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6-7-25 23:05:02

龙树菩萨揭秘人生的四种未来,您属于哪一种?

龙树菩萨揭秘人生的四种未来

训练能让我们在死亡来临时内心平静,远离痛苦,甚至能让我们化恶为善,做到内心平静、毫不后悔。然而,只做到不后悔还远远不够,还要能做到死后有一个好的前途。死亡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死后的生活却是极其漫长的,我们要努力争取死后能投生到一个光明的地方。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
从光明到光明;   从光明到黑暗;
从黑暗到光明;   从黑暗到黑暗。

    从光明到光明

  菩萨便是属于拥有这种未来的人。他们一生身口意的行为,对佛法是如法的,对众生是有利益的,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光明的,死后也会去到光明的地方。

  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人,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亲人眷属等各方面都很有福报,同时,他们的所言所行也都是善良的,一心一意地修行禅法,大公无私地利益他人,这样的人不但这辈子活得很幸福,死后所去的地方也是光明的。这里的光明不仅是指人天善果,更主要是指解脱轮回,或是往生净土,或是证得佛果。

从光明到黑暗

世间有一类人,他们过去世做过很多好事,累积了很多福报,所以此生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美满生活——身体健康、荣华富贵、眷属如意等等。但是他们一生都沉溺于享乐,没做过什么利益他人的事,常常挥霍钱财,甚至常年泡在赌场、夜总会一类的场所之中,染上诸多恶习,更没有机会修习佛法。这种人虽然这一生光明,过的是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他们死后就会堕入恶道,感受无穷无尽的黑暗和痛苦,所以叫做从光明到黑暗。

  从黑暗到光明

  有些人在这一生中,由于过去世的恶业积累,生活或是贫穷困苦,或是经常生病,或是眷属不合,总之处处皆不如意。但是他们明白这些现状都是因为自己过去世的善行不够所造成,于是便在这辈子尽力做好事,努力学佛修行。虽然他们这辈子过得很艰苦,但由于此生善行的积累,死后就会去到光明的地方,这就是从黑暗到光明。

  还有一类人,虽然此生做过很多坏事,但是后来他们感到深深的后悔,真诚地回心转意,变得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也属于从黑暗到光明。从这个角度说,忏悔心是更重要的,行为是次重要的。

  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修行者在山上闭关苦修,他有一个很好的猎人朋友,生活都由这个猎人供养。猎人每天猎到什么动物就供养什么,这个修行者每天也就吃什么。闭关房有一扇窗户,修行者每天会把吃剩的骨头丢到窗外,久而久之,窗外的骨头已经堆得跟窗户一样高了。

  有一天,猎人看到这些骨头,心想,“我已经杀了这么多动物,而且还让修行者也吃这些动物,我造的恶业实在太多太大,看来以后只能堕入地狱,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了。”猎人越想越后悔,非常痛心,就不想再活了,因为这样活下去意味着还会杀更多的动物、造更多的恶业。于是他就跑上悬崖,跳下去自杀了。

  因为猎人的忏悔心太强烈,在他还没有摔落在地时就飞升而上,投生到了天界。

  这件事被修行者知道,他心想:“猎人朋友一辈子杀了那么多动物,都能飞上天界,我闭关苦修这么久,就更应该能飞上去。”于是他跑到猎人跳崖的地方,跳了下去,结果被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忏悔心是特别重要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特别重要的,这位猎人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修行者就是从光明到黑暗。

  从黑暗到黑暗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从因上来看,有些众生与生俱来就爱好造业,伤害生命等等,无论投生到何处,都会自然而然地喜欢造恶业,这就是因上的黑暗。从果上来看,有些众生从生下来就会遭受痛苦,由于不会行善断恶,所以不论投生到任何一道,都只能生生世世与痛苦相伴,无法自拔,难以解脱,这就是果上的黑暗。(文:太桥旦曾堪布)

编后:龙树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 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 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孩提的时候,听到婆罗门诵读经典,数遍之后,他即能背诵。到二十岁以后,对天文、地理、数学,以及婆罗门和各道的经文,几乎都读遍了,而且理解力相当强,因此在青年时名气就很大。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愿每个有缘得见此文的亲人都能远离黑暗,走向大光明。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7-26 12:09:59

学佛人的“四依四不依”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般涅槃经》是《法华》后部,是佛陀入灭前的临终遗言,后学当时常铭记佛陀的谆谆教诲,勿信外道邪师,勿听佛法骗子。首先看一下,“依法不依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可悲就可悲在“依人不依法”!只要哪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就蜂拥而上,殊不知“名师”非“明师”,名气大的多数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老师。而一个明白的师父往往是没有名气没有地位的人,可他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佛菩萨!再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只有《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法华后部),《无量义经》(法华前部)等经典。除此以外的经典都不了义,所谓了义,就是能让人当下开悟,当下成佛,当下往生,不能让人当下成佛的都不了义,凡是要修要行要证的,都不了义。第三,“依义不依语”。说的天华乱坠,口若悬河,不能让人开悟,也是外魔邪说!相反,只要能把如来藏“一心三藏”讲清楚明白,就是最普通的语言,也是佛说。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最后,“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方便法,只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让人当下成就,方便法的“识”不能让人成就!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智慧语录 所讲未必真而所悟未必假,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讲未必假而所悟未必真,是故弟子不可疑于师。所讲本是一而所悟各见异。 是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于此而见报业之本,是故行人宜当于此慎用其心!

miaoyuan 发表于 2017-1-7 14:16:02

南无阿弥陀佛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7-1-7 15:09:13

编后:龙树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

这句话似有不妥。

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7-1-7 17:13:39

南无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1-7 17:30:19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瑠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冤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妙莲华雨 发表于 2017-1-7 22:05:03

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树菩萨揭秘人生的四种未来,您属于哪一种?