味,一念心就是一只小爬虫,叫「湿生」。
    作为明心见性,他反而感到很好玩,专门来考察考察:小爬虫怎么来的?地狱道怎么回事?他来看一看,然后到极乐世界报个到,再来娑婆度众生。是不是很自在?即使阿弥陀佛来了,你还考察一下真假:若是真的,讲讲『如来藏』的道理,看看对不对。若是假的,你一提『如来藏』,他马上就没有影儿了。其实你并不需要谁接,你一念想极乐世界就走了。
    在实际的中阴身投胎之前那一刹那——一秒都不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漆黑一团,这个时候呢,在按照计划中,你要投胎的未来的父母之处自然露出一团亮光。在中阴身期间,没有速度、距离可言。即使太阳系、银河系之外的无量恒河沙数银河系之外的一团光,一念就到。这个心一起步就是超光速。那么什么时候去呢?就是在未来父母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已破除男女之欲之人,他不会受这种干扰。他一看就是:哎呀!到欲界投胎。他眼睛一闭,「阿弥陀佛」一声就走了。
    那么淫心未除之人,他就凑热闹去了——作为第三者进去了。一念妄想融入父精母血之中。所以胎生的众生要具备父缘、母缘和己缘这三种因素,再加上你的妄想。你没有这个妄想,当下就解脱。为什么佛规定:你真想了生死吗?不可以有男女生活。在家修行也可以,男女生活要断除。这当然是对修小乘法的人而言。
    修大乘之人,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也要节制。你果真在梦中、定中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能带业往生。否则也难免欲界之苦。当然了,在佛座下做龙天护法,都有可能。
    名色产生以后,在第二个七天有了黄豆大,然后在第四个七天小老鼠大,然后慢慢地,每隔七天一个变化,在《佛说入胎经》或《修行道地经》讲得很清楚,与现代医学通过超声仪器对十月怀胎进行检查的结果无二无别。想一想,几千年前连电都没有,哪有仪器啊?佛是什么人呐?
    如果是男胎,他肚脐眼一定跟母亲的肚脐眼保持相反的方向;如果是女胎,则是保持同一方向。儿女到底是什么啊?祖师大德讲,人如果有慧眼,有天眼,要丑得无地自容。话说回来,别说我们,诸佛菩萨谁不是从这条道来的?
    「名色缘六入」。「六入」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为什么不叫「根」而叫「入」?它既能进入尘世间去造业,又可以从尘世间进入心里世界,它有双重性。到了「六入」啊,起初阶段可说为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再发展呢,为「浮尘六入」——有了皮肉筋骨。
    「六入缘触」。「六入」一旦形成,就会与外界产生接触。有些法师解释为在子宫这个阶段,有的解释在出世以后几个月。在娘胎里也能触啊。母亲吃一口凉,胎儿感觉冰寒地狱一样;母亲吃一口热,他的感受如同烈火地狱;母亲弯弯腰、翻翻身,胎儿感受如同泰山压顶,喘不过气来。我们知道在娘胎内与出胎后都涉及到「入、触、受」这种情况就行了。
    「触缘受」。接触以后就会有感受。此时产生五种俱生意识。那么「受」了以后呢?
    「受缘爱」。「爱」,有爱必有恨,这就进入了「想阴」阶段,他就可以打妄想了。讲到这里,再把前面的十个因缘作大概分类。
    在十二因缘中,把前面的「无明」与「行」划分为「能引」。「引」什么?能引未来的生死。把「识、名色、六入、缘、触、受」这六项划分为「所引子」。怎么「所引子」呢?是由「无明」和「行」造业以后所引起来的这种果报。下面:
    「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爱、取、有』这三个可划分为「能生子」。第二世的「爱、取、有」即已孕育了第三世的果报,叫「能生子」。有了爱憎之心,就必有取舍之心,叫「爱缘有」,取与舍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到了取呢,一般已经都在娘胎之外了,在内他没有办法取。到了取就开始造身业,那么这个受缘爱,这是开始造意业;所以到了取呢,身业、口业都已经包含——在爱的阶段也有可能造口业,他不能取,他可以开口讲话要啊,是不是?这样分析。
    「取缘有」。造了恶因的当下就已经孕育了来世的果报,这叫「有」。这种果报就已经保存在我们种子仓库里——「发业无明」随时可以爆发,只要机缘成熟。所以这个「爱、取、有」是属于来世的,属于「集谛」。前面的「名色、六入、触、受」属于「苦谛」。
    「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老死忧悲苦恼」可以概说为「死」。这里就涉及到「生、死」这两个缘。这两个缘就是第三世的「所生子」,属于「苦谛」。
    这十二因缘概括了三世因果轮回,可以把它说为「生相」,也可叫作「生门」。对于小乘人来讲,明白十二因缘就知道了过来的道路,但也没有涉及到明心见性,是佛作为方便说,依此修行可以出分段生死。
    好,我们现在回到大乘因缘法。「无无明」。
    从刚才讲的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看上去我们是通过自己造业,通过父母生育,而形成三世果报;那想一想,在没有造业、在我们没有父母之缘而生之前,这个十二因缘在不在啊?在,就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念变现,父母也是一念变现,造的一切业也是一念变现,我们自己受的果报都是一念变现。真心中本来就具备这种性具功德,它随十二因缘而显现为三世因果报应。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就是修行十二因缘法的次第。这十二个因缘从任何一个环节下手都能成就。比如取缘有,我们从「取」讲:
    取就是造业嘛,那好了,要注意,十二因缘是闭关修行。我不取了,我什么都不做,饭都不吃,水都不喝,不是不取了吗?我断绝一切的因缘。比如钻到山洞里,然后用石头把洞口堵起来。「老子这次进来,不成功便成仁。饿死就成饿死鬼,成佛就成辟支佛」,是不是缘取了?他用「不取」来对付取,他就是保持这种清净心。
    在修禅宗的境界里那算第一道关,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无明无明,无明风动,风动还不就是打妄想?那从无明就开始了,我不打妄想不就无明尽了?但要提起一个正念。
    我问大家,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里,有没有这种有形有相的修证啊?没有。但是这种修证,它的性具功德在不在啊?(在)。我们是对有说无。我在这里其实把小法大法已圆融起来了,是不是?要小法呢,它就是没有啊;要是大法来讲,他性具功德就是在啊。我们是对有说空,在说这个空的当下就是有啊;如果没有的话,他能不能想起来修这种法门啊?(不能)。在我们心中都是本来存在。讲空讲有都是方便法,我们的真心非空非有,它可以现空现有。那空如来藏是不是无为法呀?用方便法讲是无为法,究竟法讲,它是不是无为法啊?它也是有为法啊,是我们一念心现出来的。我们的真心非有为非无为,它可以现有为现无为,无为就是有为,有为就是无为。
    而一心三藏与次第三藏也是天地之别啊!也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许多人把它说为圆顿大法,这是误会;它是别教一乘,而非圆教一乘。那个法怎么修啊!《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讲无量法门,而且它讲「一切唯心造」;而《法华经》《楞严经》是讲「一切唯心现」。造则有能所次第,现则为当下即是;造则有二,现则即一即二。所以圆顿大法只有《法华经》《楞严经》。
    『亦无老死尽』,这个道理是不是刚才都解释了?我们真空中哪有什么老啊,死啊这些东西?没有啊!可是如果用究竟法来讲,你如果没有的话,怎么能显现出老不老和死不死啊?没有大米,没有白面,能不能做出糕点来啊?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们心中本来就存在这种东西,虽然无形无相,但它是真实存在。亦无老死尽,但可以现老死,现老死尽,老死是轮回,老死尽是得道证果。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就是四圣谛,是小乘佛法的基本教义,依此修行可以证阿罗汉果。小乘人根机浅,所以要从具体的苦相着眼;那么修十二因缘的中乘人呢,根器较利,他不需要从苦相着手,而从苦因,从因上解决问题。
    「苦谛」,苦相可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集谛」,就是汇聚集合之义。集就是苦因。前面五浊已经讲到了,那五浊就是苦之因。这里省略。
    「灭谛」,其实应该是苦集道灭。我们反过来讲,好不好?先讲道,修道以后才能证灭嘛。知道了苦,知道了苦因,我们就可以从道上下手,来获得涅槃。
    「道谛」呢,是指修小乘法常说的三十七道品。道品,为梵语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小乘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所谓「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它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所谓「身念处」,观身不净。这是臭皮囊,里面装的是乱七八糟,皮肉筋骨等等,都是浮尘。因为这个肉团身的拖累,使得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苦报,要把它看破放下。
    所谓「受念处」,观受是苦。前面在讲三苦的时候是不是解释到了?——苦也是苦,乐还是苦,有受皆苦。所以吃得好啊,往往得富贵病,包括穿好玩好……有时这种好当下就是一种苦,更何况这乐过去以后,相继而来就是苦,为什么?本来这个心是清净心,清净心有了快乐的污染,是不是要把它消除掉啊?不管是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调理。为什么要下地狱啊?因为清净心被习气污染太重,太重了就形成像那个柴草一样的。烦恼之薪太多了,没有办法处理了,所以通过一种极端地暴力的手段把它烧掉。生生世世都在提醒我们向清净心靠拢,所以饿鬼、地狱无非解脱之道。有智慧的人觉得那种地狱解脱的办法太痛苦了,是不是?所以选择听经闻法开大智慧,来解脱。
    所谓「心念处」,观心无常。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浮躁不安,这是我们的尘劳之苦啊!
    所谓「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这个身不是我。前面在讲五浊破身见的时候,已经作了解释。这个肉身都不是我,何况观一切法,它哪是我?这是小乘人破我执。懂得了一切都不是我的时候,你才懂得什么是我。回光返照,从我们的心性上来开智慧。
    再说「四正勤」。
    一者,「已生善令长」。我们已经具备的优良品质要发扬光大。对修行人来讲,你千万不能看,「哎呀,就我一个人做好事,算了,别人都懒,我怎么就懒不起?」这个心就用错了,要珍惜自己的美德。点点滴滴都是成就自己的功德和福报。不要认为你是给别人干的,这不是搞世间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别人不做你做了,这种光让你沾来了,你还要感恩人家。
    二者,「未生善令生」。这叫见贤思齐。有些人不是的,他对别人的长处甚至带有妒忌心、诽谤心,把人家往坏处想——哼,想出风头呗。看到人家拿多少钱财来供养,本来你生个随喜的心你就一样得到功德,他偏偏——哼,我有钱,我比他还会供养啊——或者见到师父表扬某某人,心里应该生欢喜心;可是他不是的——师父又偏心了——是这样的心态。不管世出世间,一个圆满自己的重要秘诀,就是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者,「已生恶令断」。知道自己的习气就要改,不要等。师父有时候安慰大家,我们改变习气要有个过程,是防止你们自卑自贱。你可不要反用了心——既然是这样,就由它去——许多人并不是不能改掉自己的习气,只在于他愿不愿意改。
    四者,叫「未生恶令不生」。你不能不学人家长处,还反而去学人家短处,那你就退转了。你这个罪过很大呀,明明知道人家是恶,是短处,你还要去学——哼,他能干我怎么不能干?
    所谓「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心如意足、行如意足」。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
    「欲如意足」,不是指欲望,是指我们的愿心。你有这个愿心,想解脱自己,想成就自己。有此前提,你不需要吩咐,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如意」是表自在呀,是表自性流露。
    「念如意足」,是表念念在道。在没有起心观照之前,你这个念法尔如是。比如说,人家偷了我五百块钱,偷也好,不偷也好,你不会跟人家计较,你这个念早就已存在。
    「心如意足」,那么事情发生了以后,在正念的指导之下,怎么样思维用心。
    「行如意足」,念在思维之前,然后通过心的思维,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落实。
    对这个「四如意足」呢,我看到过几种不同的解释;师父把它圆融为「欲、念、心、行」,贯穿在我们整个的行为举止当中。在小乘法里真正明理见道之人,也叫真修行,不需要问老师。
    这「五根五力」,我在这里不细讲了,因为这些法经常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49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3:10:5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五力」呢,也是「信进念定慧」,生根以后再往上发展,这叫力,以根为基,以力为长。
    「信根」,这是入门的第一关。人无信不立,佛法里亦复如是。信是基础,你对佛法没有信心,会一事无成;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种信分两种:一种是迷信,一种是正信。无论是迷信和正信都有过去世中的功德福报。
    迷信呢,是把佛法当成一种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也说为加法修行。修无量法门,修的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又会念佛,又会修禅,又会修密,又会持咒,又会拜佛,拜忏,放生,等等等等。这种迷信也很殊胜,你能迷信你就有救,就与佛能结下法缘,你能得到人天福报,但不能了生死。恰恰相反,他障碍了生死!修人天福报叫「三世冤」。今生今世修,来生来世有,第三世就要往下落。为什么?在第二世享福的时候他自以为是,看到那些念佛人、拜佛人就轻慢,他这一念心就必下无间地狱。
    所谓正信,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你现在对于「万法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这一句话,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则为正信,是为信解之相。佛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讲得很清楚,你这一念信解,能证到从罗汉位乃至到地上菩萨,到等觉菩萨都说不准。只看你信得深浅而已,但是最低保障不落三恶道。同时还讲,一念信解〈如来寿量品〉(佛讲这一品仅仅是半小时而已),你的功德比修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以这五度法门包含无量法门——修八十万亿那由他劫(八十万亿那由他劫就可以看成无量劫),简而言之,比你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功德还大无量倍。仅仅是一念正信呐!佛讲不是大千倍、万倍、万万倍、亿亿倍,而是大无量倍,不可思议啊!
    正信佛法就是减法修行,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就是一朵『妙莲华』,就是一句『如是我闻』,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句『如是等』。大根机之人听几句话便成就了。我在这十多年传法中遇到这么两三个人,两三个人而已。他听了十来句话,不到十分钟,明心见性了。哎呀,那个磕头如捣蒜一样,讲话都发抖,那不是装出来的,他几十年都在追求宇宙人生的道理。师父几句话就给他点破了,当下明白。
    诸佛出世是教我们做一个真人,了生脱死,生生世世大福报。只有做到了真人,他才能圆融圆满圆通。从根本上「行一切善,断一切恶」。做真人不是做善人,却是做更圆满的大善人、真善人。《华严经》讲啊:『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一个没有明白道理的人,佛讲,十方三世的好事给你做绝了,都是『魔业』,仍然六道轮回。
    为什么师父特别强调正信『如来藏』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而我的个别弟子,仍然对这个大法持有怀疑,强调什么真修实证,都不知道修心明理才是真修实证;而且这些人往往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比较圆满的人,所以回大向小。往往一些人优点具足,但是呢,优点本身就成为自己最大的障碍;往往有些人缺点很多,但往往却成为他解脱成就的最大动力,你说好玩不好玩?任何人都不可以执着,你看那些优点非常圆满的人却不能成就,是不是很可惜啊?
    「进根」。对于「人、天、声、缘、藏、通、别」这七种方便人而言,他信了以后,要进门来要修行,光信、光解不能成就;因为他那种信、那种解,有些完全是迷信,有些是半迷信——他必须通过真修实证才能证明,不证不行。对于圆顿大法,对于圆教人修行而言:信当下就是进,当下就是念、定、慧,他不立次第。这个不一样。那么对于方便法而言,你信了这个东西,你不进来,用世间法叫口头革命派,是不是啊?嘴巴说说而已——自己只说不行,这个叫人看不起的。
    那在我们道场,曾经提出四种精进。
    一者,「择法精进」。佛在《楞严经》讲,一个殊胜法门与一个劣等法门的功德比例是「日劫之倍」,修一天正法胜过你修劣等法无量劫。《法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功德。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无量法门。你想真精进吗?赶快读《法华经》、《楞严经》。《法华经》即使一句不懂,读了以后也能到天堂去,享人天福报都不得了啊!你能一念信解《法华经》,当下蒙佛授记。
    那么不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一天到晚自以为精进。可是,一旦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这一天、一时,你这一个念,等于修了无量劫了!这是谁讲的?佛讲的!你说这个便宜是不是给我们沾光了?选择大法,一念等于你修行无量劫。
    二者,「择土精进」。佛在《无量寿经》讲,在娑婆世界修行1天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100年。而极乐世界一天等于娑婆世界一个大劫,这个帐你算算。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是赖在那里享清福,就等着成佛?还是回到娑婆世界来,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早日成佛?有人感到奇怪:「啊,极乐世界还不如娑婆世界啊?」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讲。你愿意享清福,永远不落六道轮回,那就在极乐世界;你想赶快成佛,那就到娑婆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太快乐,没有苦乐、明暗种种对比;没有对比就不容易开智慧,就不容易奋发图强。希望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同修,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跟阿弥陀佛打一个招呼,再见,速回本土教化众生,我们要下这个海。
    要想在我这里剃度出家的弟子,我首先约法二章:
    第一,你要准备吃苦。没有好吃好喝,也没有好住,没有很多钱。出家人眼里有了钱,就是灭亡自己。你必须想到自己所有的钱只能供养三宝,供养众生;除了必需的生活费,多下来的统统给三宝,自己把握自己。
    第二,你要准备受气。心里千万不要有想法,认为谁欺负我,谁怎么长谁怎么短——你那是无聊。当我的出家弟子,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我这个人从来不讲理。没有哪个好,没有哪个坏。我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能不能忍得过这一时。有什么道理好讲啊?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一个人,讲什么理啊?跟谁讲啊?是非好坏长短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你跟谁讲理?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啊?你不是无聊啊!我到慈航净苑的第一天就是这么讲的,走到哪里我都是这么讲。你只要来法华道场听经,你就成就了;要么当下成就,要么明天成就,要么明年成就,要么来世成就——最迟最迟不超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弥勒第三会,是不是?
    三者,「劝持精进」。劝一个人修行要胜过你自己精进,也就是说,最起码你劝一个人来修行,就等于你这个人双倍的功德——你即使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打禅坐,或者是做一切善事,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是不是?你劝一个人精进,就是多少啊?就是四十八个小时,所以胜过你精进——你劝了这一个人,跟着后面就有十、百、千、万,跟滚雪球一样!
    《法华经》讲得很清楚。一个人听了《法华经》出来以后,他告诉张三,张三又告诉李四,李四又告诉王五,王五又告诉赵八,到第50个人,第50个人他只是听到而已,还没有对别人传法——这一个人的功德不可思议啊!——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大千世界无量的众生,无量的众生供养到80岁以后,再令他们证阿罗汉。为什么?你1传了10,那10个人修行的功德都是你的,10个人再传100,100个人修行的功德还是你的。
    四者,「发心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有讲,在〈发心功德品〉说,在无量法门无量功德中,发心功德最大,乃至占百分之七十八十,乃至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乃至像龙女那样百分之百。什么也不要,心一发了事,当然在于你发心的大小。发心分两种:一是「方便菩提心」,二是「真实菩提心」。方便菩提心是善心,就像阿难那样。阿难之所以无量劫以来不落三恶道,就在于方便菩提心很圆满,他总是想着别人。无论是善是恶,你的一念心生,你的信息遍布虚空世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国界。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明白如来藏道理,你这个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发」即是成就、爆发,你想退没有退路,你都没有办法不成佛。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就是供养了一切佛,你就是一切佛。
    你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变现,这是性定,自性本定。这是真正的如来大定,不可思议的如来大定,而不是境定。你动也是定,定也是定,除了定你还是定;并不是通教禅宗修的那种虚空爆炸——什么也不看,在这里脑袋一片空白,但正念不忘。这种定不是如来大定。如来大定即空即有,即定即不定。定也好,不定也好,知道都是我,好好想想这个定厉害不厉害?
    明白道理就是吃了砰砣铁了心。现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的禅定,认为就是两条腿一盘什么也不想,那是修境定;然后脑子出现一片空白,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或者看到天上的人在跳舞,在唱歌;或者去跟鬼神沟通。可是也有很多因此而走火入魔的。有些人看到天上飞的一个东西下来是个佛,一下他全部精神崩溃了:「哎呀,我看到佛了,看到观音菩萨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哭啊:「老佛爷,你救我啊!」在佛法里叫悲魔入心,明白吗?这一点很重要啊!
    那么成就了这种如来大定,你在定中也好,在梦中也好,就在清净中也好——天上飞下来一尊佛,地下冒出来一个鬼,你怕不怕呀?「过来过来,听我讲经说法」,是不是啊?始终是居高临下,管你是佛还是魔,我也没有必要去评价你——佛也是我,魔也是我。即使是原子弹爆炸,整个虚空世界全部毁灭,他还在那里如如不动,明白吗?这个肉团身我不要了,我们的那个灵体就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它有没有什么影响啊?什么影响也没有。到时候我们可以现无量的色身三昧来救度众生,更不要说什么死亡不死亡,哪有什么死亡啊?真正「死」了的人,他没有死的概念。
    「念根」,小乘法也讲究精进呐,念念在道啊!
    就不能有一个妄想,什么叫打妄想啊?你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如果念个观世音……你都是打妄想,你都不能往生,你不能成就。即使不打妄想你都不能成就,因为你不明白什么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啊?何况你不是这样,是不是更不能成就啊?有些人还自以为能修会修,能修什么啊?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啊,我们到哪里去参加开光,到哪里去参加放生,到哪里去参加拜忏……」,杂修!你不是净土,还自己认命为净土。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坐在这个念佛堂,你不要动,最多看看《无量寿经》光盘;但是我们修大乘佛法,时时、事事、处处皆是道场,是不是?你怎么样想都行,你只要明白了什么是佛,你怎么样修都行,多自在啊!
    有些人说,「我们就是一句佛号」,他是一句佛号吗?一会儿是一句佛号,一会是一句地藏菩萨号,一会儿又是观世音菩萨号,一会儿是开光,一会儿放生,一会儿又去抱小孙子,是不是?这是一句佛号吗?讲话本身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如果现在有这样修行的同修,你赶快生忏悔心。你真正是一句佛号,也还可以讲,是不是?我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连吃饭都是送过来吃,一边吃着饭,「阿弥陀佛」,也还可以讲;可你并不是这样,还以此来抗拒大法。所以要好好想想这种糟糕的局面呐!
    「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不管大法小法,你果真能做到,总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日。你是修净土的,就定在一句佛号之中;你是修禅宗的,就定在这个如如不动、灵明不昧的境界中;你如果修外道火观,你就定在火中,吃在火里,睡在火里,把一团火丢到肚子里,它也不会把你的心肝五脏烫烂的,你自己已经是火;修水观,你定在一滩水中,把你扔到水里去,过个十年八年捞出来,你还是活的,因为你就是水了,这叫定。那修如来大定呢,我们知道,耳闻目睹一切万法都是我一心之所变现;然后烦恼习气现前的时候呢,「哎呀,谁是谁啊,谁不是谁啊」——他心里始终保持清净平等,在生时、病时、死时,它都是这一念,灵明不昧,多自在!这叫定,叫性定,叫自性本定。
    「慧根」。他在定中,清净心现前,这个时候他在某些局部方面知道了这部法的来龙去脉:禅宗见到那种空性;净土宗感受到相似佛那种自在的法味。那么这个「慧」还表现在自己在对周边环境的心态的调整。
    「五力」, 就是「信进念定慧」五种力,前面的「五根」是打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加功用行,增长法力道力。
    大乘法很简单,即信、即进、即念、即定、即慧;他不历修证,一步登天,次第圆融。你不能讲它没有次第,或者有次第;但是他次第圆融于当下这一念。
    当下就是「信、进、念、定、慧」,你刻骨铭心知道万法都是我,这本身是不是定?是不是慧啊?

    (共四部分,第三部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9 11:12
  • 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937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灌水之王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5#
    发表于 2016-7-24 14:22: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8 16:54
  • 0

    主题

    760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74
    6#
    发表于 2016-7-24 15:13: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法华经》原文: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把他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在《楞严经》第四卷判为戏论之法——“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恒沙妙理,只益戏论。”在《法华经》把它判成是“戏论之粪”,你还在执着什么啊?只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9 17:17
  • 564

    主题

    254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78
    7#
    发表于 2016-8-13 09:4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临终接引往生净土中阴开示:  三称亡灵名字,为其开示。  何为阿弥陀佛?阿为空义,表法身功德,万法原本真空。弥为充足义,表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无穷。陀为高大义,表化身功德无量。佛为觉义,表证道功德真实不虚。阿弥陀佛,真空妙有真实不虚,四字弘名功德无量!明白此理当下了达佛法真实义!  你现在总知道人没有生死了吧?你看你的身体不动了,可你死了没有?原来肉身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呀!心才是你呀!还不赶快大声呼叫阿弥陀佛来接你!赶快求佛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吧!  放下对父母儿女的情执吧!一切众生无始劫来多生多世都曾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哇!只是由于隔阴之谜而生生世世不能相认乃至相互计较相互伤害。从而相互受报轮回生死苦不堪言那!  其实啊,就如来藏真实义而言那,一切众生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风云雨雾泥巴瓦块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有情无情一切众生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呀!  如人在梦,梦中人事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仔细想来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梦想变现而已呀!  果真明了此深信不疑当下蒙佛授记了生脱死!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再来愿身现来!  现在你已是中阴身,立即念阿弥陀佛名号,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立即回我娑婆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念佛一小时连续不断开示此文。助念往生功德无量,请助念者以明了佛理佛义之心去帮助同修!了生脱死当下一念!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