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华经 4(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1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须,盆器米面盐醋之属,莫自疑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

    先取其价:了解它的大概内容,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果位,不能盲目修行。「取其价」就是证得阿罗汉。寻与除粪:然后再开始修行。
    其父见子,愍而怪之:愍,是可怜;怪,是恨铁不成钢。众生是冤枉轮回啊!众生修小乘是冤枉修小乘啊!他明明就是大佛,一点就成功。
    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慈心父母古来多,父母怜爱自己的儿女,还在旁边悄悄地观察,因为悄悄观察才能得到真实。我们要感慨佛的良苦用心,总在琢磨怎样更好地教化众生;如果直接接近他,可能有逆反心理,还得不到真实的信息。这是用方便智,用权智,来鉴定众生的根机。羸瘦憔悴:「羸」就是少智慧;「瘦」,少福德;「憔」是心内尚有恐怖;「悴」呢,肉身还在遭受种种的苦痛。
    粪土尘坌(bèn):界内见思烦恼还很重。污秽不净:指界外的尘沙烦恼。界内界外的烦恼,打比方大概了解一下。比如说我贪嗔痴,喜欢吃肉,喜欢喝酒,喜欢跟人斤斤计较,这叫「界内烦恼」,你把这些烦恼能够破除了,你就证四果罗汉。怎么叫「界外尘沙烦恼」呢?比如说我现在虽然不吃肉不吃鱼,我闻到肉味,闻到酒味,心里还在动,心有好感;我现在不会跟人嫉恨,不会跟人吵嘴怎么样,但境界现前的时候,心里总还有点不自在,这就是「界外烦恼」,这种烦恼已经比较微细,但是你可以不落六道轮回,最起码不落三恶道。
    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这是表佛的大智慧、大道力。「即脱」就是把自己的大智慧隐蔽起来,只用小智慧来教化众生。也就是说把《华严经》《金刚经》这些大智慧,更不用说《法华经》《楞严经》,把这些暂时放一放,先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地藏经》《阿含经》这些经典先来引导众生。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属于下等法。「细软上服」和「璎珞」说为「无生法忍」,乃至「寂灭忍」;「粗弊垢腻之衣」属于「破恶」,修「生忍」。怎么「生忍」呢?明明在这个境界上伤害了我,怎么样?你不忍也得忍,用一种强烈的意念压制自己,你还没有得到自在。小乘阿罗汉就是这样的,叫作「四正勤」——已生恶要令断,这个「恶」是我们最习惯的名闻利养,要把它断掉。没有两全其美,只有权衡利弊,所以他不得不断。如果我们又能吃喝玩乐、又能胡作非为,将来又能成佛,是不是更好啊?可这不可能呐!你只有权衡利弊。放纵几十年,会得来无量劫的大苦恼;而放下这几十年的名闻利养,得到的是永恒的解脱。算好这本帐。
    尘土坌(bèn)身:你要教化众生,你必须示现跟他差不多的境界,然后比他稍微高一点来引导。这是示现劣等。右手执持除粪之器:各种对治的法门。状有所畏:跟小乘人在一起了,你不能显示得像国王将军那样,雄赳赳气昂昂,要把他吓坏了。你示现跟他差不多的身份:「老伙计,怎么样?我来帮帮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显示出他平易近人。
    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佛历来赞叹精进,鞭策懈怠,但是也反对无益苦行。「勤作」可观照为「四正勤」:「已生善令长,未生善令生」,你已经具备的好的品德,你要让它发扬光大;你还没有的好的品德,你要学过来;「已生恶令断」,你现在明白了自己的习气,就必须把它断掉;「未生恶令不生」,你没有染上的恶习千万不要让它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这个「方便故」,就是装得很惨的样子。你如果说穿着绫罗绸缎,走到那个掏大粪的人面前,人家敢不敢接近你啊?
    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咄」是个语气助词。「男子」就是「伙计」啊,或者「宝贝」啊。汝常此作:你就这么干!不错!勿复余去:不要三心二意啊,好好干!当加汝价:会给你加薪,给你发奖金。以此比喻逐步地还有大法可修。
    诸有所需:只要你需要的,有的是。盆器米面盐醋之属:「盆器」可观照为藏教法、小乘法。「盆器」有用,即为证得人我空;但「盆器」能不能吃啊?有即为不能明心见性。「米」呢,观照为禅宗的明心见性,它把万相、森罗万相全部去掉,只见一个「大」。「米」是粗粮;「面」是细粮。由「粗」出「细」,由「大」出「小」,由「空」出「有」。在俗世间任何一法细细地品尝,体会俗谛的味道,比喻为别教的道种智。「盐」和「醋」是不是可以与一切的食品相互搭配啊?比喻圆顿大法圆融、圆满、圆通于一切万法。所以「当加汝价」,你只要好好地修啊,可以成为小菩萨、中菩萨、大菩萨。
    莫自疑难:你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有疑难。只要有疑难,佛一定会适时地引导你。因为圆顿大法是全性起修,除一切疑。亦有老弊使人,需者相给:「老弊使人」是比喻神通。神通在佛法里叫「圣末边事」,是佛法中的皮毛,但是也各得其所。你如果喜欢的话,也有这个东西,需要就给你。好自安意:这些事情都给你想得很周到了,你好好要安下心来吧!只要安心于佛土,总有出头之日。
    我如汝父:这都是方便法,是套近乎啊,慢慢地启发。佛、法、僧是一体啊!我年老大,而汝少壮:为什么说你是我的儿子?我年纪老了。方便解释为:我已经成佛,具足了无量的智慧,你们还在迷惑颠倒之中。
    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小乘法是妄中之真,通过修持他能够积累善根道行,福至心灵啊!「无有欺怠瞋恨怨言」与五根五力相对照。没有「欺」是不是讲信用?没有懈「怠」是不是讲精进?没有「瞋」是不是讲我们的意念呢?没有「恨」是不是讲定力?没有「怨」为慧力。小乘法通过「信、进、念、定、慧」这五根五力来打基础。
    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如余作人」是指外道。外道不懂得正法,自己欺骗自己。无益的苦行是不是属于懈怠啊?是最大的懈怠。外道对自己束缚得非常非常死,不敢有一点点懈怠,是不是瞋恨心呐?瞋恨自己的短处啊。「怨」就是我怎么还不成佛啊?他始终在这个情执里打转。
    自今已后,如所生子:观照为见道位,这是比量功德,就如同所生之子,这是见道位的重要性。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步步引导,小乘人也是佛的儿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5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讲要闻思修,要先听经闻法,明白道理,悟后起修。佛在楞严经 法华经 把之前的三藏十二部经 判为戏论法,因为之前的法是方便法 ,是引导众生到法华经的法。因为佛一开始讲大法 ,众生的心量接受不了大法 ,所以佛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方便引导,到了最后又否定,这是佛的慈悲,佛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 一个导师引领大众去到宝所,可是众生累了 疲倦 心中怯弱,所以导师就化现了一个大城,安慰大众,宝所快到了 就在前面 你们不要放弃 此时 大众欢喜 就去了 各自安乐  导师心想我方便引导大众 是为了 让大众到真正的宝所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我应该给大家真实 所以 导师 就说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是为了安慰你 怕你们退缩  宝所在前方 你们要发大愿力   这就是佛的慈悲 ,真正的宝所就是法华经 楞严经,导师化现的大城就是三藏十二部经。,为了让众生成佛 讲了三藏十二部经 方便引导 到最后 又破除了 那些法 让我们回小向大 所以 我们应该受持法华经 而不应该受持那些方便法 因为方便法不究竟 。此成佛之法。就是法华经 楞严经 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何为一心三藏呢     还是用我们最常用的例子 , 好比一个操场本来没有终点和起点的标准  ,是我们自己定义了 终点才有了 终点  定义了起点才有了起点  ,都是你自己心定义 , 都是你自己心变现  , 自己的心如何 这一切就如何 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 那么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 ,心好比空如来藏 一切法 好比不空如来藏 明白不空就是空如来藏 当下就见到了 空不空如来藏。这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空如来藏 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好比空如来藏,手掌好比不空如来藏 拳头手掌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就是手掌就是拳头手掌,在手掌就能明白当下就是拳头,是不是当下就是见到了拳头手掌。在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明白当下就是空如来藏 ,就是非空 在空如来藏就能见到不空如来藏,就是非有,所以,我们的心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都是自己,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显现  遇到烦恼 ,不顺心的事情 就要想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都是自己 都是自己 你若是有妄想 ,你要开心 因为他是你自己 要接纳 接纳了 心量打开烦恼淡化 就自在了 当自己心量打不开 心量小 感觉很阴暗 心量打开 就很光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佛者见佛,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印证自己的心,因自心这样  看一切都是这样,所以一切都是自己心变现  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何为明心见性?明白了一心当下即万法万物,即为明心。 明白了万法万物当下即为一心所现,即为见性。  自心本来就是佛 心是佛 ,佛是心,明白一切都是自心,都是佛,念念观照一切都是佛 ,念念在道,就是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此为妙哉!自己的心如何这一切就如何。这就是我们的自性 本来就有 不需要去寻找光明 自性本来就明  打开心量 佛性显现  就是自在 知见立知 即无明本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句话 自性本来就明 若是自己去立明这个知见 就是妄想   一切法都不离自性 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心就是法。法就是心。  心法不二在相就能见到性 你见到了心 也见到了 相 就是见到了即相即心 心是空如来藏 相是不空如来藏 即心即相是空不空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是一个心就是自己 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自己的心本来就是佛 因为执着妄想而不知道 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小 不能转境界 成为凡夫 要是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自现。一切都是自己的佛性变现,烦恼即菩提。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将烦恼当下就是菩提自性 时时刻刻观照 习惯形成 成就万德 诸佛之习 清净本然 法法不离自性 心中的每一个念头 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是自性 虽有妄想 业习 念念在道的缘故 明了烦恼就是菩提 菩提永存 烦恼淡化 直至成佛 一路涅槃门也 。当自己很开心的时候,肉身很健康,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细胞就会扭曲,我们起心动念小则影响肉身,大则影响世界,我们的心想到北京 需要一秒钟 那么我们想到银河系也需要一秒钟 是不是心速快,有速度就有风,如果每个人都想到南方某个地方,是不是就会有大风啊 都是心在作用,我们总是以不平等心对待一切 小则影响肉身 大则影响世界,以不平等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地震,以嗔恨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火灾,以佛心加持一切,一切就会越来越好,一切因果因心成体,自己的心如何果报就如何,用什么心就会得什么果,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情,比如你打了一个人,你的用心如何,你就受什么果报。法法不离自性,有人说有眼则见  无眼不见  那么瞎子无眼 却能见黑 能见是心非眼  。好比苹果大  我们看大  苹果小  我们看小  难道我们的心是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吗  若是苹果灭 我们也应该随之而灭  即使苹果灭了  我们的心也不灭  说明 我们的心不会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更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所以心是不生不灭的  既然物质不能决定意识  不是外在的原因就是内在的原因  就是我们的心  执着什么就是看到什么  执着生显现生  执着死显现死   所以心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说明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的心可以显现生灭的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