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增长--《心经讲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23:38: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菩提分」,又叫七觉分或者七觉支。所谓「七菩提分」,是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增长。

    第一个法是「择法觉支(支就是分)」,也叫「择法眼」,没有智慧你不会选择。我们不是要证菩提果吗?第一就要会选择。许多人不会选择,先入为主,这是没有智慧的。修行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否定、不断提升的过程。佛打了一个比方,两个人出门取宝,碰到一堆麻,每人挑了一担;再往前走碰到一堆绳,张三放下麻挑起绳走,李四嫌麻烦,我就是这个麻好;又往前走,碰到一堆布,张三又放下一担绳,挑起一捆布,李四还是一捆麻;再往前走碰到一堆金子,张三放下担上的布,挑走一担金,李四呢,到家还是一捆麻。现在有些人,「不行,我就是一句佛号」!你一句佛号怎么样啊?要到临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个长短。而圆顿大法当下就成佛,是不是?

    这第一菩提分就是要我们破除「所知障」。什么叫「所知障」啊?用自己已经知道的一点点可怜巴巴的东西把自己束缚起来,不肯越雷池半步,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上古时候没有监狱,谁犯了罪,周围画一个圈子,站在这里服刑,动就砍你的脑袋。我们是自己在画地为牢,让自己坐监狱。

    诸位,《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哪一句话讲唸佛就能够往生,你找出来,再不服气你把《无量寿经》拿出来。因为涉及到择,不得不讲这个法啊!之前有无量的法门,到了《妙法莲华经》,佛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只有《法华经》是真理,其它都是假(不究竟不了义)的。《法华经》是王,《楞严经》是王,要懂得选择。不要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你所有的经都不懂,你不知道它在讲什么。所以『七菩提分』,第一法便是教你选择。

    太原有一对老夫妻在家里看了十几年光盘,自以为都懂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太太到慈航净苑去听师父讲法,一个礼拜以后回去跟老汉讲,「老伴儿啊,我们过去都白学了,是自以为懂,我现在听了一个礼拜都懂了,你赶快去听师父讲经」。老汉听了几个星期,怎么样都听不懂,但是他有智慧,为什么别人听得懂?中间好几次都要打退堂鼓要走,想想不忍心走,万一这是真理,我岂不是白白地错过了?横下一条心看个水落石出,对也好错也好,要明白。两个月满了以后,一下子明白了,高兴得不得了。

    我经常跟一些修行人讲,你认可师父的法也好,不认可也好,这都不重要,关键你要把它看懂,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你不看懂,你讲是对,你讲认可,这是迷信,没有用;你没有看懂,你不认可,讲不对,这还是妄语。依人不依法,这是佛法的悲哀。老祖宗临终之前教诲得清楚明白,就是没有人听!不惜千里迢迢,买飞机票,花时间到处去跑,而不肯把心定下来学习《楞严经》。

    第二个法是「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佛历来鞭策懈怠,懈怠的人不能成就。在此呢,也可以与前面讲的四大精进联系起来观照,选择最好的法门来进,并且不要懈怠。

    第三个法叫「喜觉支」。它不是情执,是一种法喜,也可以说是一种解脱知见。

    我曾经遇到过先后有两三位菩萨跟我讲:「师父啊,过去我乐于助人,勇猛精进,就是有一条过不了关:对恩将仇报的人,我忍不过这股气;而现在这个关突破了——人家明明背后讲我的坏话,造谣毁谤,我发觉我怎么就恨不起来了?」大家明白吗?这个人已经成佛,是分真即佛。这就叫一修一切修,他这一关突破便关关突破,很简单。他清醒的时候是这样,梦中是这样,病中是这样,定中是这样,中阴身期间还是这样,这种习气伴随他生生世世。什么叫证道?这就叫证道。自己得到了这种感受,叫解脱之见。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已经解脱」,根本不用怀疑,这就叫法喜,是不是?这种法喜是不可以用凡夫的心态来衡量。

    我们要开智慧啊!当我们想到要竭尽全力来建设正法道场,大力流通讲经光盘,来出版师父的讲记,乃至连生命都可以毫不犹豫地供养众生的时候,你是真正解脱了。

    如果今天在火车站有一笔生意,只要去露个面,你就可以拿到一百万美元;但是今天师父在这儿讲经,有个人告诉你了,哎呀,你高兴得不得了,「我差点到火车站去了,还是到师父这里听经要紧。」这就是法喜。你明白自己已经解脱,已经开智慧。没有师父在这里讲经,你不妨去把一百万美元拿过来,行善积德哪里不能用啊?但是要权衡利弊。你能因此听一句大法,生一念欢喜心,佛在《法华经》讲——这比金银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的功德福报大无量倍,明白吗?我们要学会比较,学会印证自己,检点自己。听到有人侮辱我、诽谤我,却能如如不动,反而对此人生起怜悯心,你解脱了。

    第四个法叫「除觉支」。这个好解释,除去我们的烦恼习气,除去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言论、错误的行为。

    这种烦恼习气在佛法里叫「思惑」。凭心而论,即使是不懂得佛法的人,他都知道好歹;可是要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要有智慧,要有定力,要发大愿。绝大多数人不存在能不能改的问题,只存在愿不愿改。我经常劝导修行人,你可发愿半天、一天、乃至三天做佛,这期间内,我就是一心想到怎样让别人快乐,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安定——没有一个念为自己。然后你再总结,哪种生活好?你一定讲是佛菩萨生活好,是不是啊?可是我们由于无量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心能转境,而是心被境转。这就是一种懈怠。

    讲到现在,我不知道有没有哪一位菩萨按照师父的这种开示,去体验半天或者三天做佛做菩萨的生活;如果有的话,请举手。你们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自在啊?这一天有没有烦恼啊?你如果能把这个半天变成一个月,乃至变成一年,我告诉你啊,你的精神状态会大大改观。我希望更多的同修加入进来,进行这项自我实践。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自己这个习气不好,又想改;但是呢,他讲改不掉。改不掉是假的,不愿改是真的。没有改不掉的东西,脑袋都可以给人家,这个烦恼习气你就扔不掉?所以叫作「除」。

    第五个法叫「舍觉支」。舍跟除相似,但是意义各有所重。这个舍是舍去我们修行中的境界,不要执着,防止走火入魔。不管是禅宗还是净土,修到一定时候会出现异常现象:闻到一股异香;看到各种各样的彩色光环;或者在梦中在定中或者大白天看到地下冒出一尊佛;天花板掉下来一尊菩萨;墙壁里挤出一名仙人;或者看到经书每一个字都在闪闪发光;或者头脑里看不到人却听见有声音在跟自己对话等等这种种的境界。我们既不要去追求和攀缘,也不要恐惧,你只要任其自然,无动于衷。你要用心也可以,劝境界中的人听我讲经说法,跟我一起读诵,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一样问他,这都叫「舍」。往往出现这些境界,有些人忘乎所以,要么认为自己已经成佛、成圣、成仙,要么惶惶不可终日,认为遇到恶魔、恶鬼、恶神。

    那么这些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楞严经》讲得比较详细,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可能是佛菩萨来加持你;有些可能是过去世中的亲朋好友来鼓励你;有些也可能是冤亲债主变化成佛圣仙人的形象来戏弄你;有些呢,是自己的幻想成真,你脑子里对那些殊胜庄严的境界想得太多了,想象成真;有些呢,是自己过去世中的情况在这个时空点来重新出现;有些是你未来世中,未来几天几个月几年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提前让你知道。这些情况很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你如果再执着,必走火入魔。今天看到经书每个字闪闪发光,大喜过望,这下成佛了。第二天再读经的时候怎么还没有现光呢?嗳,一念马上又现光了,从此你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各样的境界来戏弄你。你看到的都是花花世界,最后你神魂颠倒,这就是冤家债主捉弄你。这样的事情可多了!

    对这种情况「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那是禅宗的办法,对境界一概不理;圆顿大教则不是。对于一个明心见性的菩萨,是「佛来佛度,魔来魔度」,来了统统跟在老师后面好好修行,是不是?他带你到哪里,你只管去,不要怕,到哪里『如来藏』传达到哪里。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在十法界战无不胜。你要我的命,给你;这条命一丢,马上又一个更殊胜的命过来,这叫「舍」。

    现在有些人修的什么什么宗,开了一个天眼,开了一个天耳,有了一个他心通,知道你前世,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讲你是走火入魔都还是抬举你,你还够不上走火入魔的资格,你是个小魔小鬼而已。鬼都有五种神通,你算老几啊?你就是能飞到天上去腾云驾雾都是外道!二十八层天的天人谁不会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啊!鬼都能拳打须弥山,打得粉碎。而智慧功德在于我们心性的提高,这就是妙法。

    所以「舍」是不是前面的「择」啊?用智慧来选择。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法门的第一关就是「舍」,把所有的动相舍掉,然后进入静相。静相里什么也没有,胆小的人吓得要自杀。许多人在动相里就在执着,才到了第一关就不想走了,何况要过六关呐!

    第六个法叫「定觉支」。跟五根五力的定区别在于:前者是讲质量,讲定力,讲道行,这里的「定」是作为一种心态的调节,可以用静止来解释,静下来什么也不想,保持一种心态。六个菩提分的前三与后三各有相似之处,前面的择也好,进也好,喜也好,它都带有动、观之义;后三个菩提分呢,除也好,舍也好,定也好,都带有静、止、不动之义。因为前三与后三有这么两个特点,所以出现了第七个菩提分,叫作「念觉支」。

    第七个法「念觉支」,这里的「念」跟五根五力的念不一样,前者是表行持,修行不能只讲不干,只悟不行。这里的「念」是作为一种开关调节,特别是修禅定的同修,要好好把持。当妄念乱动的时候,选择「除、舍、定」中的一法,或者二法并用,或者三法俱用,把心静止下来,趋向于动静平衡;当我们比较懈怠、困倦、昏沉的时候,在「择、进、喜」三分里选择一分,或者二分并用,或者三分俱用,把昏沉的心提一提,趋向于动静平衡。这是修禅宗静功那种特有的心态用功,保持一种平衡,否则容易走火入魔。动得太多容易着喜魔、狂魔、快乐魔,心态太沉容易产生悲魔、死魔、病魔。

    佛在《楞严经》讲修行中五十种阴魔境界,而古今中外能够把《楞严经》读懂听懂的人没有几个。那么从现在起,各位自己酝酿酝酿,你有没有愿望想把这部经读懂,这将解决你生生世世以来的大成就。无量百千万亿生生世世的大福报由今生把定。在《法华经》叫「以道受乐」,你生生世世都是大富大贵大智之人。




    QQ图片20161021171113.png (349.43 KB, 下载次数: 0)

    QQ图片20161021171113.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9 11:12
  • 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937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灌水之王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7-27 06:18:07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9 11:12
  • 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937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灌水之王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6-7-27 06:23:24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