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2-17 23:07:53

夫妻恩爱 甚于牢狱

夫妻恩爱 甚于牢狱
2017-02-17 法华家园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宝积经卷九十七》 :大王,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即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患。

       【夫妻恩爱 甚于牢狱】佛探查阿难,到底为何出家?

       “顿舍世间深重恩爱”,这个深重恩爱呀,无非是父母、儿女、夫妻之情。在世间善法里,把这个三情啊,说为人世间至尊至重。没有这三情来讲,你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我们已经学佛之人,乃至已经出家之人,对这三种情啊,还仍然在这三种情上不同程度在执着。真正的出家人,更应该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在家的居士也更应该认真检点这个问题啊。这三种恩爱,能够尽职、尽力,在世间人里,算这个(师竖大拇指)。可是这三重恩爱,在我们佛法里,视为三把枷锁,视为三大牢狱。

       许多人谈到这些问题,感慨万分,乃至能叫你感动的流下眼泪来。哎呀,这个人对父母这么孝顺,这个人夫妻之间怎么样恩爱,这个人对儿女怎么样慈悲。我告诉你,这就意味着完蛋,彻底完蛋。这是人间的美德啊,而且讲起来振振有词,我父母,怎么长怎么长,我能不管?我夫妻怎么恩爱怎么恩爱,我能不管?我儿子还小,这么大,我能不管?乃至学法之人,都变成残忍之人。

       可是佛讲的很清楚,佛在《四十二章经》上讲,“夫妻恩爱胜过牢狱”。《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把父母说为脖子上的枷锁,儿女视为脚镣、手铐。我们的老祖宗、老佛爷当年就是这样,趁父母、妻子、儿女在呼呼大睡的时候,深更半夜逃离王宫,剃头,难道佛不慈悲吗?佛就是这样带头,顺治皇帝,人家讲是阿罗汉,回小向大,深更半夜逃离王宫,他把王宫就看为牢狱,至高无上的皇帝,无量的福报享不尽,他还来受这份苦。倓虚大师出家之前,整整一个礼拜,思前想后,‘出家了,老婆改嫁怎么办,三个儿女,讨饭饿死了怎么办?’最后他选择,还是走出来,深重恩爱啊!所以这个如来藏大法是救命呐,当我们知道一切的天人鬼畜,包括泥巴瓦块,都曾经生生世世做过我们的父母儿女至亲骨肉,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乃至出来听几天课,都被家庭束缚的死死的,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曾经有一位同修,也叫赞叹,也叫挖苦,也叫讽刺,说,‘哎呀,我说你呀,你真是放得下呀’。我说‘我放不下,真正放不下的是我,真正放得下的是你们’。他说怎么回事?我说‘你们放下了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我不过放下了今生今世的父母儿女,我说咱们谁放得下呀?’哎,他们不好意思了。恩,是不是?天上那么大一点东西掉下来,掉到我心里,你有多大的事放不下呀。

       因为我们就是有来世啊,来世就是有六道轮回啊,这个事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家里居住的那个地方,再半个月,马上就要地震了,那个地方马上就要地震了,马上搞原子弹。你在这听课的人,会不会回去?自己问自己,回去不回去?那里现在瘟疫流行呐,我怕你谁也不回去,该死该活,命里注定的,是不是?可是我们来世,比这个问题还要严重的!你不把这个法学好,你无量劫的生生世世,受大苦恼呐!你不要以为,在这里听课的人,乃至出家的人,家里都是没有事啊,家里人都死光了我们是孤儿来出家的,可不是那么回事啊。这个就看各人的智慧,各人的心量。

       有时候我们家里的家亲眷属,他无非讲些气话吓唬吓唬我们,真正走到那一步,他比谁都乖巧,人就是这样的,欺软怕硬,你退一步,他进十步,你进一步,他可能就要退一步半。就是这样,人就是这么个样。许多人讲是,我要是来学佛啊,我家里人就不顾了?这都是些无聊,有没有那个父母因为自己儿子死了,算了,我也不过了,有没有啊?有没有哪个儿子或者女儿,因为父母死了,哎,算了,我也不活了,陪着他死吧。有没有啊?更何况我们不是来送死啊,你就是来送死,他也不会死,你放心,他会活得更加坚强。

       我的小外甥,今年我也不知道多大了,可能三岁还是三岁半了,到现在我也没见过面,我离开家十多年,没有跨过家门半步。老天爷有眼,我那小外甥在医院里,出生还不到半月,两次在医院里从头顶输液。家里人打电话说,你真是狼心狗肺的东西啊。我说我是佛心、菩萨肺,可不是狼心狗肺啊。可是我的那位“怨亲债主”,包括我丈母娘,去年五月一号来,本来是准备来跟我打官司,到最后给几个小和尚七骗八骗的还皈依佛门,到最后还拜我为师了。本来我还吓得直抖,这怎么办啊?老太君亲自出马了,讲得不好,我那个丈母娘有时候可是会耍无赖的,她跟你半死不活的,到时候搞出人命来怎么办啊?给几个小和尚哄来哄去,给哄好了,你看,事在人为啊!

       我们要自己管住自己,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交给莫名其妙的人,佛在经上怎么讲啊,不能亲近痴眷属,眷属都是愚痴的,往往用一种慈悲的眼泪,障碍我们成道。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修行中非常敏感。深重恩爱,何深何重,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底啊!大丈夫不是好当的,唐朝皇帝李世民都老老实实拜倒在出家人的脚下,皇帝、国王、将军元帅不能称大丈夫,只有出家人才能称大丈夫,你以为大丈夫好当啊?但是我这个出家人,包括出烦恼家,包括明心见性的菩萨,那是真正的出家人,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我们这个挂牌的出家人,显得更为重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愧为一个出家人的称号。出家人穿的这个袈裟,就是人天师表,所以要发大心,要成就自己,要帮助众生。

来源:网络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2-18 06:37:32

《楞严经》讲述的如来藏真理——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天地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

dangjue 发表于 2017-2-18 06:38:05

当你读懂法华、楞严经时,讲万法平等都是废话!都是一个东西,谁跟谁平等啊!!?你我他是一个人,爱、恨、情、怨都是自心取自心,自已跟自己捉迷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就不会有脾气了!因全是跟自己啊!!贪、嗔、痴、慢、疑也没有了!妄想分别也没有了!烦恼当即菩提!因统统是自己的心,才是真念佛!当下即是楞严大定,如来大定,无有不定时!一心三藏是法华三昧,当下即是极乐。   恩师开示:楞严经中说到;自心取自心。如果能明白这句话,生活将没有疑惑。一切的物质、人、事都是你自己啊,都是你当下一个念头变现的。就好比做梦的人,梦境中的一切如此真实,我们会哭会笑,但你在梦里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做梦的人念头所变现的,也看不到做梦的人。那么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也亦复如是,梦里的茶杯是你念头变的,梦里的桌子是你,梦里的陌生人是你,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当你遇到为难你的人和事,你一想这就是我啊,你自己为难啥自己啊!当你明白一切山河大地都是自己的时候,你的心量就会扩大到此,如果你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你自己的话你就会拥有整个宇宙的心量!佛跟人不同的就是人只承认这个手指头是自己,每天只看到这一寸,为这一寸盘算来盘算去的,而佛明白整个宇宙是自己于是得大自在!谁要是明白了自心取自心这句话,我告诉你你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不是我说的,是佛经里说得!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2-21 13:29:39

      1、从说法历程看,《法华经》《楞严经》为世尊“久后、真实”之说、堪为临终遗嘱。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49年,共分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前四个阶段,都是【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最后8年才【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陀明确开示,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即开示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临终遗嘱中,特别嘱咐弟子“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由此可见,诸佛出世本怀,就是要众生依《法华经》《楞严经》究竟了义之法,明达宇宙人生真理。
         2、从法理法义看,《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3、从文字表相看,《法华经》《楞严经》最具思辨性、逻辑性。《法华经》《楞严经》之前佛所说诸经,多以平实的铺陈、描述、讲故事为主,告诉我们修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和方法。通教禅宗《金刚经》等般若系列经典之时,思辨色彩渐浓;至别教华严宗之时辩证思想虽很丰富,但是佛陀对见道菩萨所说,多为铺排宣示,无需推理论证;到《法华经》《楞严经》之时,则极尽思辨之能事,辩证思想的丰富性、阐述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均达到顶峰。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到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到三如来藏、三种相续,通过假设、推理、边破边立、边立边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透过现象看本质,虚妄之中悟实处,把宇宙人生真理一步步开示出来。尔后二十五位菩萨略说圆通、文殊菩萨拣择圆通,由此入乾慧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再谈七趣、辨五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之严整、逻辑之严密,在世法和佛法经典中无与伦比。可以说,佛法辩证思想,在这里最成熟、最完善,也最能代表佛之正法。因此世人常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糠书”。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21 13:31:34

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21 13:32:18

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21 13:37:17

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21 13:41:23

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21 13:41:58

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7-2-21 13:45:05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夫妻恩爱 甚于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