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4-24 12:48:56

《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 四经序妙解

我佛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令众生示佛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既示:既为示当是一示既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圆顿大法的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就是《楞严经》讲的携因带果,带果行因。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是一非二。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前七方便:人天 声 闻 缘觉藏 通 别)人道是持五戒,天道是五戒之上加十善,声闻,缘觉是小乘以《阿含经》十二因缘为主。藏教以《地藏经》《无量寿经》等为代表,通教以《金刚经》为代表,别教以《般若》《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为代表。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则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求佳馔,纵经诸劫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如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然而众生习气,向外攀缘,或执相昧性,或执性昧相,或执别教亦空亦有昧圆——瞎子摸大象各执一端,以方便为究竟,认此化城为宝所。是故古今中外几千年,当今全世界全球,“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念佛者万数,往生者二三。概由不达一心三藏之理,妄执三乘有漏菩提,且由先入为主,不自反省。


何为一心三藏?此心非肉团心,非缘虑心,又不离肉团心,不离缘虑心,不离万法。心藏无量万法。例:会说话会走路,打人,骂人,举手投足皆是万法,然此无量法不用之时在我心中不曾丢失。此心无形无相含藏一切法,既无形无相,就不能为我心,你心等,这点非常重要。如来是佛的别名,佛是福慧圆满。具一切智慧,一切福报,一切神通,一切万法。我们无形无相的心含藏无量法,因无形无相所以方便称为空如来藏。藏本是多音字念藏(cang),我们不明此理前就是如来藏起来。比如水杯找不到了,为藏(cang)。虽然找不到但他一定还在。明此理就是我找到水杯啦。这时就念藏(zamg)。三藏十二部的藏,喻含一切法。
      依此无形相之真如本性之心无明妄动而变现无量有形有相世界万物,如人类的一切发明,如自性心中无此法,是不会有所发明的。杯子无水,是倒不出水的,山河大地宇宙虚空是众生同分妄见所现共业。各人发明是别业妄见所同分别业,是一真如而起。以此有形有相的万法是无形无相的心所现,那么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心。比如水杯就是无形无相的心,我们知道无形无相的心含藏无量万法,水杯既是心,也就是含藏一切法,以此就会知道任何哪一法都含藏无量法,哪一法都是一如,哪一法都是哪一法。我们管这种现象叫不空如来藏,同时知道有形有相的万法都是当下无形无相的心也叫不空空如来藏,也叫空不空如来藏。明无形无相的心性能现万法就叫“明心“。见有形有相的万法知道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心性。就叫”见性“。即是花开见佛。就叫“即已食时还到本国”,就是楞严大定,法华三昧。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启应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但是《法华经》《楞严经》一个难信,一个难懂,所以祖师大德叫“石破天惊观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怎么石破天惊观法华呢?《法华经》将你明白了什么是佛,你当下就是佛。不须要离开讲堂,屁股不离开板凳当下成佛,佛讲《如来寿量品》时当场印证:“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享有千倍菩萨得什么果位。。。。等。这就是石破天惊。没有根机的人要吓死了,认为你在胡说八道,哄人。可是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讲这个法,根机好的人听几句就成佛了。佛在《法华经》就是讲《法华》难信难信,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阿修罗要害怕,乃至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通别教的菩萨都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的菩萨他能信解。所以叫石破天惊观《法华》。为什么不敢相信呢?讲起来真是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我们凡夫位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法华经》一言道破,石破天惊。


《楞严经》是剖析万法,彻法源底。道出宇宙,人生万法从那里来。
      怎么风起云涌演《楞严》呢?那些已经证到阿罗汉,已经证到《金刚经》佛的修行人,已经证到《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那种佛的人。在楞严会上向佛一个接一个地把问题提出来,佛一一给他们解答,而且佛还告诉他们:当初我讲的是方便法,我现在讲究竟法。比如在十番显见里佛告诉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又如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在比如《楞严经》卷第四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讲胜义中,真胜义性。”小乘经典《阿含经》叫作不了义经典,大乘经典像《地藏经》《无量寿经》《金刚经》《华严经》叫权教大乘,权宜之说也叫方便大乘。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究竟了义法。佛开示《法华》《楞严》之前,所谓的三乘法中,小中大,那个大乘叫不了义大乘,作为桥梁引导而已,开讲《法华》以后:万法归宗《楞严》《法华》叫圆教,实教,圆满究竟一乘了义。过去佛大乘说为是胜义法,讲到《楞严经》时说为“胜义中真胜义法”。
过去讲《金刚经》《华严经》,讲真如,证到人我空法我空。到了《楞严经》是怎么讲的?“妄真同二妄”所以在《金刚经》《华严经》讲的真也是妄。《楞严经》讲“真真如性”把二空真如也空掉,是三空真如,“真真如性”。如来藏是《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就是说整个宇宙虚空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一切一切,我们耳闻目睹身受,看不到,听不到那些真实存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如同我们在梦中,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万万千千,都是做梦的一个人一念变现而已。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的真谛。这个大法佛当年一传,佛亲传的弟子五千人退席。佛都没有劝他们让他们走,说这些人留下来仅造口业,会跟佛唱对台戏,佛在传《法华经》就讲“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妒,况灭度后。”也就是说我在世的时候传《法华经》都有这么多的误解,怨恨,诽谤。言外之意是什么?佛灭度后我们后来那些肉头和尚传法要受多大的磨难啊!所以祖师大德说传这样的法,自古以来,命若悬丝,你会有生命危险。因为他说破天机,专破天机,会遭到歪魔邪道的伤害,会遭到迷惑颠倒的修行人的种种误解。这是讲《妙法莲华经》难信。


       为什么《楞严经》难解呢?有人认为《楞严经》是天书,其实难解的原因是因为他太简单,它怎么简单?简单到一滴雨怎么来的,天地怎么来的,人马牛猪羊怎么来的,为什么眼睛只能看不能听,为什么耳朵只能听不能说,是天大?还是我大?是老子先来这世界,还是儿子先来这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有几个佛,几个菩萨,我和万物是什么关系?这是我们一切众生在生活中第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搞明白,你所有的言行,想法统统都是错的。佛在《地藏经》讲:“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开口就是错,动脑就是错事,你以为怎么样?开口就错,没有一句是对的,你连讲1+1=2都是错的。《楞严经》这个法妙,讲开了要几个月,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人家认为不好懂。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想曾迷惑颠倒,导致了我们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世界观。《楞严经》讲“发妄不息”妄上加妄,不知妄到那里去了,还自以为是,反而把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忘记了。就是《楞严经》讲的:“色心及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我们到最后会幡然大悟,当你把《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的道理听懂以后,你马上会明白佛讲的三藏十二部经统统是《楞严经》《法华经》统统都是“阿弥陀佛“天地万法都是《妙法莲华经》。修行人不读《法华》《楞严》,那么三藏十二部都是一笔勾销,此经不读你读何经?
那么般若《心经》是提纲契领,一领风骚《阿弥陀经》藏头露尾,头尾双彰。
究此四经一道,纵横万法,经纬一体,藏心妙相,融会贯通。直以“如是我闻“妙冠群经之首,以千经万论开宗明义之总纲,而作十方三世盘根错节之津梁。
“如是我闻“的如者即性,即理,即空;是者,即相,即事,即有;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也。

如说何性?《楞严经》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弥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弥陀》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我为何体?《楞严经》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明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弥陀经》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也。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一?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地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是非长短,酸甜苦辣,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


真真如性,一心三藏也。

真真如性是,非如非是,非性非相,非心非色,非空非有,非一非多,非同非异,非离非即,非寂非照,非生死,非涅槃。而又随缘现如现是,现性现相,现心现色现空现有,现一现多,现同现异,现离现即,现生死涅槃,现阿弥陀佛。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弥陀,弥陀即阿。
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既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之无碍。所谓大光明藏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
如一部电视连续剧,其中境界,人物,事相有千千万万无量种,无量种境界事物无一不是编剧之人一心所变现,请佛如来出世本怀无非就是劝导众生赶快从梦中醒来。行人果真明得此理,当下解脱成就“分真即佛”,悟后进修,成佛圆满。

圆顿大法,不历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究竟了义真真如性)放下屠刀(是放下我执),立地成佛是分真即佛,在楞严经:”发明便解脱”“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乃至十地等觉。在心经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阿弥陀经》说为“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发愿往生”。以饭食知味而喻见道成佛,发明原心,而往生佛国。故“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临终者,临者是,见道明理。终者是圆满成就,当下生死妄命与涅槃真命圆融一体,自性佛自现其前,哪里是说等人到死时,他佛接引!
人非死非不死,佛本非自亦非他。一念悟当下转凡夫之业报之身而为菩萨愿身,如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所言“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既往生,位齐等觉”、果真明得此理之人,你想成佛也成佛,不想成佛也成佛,你没有办法不成佛。
譬如有人,从小就在一间小房子里长大,其心量就是一间房子。有朝一日开门见天,其心量当下既是天大。何能再小?此为菩萨不退转也。又如人溺水,眼部能睁。一旦见水,衣虽还湿无复命险,此为见水离水,带业往生。再如以苹果大的气球岂能把西瓜大的铁带到天上?而房屋大的气球。轻而易举就可以带西瓜大的铁带上天,铁块定业,气球心量,定业定量也,心量变量也。明理之人,心旷飞扬。昧理之人,情执低沉。《楞严经》说为想升情坠。

一心三藏-yxsz 发表于 2017-4-24 16:09:41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启应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4-24 16:14:23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4-24 16:14:49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7-4-24 16:17:46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但是《法华经》《楞严经》一个难信,一个难懂,所以祖师大德叫“石破天惊观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怎么石破天惊观法华呢?《法华经》将你明白了什么是佛,你当下就是佛。不须要离开讲堂,屁股不离开板凳当下成佛,佛讲《如来寿量品》时当场印证:“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享有千倍菩萨得什么果位。。。。等。这就是石破天惊。没有根机的人要吓死了,认为你在胡说八道,哄人。可是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讲这个法,根机好的人听几句就成佛了。佛在《法华经》就是讲《法华》难信难信,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阿修罗要害怕,乃至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通别教的菩萨都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的菩萨他能信解。所以叫石破天惊观《法华》。为什么不敢相信呢?讲起来真是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我们凡夫位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法华经》一言道破,石破天惊。

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4-24 16:54:09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这里用了五个‘大’,说明这个法的重要性!‘大’者,‘一人’也,十法界天地万法皆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梦人心现识变而已!明白了什么是‘大’,也就明白了《法华经》, 明白了什么是‘大’,也就明白了三藏十二部经, 大道至简,佛法就这么简单,成佛就这么容易! 各位仁者,成佛这么容易, 无量的珍宝不求自得!我们能承认吗?我们敢担当吗?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听闻印广法师如来藏“一心三藏”,当下开悟,当下成佛, 圆教教义,不立阶梯,无修无证, 生生世世解脱,生生世世为如来使,生生世世作世间眼。

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4-24 16:55:09

真理是唯一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就看你怎么样用心,非智莫能见,非智莫能修,非智莫能证。佛门有句口头禅:“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很多人只会讲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真实妙义所在,这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为什么真空不空呢?真空真空,看似没有,清净本然,其实是真有,这个“有”不是因为变现才有。而是万法在没有变现之前,我们真心本性本来就有,它是以一种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心里,(其实讲含藏都是方便说,究竟讲一心当下即是三藏,三藏当下即是一心)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见,只有用心才能见。所以勉为其难,强词夺理我们把它说了个“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知道它真实存在。明白这个这个道理,就叫真空不空,真空的当下即是妙有。为什么妙有不有呢?妙有妙有,看似真有,其实不有,它是幻有,所以叫了个妙有。如同我们人不是死了才知道自己会死,没死之前我们就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死掉,只是迟早的问题。世间无量的万法刹那刹那都在变化,无常时时事事处处都在我们身边,比如,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成住坏空;矿物有生住异灭;这个世间耳闻目睹身受的一切万法,只能为我们所用,而不能为我们所有。因为相是生灭的,但他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生灭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所以叫妙有不有,妙有的当下即是真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你不能讲它是空,也不能讲它是有。如果讲真空“空”的话,万法从哪里来呢?如果讲妙有“有”的话,真心无生作何解呢?所以你不能讲它空,也不能讲它有。但是,你也不能讲它不是空,也不能讲它不是有,它可以随缘现空现有。比如我们的手(对应我们的真心本性),你不能讲我们的手就是拳头(拳头对应真空),如果手是拳的话,那它就不能变掌了;你也不能讲我们的手就是掌(手掌对应妙有),如果手是掌的话,那它就不能变拳了。事实上我们的手,它既可以变拳也可以变掌,在掌和拳的后边还有一个能现拳能现掌的手(这句话很重要)。真心本来面目如同我们的手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这就是中道了义,就是圆融圆满圆通的如来藏性。我们从次第的角度来观照,藏教偏有(仅仅停留在妙有这个位置),执有昧空,执事昧理了;而通教又偏空(仅仅停留在真如这个位置,它还没达到真真如性),执空昧有,执理昧事了;前者是执相迷性不能悟性;后者是执性破相不能悟相。各偏一边,都是不圆满的。圆教是真空现妙有,妙有悟真空,离性不能现相,离相不能悟性,即性即相,即相即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唯有圆教,知妄即真,妄真同二真最圆满。所以佛在《楞严经》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佛讲了一个“真”,世间人就执着了这个真,佛讲了一个“妄”,世间人就执着了这个妄,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真”是对“非真”讲的,非真的当下即是真;“非真”是对“真”讲的,真的当下即是非真,真非真就是我,我就是真非真,我们不能以世间人的心态和逻辑来衡量佛法,更不能以偏盖全,这样就失去了佛法真实的法理法义。

一微尘 发表于 2017-4-24 19:40:45

南无妙法莲华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4-24 20:08:26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4-24 20:23:20

《破楞严三关》   印广法师 ·著                           隋朝智者大师高徒灌顶又号慈云,问难楞严三关,流传千年,今当破之。      一谓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 真不可见,直以智知。舒拳为掌,见掌为妄,悟拳为真。 精彻源底,回光即达。灯光为陀,灯键为弥,灯电为阿。    妙融三藏,万法一体。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实系梦人,心现识变。梦中之人,空如来藏,梦中之境,不空藏也。梦人即境,空即不空。梦境即人,不空即空。大光明藏,谁之是谁?谁又非谁?    元则本然,法尔如是。凡夫成佛,不从修得。不修不得,即悟即得。 性即真。 净即精。 明即妙。 心即元。 用词不同,其义是一。       二谓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 三者三世,过现未来。 四者四方,空间总言。每世四方,每方三世,是为宛转。 十者纵横,纵贯三世,横遍沙界。 二者不二,真妄相即,即一即二。 流变在心,智慧妙用。 三叠在相,法报化身。 一十百千,说尽万法,无非一心,无非三叠。      三谓二十五门,佛无优劣,文殊何独,只取观音? 佛已归元,故无优劣。文殊前提,正是归元,悟后进修,方便多门。是以二说,异口同音。   附:【楞严三关】       (故事)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注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焰谓之曰:合下留心佛法,诚为希有。今先申三问,若答之契理,当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二十五圣所证圆通,既云实无优劣,文殊何独得取观音?其人罔措。师即举付火中。于是楞严三关自玆而出。’FROM: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华论坛网址:http://www.fahua123.com/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 四经序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